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的效果评析

2020-09-15 02:33李美清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格列美糖化低血糖

李美清

(平度市大泽山镇卫生院 山东 青岛 266713)

老年糖尿病的发生比较常见,是终身代谢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需要及时给予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1]。本研究分析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100 例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其中,A 组年龄61 ~80 岁,平均68.21±2.67 岁。男女分别34 例和16 例。老年糖尿病病程2 ~16 年,平均(12.56±0.68)年。B 组年龄61 ~82 岁,平均68.26±2.13 岁。男女分别32 例和18 例。老年糖尿病病程2 ~16 年,平均(12.52±0.51)年。A 组、B 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A 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每次500mg 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174087,名称盐酸二甲双胍片),每天三次,治疗3 个月。

B 组则采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A 组的基础上给予格列美脲。格列美脲每次1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63),每天1 次,治疗3 个月。

1.3 指标

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血糖达标的各项时间;治疗前后患者PBG、FBG、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腹胀、腹泻发生率。

显效:PBG、FBG、糖化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有效:PBG、FBG、糖化血红蛋白等改善50%以上,糖化血红蛋白有所降低;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B 组疗效100%比A 组82%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PBG、FBG、糖化血红蛋白

治疗前A 组、B 组PBG、FBG、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 组PBG、FBG、糖化血红蛋白7.01±0.32、6.23±0.11、6.01±0.12 低 于A 组9.35±0.21、7.45±0.24、8.07±0.1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PBG、FBG、糖化血红蛋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PBG、FBG、糖化血红蛋白比较(±s)

两组比较,治疗前*P >0.05,治疗后#P <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PBG (mmol/L) FBG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比(%)B 组 50 治疗前 13.21±1.26 8.56±1.11 9.61±0.51治疗后 7.01±0.32 6.23±0.11 6.01±0.12 t 6.856 7.878 8.213 P 0.000 0.000 0.000 A 组 50 治疗前 13.24±1.11 8.51±1.21 9.54±0.48治疗后 9.35±0.21 7.45±0.24 8.07±0.12 t 5.145 5.821 7.821 P 0.000 0.000 0.000两组治前比 t 0.634 0.177 0.923 P 0.313 0.856 0.134两组治后比 t 4.821 5.155 6.223 P 0.000 0.000 0.000

2.3 血糖各项指标达标时间

A 组血糖各项指标达标时间6.14±1.02d、7.21±2.21d、12.24±3.21d 长于B 组4.24±0.01d、5.01±1.12d、10.13±2.21d,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糖达标的各项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血糖达标的各项时间比较(±s,d)

组别 例数 PBG 达标时间FBG 达标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至正常时间B 组 50 4.24±0.01 5.01±1.12 10.13±2.21 A 组 50 6.14±1.02 7.21±2.21 12.24±3.21 8.934 7.845 7.889 0.000 0.000 0.000 t P

2.4 低血糖、腹胀、腹泻发生率

B 组和A 组低血糖、腹胀、腹泻发生率相同,P>0.05,两组均有1 例低血糖、1 例腹胀、1 例腹泻。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残疾率高,其是终身慢性代谢的一种疾病,其发生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之间关系密切。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降糖药物,可降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和运转,有效降低血糖和空腹胰岛素,且可减少肝糖原异生,促进肌细胞无氧酵解而提高肌细胞外周细胞对葡萄糖利用率[3]。格列美脲是口服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可降糖,安全性高,将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更好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4-5]。

本研究显示,B 组疗效比A 组高,P<0.05。治疗前A 组、B 组PBG、FBG、糖化血红蛋白相近,P>0.05;治疗后B 组PBG、FBG、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水平更大,P<0.05。B 组血糖达标的各项时间短于A 组血糖达标的各项时间,P<0.05。B 组和A 组低血糖、腹胀、腹泻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确切,对血糖控制作用确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格列美糖化低血糖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格列美脲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