卒中后癫痫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0-09-15 02:33金海燕木娜瓦尔吾布力通讯作者古次里娜托汗李红梅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新疆喀什844000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全面性癫痫神经功能

金海燕 木娜瓦尔·吾布力(通讯作者) 古次里娜·托汗 李红梅(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新疆 喀什 844000)

急性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具有高致残性和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而急性脑梗死占急性卒中的70%左右,且卒中后常并发癫痫,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是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广泛认为PSE 与多种脑血管疾病有关,是卒中再发、卒中出血转化、卒中死亡的重要预后因素[2-3]。因此,探讨对PSE 发作类型与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将有利于及时评估卒中后癫痫的预后风险,避免或减轻癫痫发作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再次损害,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 年1 月—2020年1 月住院及门诊诊断的217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脑卒中癫痫的诊断标准分为三组:非癫痫组(NEG)、局灶性癫痫组(FEG)、全面性癫痫组(GEG)。患者年龄40 ~80 岁,平均年龄为(60.12±10.91)岁。男性患者114 例,女性患者103 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无癫痫病史,未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心肾类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疾病,无精神疾病史,卒中后癫痫患者103 例。所有患者及家属皆知悉并同意参与,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①脑卒中诊断标准:本组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 年)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急性脑卒中发病2周以内的患者,经颅脑CT和MRI证实为急性病灶的患者;②卒中后癫痫诊断标准及分类标准,按1981 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法分类。

1.3 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 组:非癫痫组(non-epileptic group,NEG)、局灶性癫痫组(focal epilepsy group,FEG)、全面性癫痫组(general epilepsy group,GEG),对三组患者入院NIHSS 评分、MMSE 评分,出院3 个月后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卒中后癫痫发生率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217 例中,NEG 的患者114 例,FEG 的患者67 例,GEG 的患者36 例,各占比例分别为:52.5%、30.8%、16.5%,可见急性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病率高。

2.2 癫痫发作类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预后评定的比较

根据对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出院后3 个月的随访调查问卷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进行对比,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卒中后癫痫、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预后的比较(±s,分)

表1 三组患者的卒中后癫痫、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预后的比较(±s,分)

注:与卒中后非癫痫组比较,*P <0.05

?

3.讨论

卒中后癫痫是癫痫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在众多神经系统疾病中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可伴随癫痫发作,例如脑出血、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4]。该病发生的机制考虑与以下几点关系密切:①局部神经细胞出现代谢障碍或水电解质紊乱;②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平衡失调;③脑卒中后癫痫结构变化出现局部功能缺损,周边正常组织过度代偿;④脑梗死周边的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因缺血及能量代谢障碍;⑤卒中后机体发生应急反应,钙离子水平发生异常出现痫样放电[5-6]。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病率达47.5%,非癫痫发作的急性脑梗死组与卒中后不同类型癫痫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功能评分、3 个月后MRS 评分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全面性癫痫发作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比局灶性癫痫发作重,而局灶性癫痫的部分患者也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经过3 月后的随访得知这部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未见恢复、预后中致残程度较非癫痫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对重,可见卒中后局灶性癫痫与全面性癫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预后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急性脑梗死后癫痫的患者中,对于60 岁以上的急性脑梗死后癫痫症状往往不典型,常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行为异常改变,临床发作多轻微而不易察觉,容易被患者及家属忽略[7-8]。对我院的217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视频脑电图监测、临床表现记录发现了此特点。在217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NEG 的患者114 例,FEG 的患者67 例,GEG 的患者36 例,各占比例分别为:52.5%、30.8%、16.5%,可见卒中后癫痫不同类型的发作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但相同的是急性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病率都较高。对于急性脑梗死后癫痫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频繁,可能对患者病情的预后损伤程度较重;而相对于PSE 的全面性癫痫而言,发作时间短暂,及时给予终止、规律抗癫痫治疗后,发作次数极少,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预后可能影响也不大。

卒中后癫痫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相关,会有显著共患病的表现如抽搐、神经功能缺损、精神异常、焦虑抑郁状态、睡眠障碍等,同时也会有EEG 和影像学的特殊改变[9-10]。此次临床统计学数据表明:伴有痫样发作的脑卒中患者相比起无痫样发作的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发生脑梗死后认知损害;伴有痫样发作的脑卒中患者相比无痫样发作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重,急性脑梗死的复发率、病死率更高。定期3个月随访数据说明卒中后癫痫无论是局灶性癫痫还是全面性癫痫一般情况下都难以在卒中后短期内给予完全消除,即临床癫痫发作在3 个月内短期无复发及视频脑电图痫样放电消失,对于孤立发作一次或急性期癫痫发作控制后、视频脑电图痫样放电消失者而不建议长期药物治疗,因此绝大多数卒中后癫痫容易反复发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脑电图监测后指导抗癫痫治疗,加上卒中后神经功能的缺损、认知功能的损害所带来的负担可能相对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卒中后癫痫发作与脑梗死的病因诊断可能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对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结合EEG 监测结果进行分类,区分癫痫发作的类型可能有助于不同急性脑梗死治疗目的的指导。

猜你喜欢
全面性癫痫神经功能
游戏治疗在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号全面性对雷达系统的影响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儿童癫癎发作后全面性脑电抑制7例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