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三十年代奎德社新编剧目对电影的移植改编

2020-09-15 11:42陈清茹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戏曲

◎陈清茹

1914年秋,河北梆子演员丁剑云(艺名丁灵芝)与杨韵谱(艺名还阳草)等人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决心编演新戏,以移风易俗为宗旨进行戏剧改良,在北京创立了志德坤社,1918年更名为奎德社。这是河北梆子有史以来第一个成立的坤戏班,直到1937年北平沦陷才解散,是坤班办班时间最长、演员最多、影响最大的女子戏班,最兴盛时演员多达140多人,被誉为“女伶的富连成”。奎德社向来以演时装戏而闻名,多创作反映群众所关切的各种社会问题,宣扬民主和革命思想,二十多年间编演的时装戏大约一百多部。北平市戏曲审查委员会隶属于社会局,1928年筹备并颁布了《北平市戏曲审查委员会简章》,负责管理北平的戏曲演出市场,审查戏曲剧本。经过几年的准备,1932年正式成立,10月4日《北平市社会局戏曲审查委员会章程》颁行,直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解散,戏曲审查委员会真正展开对戏剧的审查工作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在这期间,戏曲审查委员会按照规定程序对戏剧及评书、词曲、幻灯片等剧目进行审查,对于“提倡内容有民族意义者,描写社会生活富有感化力者,能增进民众一切常识者”的作品进行鼓励,对于“违反党义”“有伤风化”和“违反事理人情者”坚决进行取缔。本文依据《北京档案史料》刊登的北京市戏曲审查委员会20世纪30年代审查剧本的史料,简要分析奎德社新编剧目对电影的移植改编情况。

一、奎德社源自电影的新编剧目

电影最早诞生于1895年的法国,第一部影片为《火车进站》。中国于1905年产生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可以说是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时便与戏曲水乳交融在一起,经过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第一次高潮,出现了众多名家佳作。奎德社紧跟时代潮流,关注日益流行的电影这种新兴艺术形式,新编剧目中一些作品直接借鉴了当时反响较大的电影,在20世纪30年代戏曲审查委员会批准的新编剧目中大约有26种,其中改编自电影作品的就有14部,占了一半多。它们分别是:《桃花泣血记》《啼笑因缘》《红泪影》《柳暗花明》《英雄与美人》《她们爱的追求》《姊妹花》《落霞孤鹜》《父恩难报》《渔光曲》《再生花》《满江红》《恋爱与义务》《桃花湖》。

为何奎德社在当时选择电影进行移植改编呢?本期刊登的20世纪30年代北平市戏曲审查委员会审批文件以及其他史料表明,奎德社从众多的影片中选取与其宗旨一致的作品进行改编,好处集中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更易审批通过。电影在上映前一般都已通过国民党当局相关部门的审查,否则无法面世,所以再次经过电影改编的戏曲作品会比新编剧目相对来说更成熟、更容易得到审批。其二,改编的影片多为经典佳作,质量有保证。奎德社选取的都是当时最轰动、影响最大的电影,基本都是名导名演,属于既卖座又有社会意义的作品。所以在这样优秀影片的基础上进行戏曲改编,质量本身就得到了充分保障,观众也更容易接受。其三,在现成的反响不错的电影作品上进行加工移植,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创作剧本的时间,缩小剧社排练的周期,加快新剧的上映速度。

例如,奎德社根据电影改编了新剧《柳暗花明》,其同名电影由大中华公司的导演陆洁拍摄于1928年,主演是黎明晖、周文姝、杨静我、陈一棠等人,主要讲述一对相爱青年慧华和罗伦冲破重重障碍化解各种误会,终于结合在一起的故事。陆洁(1894—1967年)是中国早期电影的拓荒者之一,他对于电影知识的奠基、传播,对电影的创作、制作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最早的专业电影期刊《影戏杂志》的创办者之一。主演黎明晖(1909—2003年)是中国早期歌星、影星,早期流行歌曲大师黎锦晖之女,被誉为1934年的“影坛四大金刚”之一,其他三位是胡蝶、阮玲玉和陈玉梅。奎德社改编的新剧,于1933年11月4日由庆乐园经理诸子岩、奎德社经理李荣奎声请准予演唱,并呈上该剧剧本三部。该委员会主任事务员陈元章在剧本审查报告中称:“查此剧系按照电影改编。此项影片曾经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核准。”由于该剧与电影“情节相同”,因而建议“准予公演”。该报告由戏曲审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吴曼公等转呈社会局局长,很快11月8日该局局长蔡元便在报告上批示“可”。虽然该剧在演出时仍要“派员检查”,并且“各场所唱词句多为剧本所无”,该委员会也只是要求“以后呈送详实剧本”而已,审查过程相当顺利。从12月20日起,该剧各本相继公演。从这一则材料可见戏曲审查委员会的审批过程非常容易,因该剧与电影“情节相同”,戏曲审查委员会几乎未加阻拦,仅仅四天就通过了,即便在放映的时候有些地方做了修改,与上报的剧本不完全一致,他们也未加计较。

二、奎德社移植改编的著名电影导演作品示例

卜万苍(1903—1974年)是第一代导演的佼佼者,奎德社移植他导演的电影有两部——《恋爱与义务》(1931年)和《桃花泣血记》(1931年)。

《恋爱与义务》根据波兰女作家华罗琛(华南圭夫人,原名S.Horose)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于1924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蔡元培为小说写序。小说描写了被迫拆散的一对恋人重逢后的旧情萌发,他们在残酷的现实与虚无的理想、恋爱与义务之间,因放弃家庭义务去追求恋爱的幸福,最终却以悲剧结束。影片拍摄于“九一八”之前,是第一部对自由爱情进行质疑的女性电影,讲述了“恋爱”与“义务”分离造成的悲剧:男主英年早逝,女主自杀而亡。影片通过用传统伦理规范质疑个人主义的自由恋爱,使得自由恋爱的意义变得不确定。这是“银幕情侣”阮玲玉与金焰的再一次联手合作,也是联华成立最初期黎民伟主持制作的四部名片之一。在现今存世不多的数部阮玲玉作品中,这部长达153分钟的默片是其表演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完美地表现了她惊人的艺术才华,在剧中她一人分饰二角,既演母亲又饰女儿,表演自然、角色分明,并且年龄横跨四个不同时期,由青春明艳的大小姐一直演到迟暮濒死的老妇人,演技真正做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程度,而当时的她才仅仅21岁。此片公映后轰动一时,好评如潮,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梅兰芳对阮玲玉在影片中的表演赞誉极高,称其为中国的“玛丽辟福”。阮玲玉自杀后三年,卜万仓在1938年将本片更名为《晴天血泪》再次上映,他亲自编剧并导演,且再次邀请金焰做主演,只是其他人再也无法企及阮玲玉的高度了。

电影《桃花泣血记》是卜万苍在联华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国产复兴运动”的代表作。它以桃花开放与凋零作为象征,讲述琳姑与金德恩因出身不同所导致的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揭露了封建门阀观念对美好爱情的扼杀。虽然此片的思想主题极为浅显明了,但因其包含了追求婚姻自由的民主意识,同时对门户、阶级之偏见进行驳斥,对封建包办婚姻进行鞭挞,加上叙事流畅,风格哀婉,还有阮玲玉以真挚质朴的演技、美丽动人的外形和脱俗的内在气质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让这部饱含鸳鸯蝴蝶气息的电影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取得了在当时联华所有影片中观众人数占据第一的佳绩。

郑正秋 (1889—1935年)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我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他一生编导影片五十余部,是第一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奎德社改编自他的电影有四三部,分别是《桃花湖》(1930年)、《红泪影》(1931年)《姊妹花》(又称《姐妹花》(1933年)、《再生花》(1934年)。

郑正秋于1930年编导了《桃花湖》(前后集),由胡蝶、郑小秋(郑正秋儿子1910-1989)主演。此片描写了雪黛的机智贞静、大本的诚恳仗义、赖乃德的阴险设计以及田六的害人害己。此剧于1932年8、9月间排演,1937年7月6日在庆乐戏院公演,由奎德社的名角李桂云担任主演。

《红泪影》是郑正秋任编剧和导演,蔡楚生担任副导演拍摄的影片,主要讲述一对相爱男女经过种种曲折终于喜结同心的故事,从中揭示了人性贪欲的罪恶。这部影片在内容方面没有什么新意,主要是靠俊男靓女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不足以代表郑、蔡二人的真正水平。

《姊妹花》是郑正秋整个电影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20世纪30年代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这部影片在首轮影院连映60余天,二轮影院连映40余天,范围遍及内地18个省53个城市以及香港、东南亚等地,它打破了远东中外影片上映地域、场次、观众人数,票房价值的最高纪录。影片讲述生长在贫富不同家庭中的一对孪生姐妹的不同遭遇:妹妹做了姨太太,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姐姐嫁给农民,过着辛劳贫困的生活。由于天灾人祸姐姐被迫到妹妹家里当奶妈,引发了诸多矛盾。影片集中反映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军阀混战、农村破产的社会现实,加上通俗的情节,以及著名影星胡蝶一人成功地分饰大宝、二宝两个角色带来的新奇感,使得这部影片在当时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由于此片的成功,郑正秋于第二年又推出了它的续篇《再生花》。

蔡楚生(1906—1968年)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中国最杰出的导演、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法国电影历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他编写的《世界电影史》一书时,曾评选出世界上最知名的200个电影艺术家,蔡楚生是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国人。奎德社改编自他的电影主要有《渔光曲》(1934年)。

1929年,23岁的蔡楚生经潮汕老乡、著名导演郑正秋介绍,进入明星影片公司当副导演。《渔光曲》作为默声片的经典代表真正展现了蔡楚生的惊世才华,此片于1935年获得莫斯科电影节“荣誉奖”,电影展览会评委对蔡楚生做了充分的肯定,称他勇敢卓越地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优秀品质做了现实主义的描写。这部由蔡楚生自编自导,王人美、韩兰根主演,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曾经创造了连映84天的盛况空前的票房神话。这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影片,主要讲述渔家兄妹徐小猴、徐小猫二人继承父业,租渔船出海捕鱼为生的故事,充分展示了渔民劳动的动人场面,许多拍摄都在海上完成,还有人在拍摄中丧失生命。他们兄妹二人相依为命,相亲相爱,虽然不乏欢乐,但是由于“鱼儿难捕租税重”,生活极为困苦。哥哥由于过度劳累,又因捕鱼受重伤,无法和妹妹一起拉绳收网,他奄奄一息地倒在妹妹怀里,要妹妹再为他唱一遍《渔光曲》,哥哥随着歌声慢慢闭上了双眼。主角“小猫”的扮演者王人美演唱的主题曲感情真挚,凸显了故事主题,渲染了人物情绪,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流下眼泪,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痛恨和对哥哥死去的同情哀伤。这首主题曲随着影片的播放很快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灌成唱片后畅销达十多万张,在中国电影史上首开音像产品和电影同时占领市场的成功先例。

三、张恨水小说从电影到戏剧的二度改编

张恨水(1895—1967年)一直以来都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一生写了大约3000万字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余部。他的作品因通俗易懂、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饱满鲜明,受到大家的喜爱,多次登上电影屏幕和戏曲舞台。在奎德社30年代改编自电影的作品中,有三部改编自张恨水的小说,它们分别是《落霞孤鹜》(1931年)、《啼笑因缘》(1932年)和《满江红》(1936年)。

《落霞孤鹜》被誉为多角恋情描写的经典教材。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落霞和玉如两位少女在留养院相遇,她们一见如故,结拜成异性姐妹,可是她们却爱上了同一个男人——江秋鹜,最终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小说出版之后于1931年拍成电影,由程步高执导,胡蝶、王吉亭等人主演。讲述了民国初年中学教员江秋鹜救助了落霞,秋鹜与玉如相识,一见钟情。玉如被父囚禁暗室,落霞冒险救出玉如。玉如为报救命之恩,自愿退出情场,下嫁王福才。秋鹜与落霞婚后仍不能忘情玉如,时与之私会,最后玉如因撞树而车毁人亡。奎德社改编自同名电影,情节基本相同。

张恨水连载小说《啼笑因缘》发表后在上海引起极大轰动,他到江南办事,所到之处“上至党国名流,下至风尘少女,一见着面,便问《啼笑因缘》”。此后各种剧种如话剧、沪剧、京剧、粤剧、评弹、电影等纷纷对其进行移植,小说再版多达二十次以上,可以说是张恨水所有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1931年,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决定拍摄《啼笑因缘》,由当时的著名影星胡蝶、郑小秋等人为主演。明星电影公司的竞争对手上海大华电影公司闻知消息后,为了争夺市场抢先一步在内政部申请到准拍执照。不甘示弱的明星电影公司最终顶住种种压力,于1932年6月拍成《啼笑因缘》,完成第一集有声电影,却还是被大华电影公司算计,损失了十几万元。奎德社根据电影进行改编时已是“七七事变”爆发的前夕,为了宣传抗日主张,杨韵谱在剧中旗帜鲜明地歌颂了抗日义勇军,展现了奎德社一贯主张的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满江红》主要写淡泊名利的画家于水村和歌女桃枝热恋后因误会分手的故事,是一出悲剧。最终桃枝为救水村被烧死,而得救后的水村却在思念中郁郁死去。庆乐戏院经理诸子岩于1936年5月15日呈请,22日批准备案,31日公演。《满江红》改编自同名电影,分前后两部,主要意旨在于讽刺社会。它在内容上与审查章程第五条乙项所列的应取缔之各项标准尚无触犯之处,本应该准予备案,但是审查委员会认为剧本中第三十二场道白里“尤甚〔其〕该死的”这几个字稍涉猥亵, 酌予删除。奎德社依据批示进行了修改,得以顺利通过。

四、以改编新剧顺应电影对戏剧的冲击

电影的声光电等新技术对戏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电影从根本上说就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它的出现推动了戏曲舞台艺术多方面的革新和发展,如唱腔、表演,尤其舞台美术等无不受到影响。杨韵谱等人在民国初期改良新戏的启发下,就开始采用机关布景,给观众带来新奇的人生体验。20世纪30年代受到电影《渔光曲》的影响,杨韵谱亲自设计舞台美术和舞台装置,特意制造了轮船、渔船往返于舞台上,天幕上画有海水滔滔的背景,这样清新自然的写实风格,无疑推动了梆子艺术的发展,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力,给戏曲舞台带来勃勃生机。

当然并不是所有改编自电影的戏曲作品都容易通过,那些反映时事、涉及政治的作品就需要编创、演职人员十分谨慎,有时需要严格修改后才能达到审查委员会的审核标准。如《英雄与美人》虽然也是由电影改编而成,描写了革命者蔡松坡(蔡锷)与妓女小阿凤的故事。庆乐园经理诸子岩、奎德社经理李荣奎于1933年12月8日进行首次声请,但是结果却因“剧本有轻慢国体之嫌,”未加通过。这样涉及政治内容的艺术作品对于艺术家们来说,的确不好把握尺度,后来通过修改后于12月29日再次提出声请,这次终于通过,于1934年1月6日批准备案,3月28日进行公演。

综上所述,奎德社在选取电影方面眼光独到,一些影片可谓是中国电影史上出类拔萃的优秀作品,不仅票房可观,不断打破观影记录,而且选取的影片大多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真切地反映了不公平的黑暗现实,与奎德社改良社会的宗旨基本一致,因此非常成功。

猜你喜欢
戏曲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媒介演进中的戏曲形态衍生
《广西戏曲》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