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肿穿刺引流术与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0-09-15 02:33史飞候卫东李文忠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脑出血

史飞 候卫东 李文忠

(解放军中部战区空军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6)

脑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脑动脉堵塞、硬化引起破裂是脑出血的主要发病原因。脑出血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头疼、意识不清、呕吐、肢体障碍等症状[1]。脑出血发病急,大多病情严重,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治愈后患者有严重的后遗症[2]。与高血压、糖尿病、血管老化密切相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目前主要治疗脑出血方法是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包括大骨瓣减压术、去骨瓣开颅术、脑室引流、锥颅穿刺引流术[3]。血肿清除术是最早临床治疗脑出血的方法,但存在切口以及创伤面积大,手术时间较长等弊端,血肿穿刺引流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4-5]。本文探讨血肿清除术和血肿穿刺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详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100 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作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时间为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其中对照组中男21 例,女29 例;年龄55 ~75 岁,平均年龄(65.2±2.2)岁;平均血肿量(40.76±4.65)ml。观察组中男36 例,女14 例;年龄56 ~78 岁,平均年龄(66.3±2.1)岁;平均血肿量(41.23±5.15)ml。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脑部CT 或者MRI 确诊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②患者有严重头痛、呕吐等症状。③排除患者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异常性凝血功能、静脉畸形等疾病。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血肿清除术,患者仰卧,偏向健侧位45°,全身麻醉,明确血肿位置通过头颅CT,绕开皮质功能区,取出血面积最大层面与颅骨最小距离直切口,通过钻孔扩大做一骨窗于切口下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取马蹄形切口,硬脑膜切开,行2 ~4cm 切口在额颞部皮质,将皮层分开沿着脑钩或者非功能区,直达血肿腔清除血肿,用取瘤钳取出凝血块,最后缝合[6]。

1.2.2 观察组: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根据患者扫描CT 位置,确定水肿位置,定位最佳穿刺位置,行穿刺用YL-1 型针,进入大概5cm,拔掉针心,引入引流管,吸出部分血肿。再接入粉碎器,注入5ml/次冲洗液,液体排出后,拔掉粉碎器,在连接上引流袋。注入尿激酶在术后24 小时后,关闭管子2 ~4小时后在打开引流,尽量避免大脑主功能区和脑膜血管[7]。进行脑脊液和生化检查在引流期间,防止颅内感染,待血肿量剩余10ml 后,拔掉引流管,缝合伤口。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一周血肿清除率、术后留院观察时间。

②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应用卒中量表,共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严重。

③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MMSE 评分,总分为0 ~30 分,大于27 分为正常,重度认知障碍分数为0 ~18 分,中度认知障碍分数为19 ~23 分,轻度认知障碍分数为24 ~27 分。

④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应用BI 评分,总分为0~105 分,正常分数为大于100 分,轻度缺陷分数为75 ~95 分,中度缺陷分数为50 ~70 分,严重缺陷25 ~45 分,极严重缺陷为0 ~2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 进行统计学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MMSE 评分、手术情况、BI 评分、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当P<0.05 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5.52±8.91)分,对照组为(85.91±16.92)分钟,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91.81±3.21)%,对照组为(83.48±4.8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留院观察时间为(14.35±2.62)天,对照组为(17.54±3.83)天,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对比(±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后一周血肿清除率(%)术后留院观察时间(d)观察组 50 55.52±8.91 91.81±3.21 14.35±2.62对照组 50 85.91±16.92 83.48±4.83 17.54±3.83 t 12.717 10.157 4.861 0.000 0.000 0.000 P

2.2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观察组术后一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15.67±2.19)分,对照组为(28.38±3.23)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一周观察组 50 38.25±6.34 15.67±2.19对照组 50 38.83±6.79 28.38±3.23 0.441 23.030 0.660 0.000 t P

2.3 认知功能评分

观察组术后五周认知能力评分为(24.98±3.78)分,对照组为(22.76±3.79)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二周 术后五周观察组 50 18.27±5.54 24.67±3.19 24.98±3.78对照组 50 18.28±5.69 21.38±4.23 22.76±3.79 t 0.009 3.566 2.933 0.993 0.001 0.004 P

2.4 日常生活能力

观察组术后一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8.89±13.19)分,对照组为(53.01±13.23)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分)

表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一个月观察组 50 18.47±5.78 58.89±13.19对照组 50 18.58±5.66 53.01±13.23 t 0.096 2.226 0.924 0.028 P

3.讨论

颅内血肿是由脑部出血所造成的,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血肿的形成[8-9]。周围脑组织会被血肿压迫,脑室系统被阻塞,从而升高颅内压。同时血肿会裂解产物,神经毒性物质会被释放出来,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导致脑疝[10]。因此,针对脑出血患者,需要通过手术立即清除血肿,缓解压迫,避免继发性脑损伤。血肿穿刺引流术与血肿清除术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结果发现,血肿穿刺引流术相较于血肿清除术可以更好产生临床效果,对患者产生积极重要影响作用。

血肿穿刺引流术与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效果比较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肿穿刺引流术相较于血肿清除术,对患者手术情况、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产生更好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出血患者采取血肿穿刺引流术与血肿清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相比于血肿清除术,血肿穿刺引流术可以更好改善手术情况,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