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联合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9-15 02:33毕宇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沉渣化学法尿沉渣

毕宇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西 阳泉 045000)

尿液白细胞检验是诊断泌尿系统病变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判断泌尿系统疾病是否出现病理变化的重要手段,当尿液白细胞检测为阳性时,往往提示患者有尿道炎或膀胱炎等疾病[1]。近年来临床检验医学不断发展,半自动和全自动化仪器普及力度加大,尿液干化学法检验、尿液沉渣镜检技术在尿液白细胞检验中广泛使用[2]。然而仪器设备、试纸、尿液等因素均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导致尿液干化学法以及尿液沉渣镜检技术均有一定误诊率和漏诊率,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不利于疾病的快速确诊[3]。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液沉渣镜检法的使用原理不同,在检验结果上也有差异。既往研究指出联合此两种方法将利于临床诊断准确率提高[4]。为此我院140 例尿检患者为例,对比分析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与单用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结果,希望为今后尿液白细胞检测方法优化提供参考,现报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 年6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140 例尿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尿液干化学法+尿沉渣镜检法)和对照组(尿液干化学法),每组70 例。纳入标准:年龄≥18 岁且≤80 岁;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善;依从性高,所取尿液样本达标。排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精神疾病史;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严重心、肝、肾、脑疾病。联合组:男性39 例,女性31 例;年龄为(19 ~79)岁,平均(42.98±9.22)岁;病程(0.6 ~3)年,平均(1.83±0.32)年。对照组:男性37 例,女性33 例;年龄为(19 ~78)岁,平均(43.71±7.61)岁;病程(0.5 ~4)年,平均(1.98±0.61)年。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仪器 希森美康公司提供的UF-1000i 尿液全自动分析仪,KDC-低速离心机。

1.2.2 尿液干化学法 检验前医护人员准备并检查光学显微镜、尿沉渣刻度离心管。叮嘱患者正确取新鲜中段尿液30ml,从中抽吸10ml,将检测用试纸条置于尿液中完全浸湿后立刻取出,将残余尿液擦去,将试纸置于尿液检测仪中检测,检验结果分为“-”、“±”、“+”、“++”、“+++”、“++++”,当检测结果为一个“+”以上则提示阳性。0.5h 内完成检测。

1.2.3 尿沉渣镜检法 指导患者取10ml 新鲜尿液,混匀后将尿液放置在尿沉渣刻度离心管内,进行离心处理(5min;1500r/min),将上清液弃掉,收集管内中底层0.2ml 尿沉渣,根据低倍镜至高倍镜的顺序进行观察,若高倍显微镜下所见白细胞数目>20 个/ul 则提示阳性。

1.3 观察指标

计算联合组和对照组尿液白细胞检验阳性率、阴性率、漏诊率、误诊率。其中阳性率=阳性例数/组例数×100%,阴性率=阴性例数/组例数×100%;漏诊率=漏诊例数/组例数×100%;误诊率=误诊例数/组例数×100%。联合组只要其中一种方法检查结果为阳性即为阳性。0.5h 内完成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尿液白细胞阴性率、阳性率比较

联合组尿液白细胞阴性率、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液白细胞阴性率、阳性率比较[n(%)]

2.2 两组检验错误率、漏诊率比较

以进一步检查和临床证实的结果为标准,联合组错误率、漏诊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验错误率、漏诊率比较[n(%)]

3.讨论

泌尿系统病变检查方法为尿液白细胞检查,通过高倍视野镜观察,若一滴混合均匀的尿液中检出2 个以下白细胞数量,离心处理后白细胞数量不足5 个,则为正常范围。部分患者因疾病原因出现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增高,这些疾病包括子宫附件炎、宫颈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此外肾移植患者尿液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排斥现象。因此尿液白细胞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大意义[5]。

尿液干化学法是临床常用尿液白细胞检验方法,通过使用特定试纸,根据变色反应分析尿液成分,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所需样本少,一般所用检查试纸含有吲哚分酯、重氮盐,受检者尿液白细胞胞浆受酯酶影响,试纸中吲哚分酯游离尿液中吲哚分酯,并与试纸重氮盐反应,结成以紫色为主的缩合物;但因为其他单核细胞中有少量粒细胞酯酶,检测时会受其他因素影响改变粒细胞酯酶活性,导致漏诊、误诊[6-7]。本研究中对照组仅使用尿液干化学法,发现错误率、漏诊率分别为8.57%、15.71%,与胡晓华[8]等研究者报道的尿液干化学法单独诊断尿液白细胞的错误率(10.15%)、漏诊率(18.93%)接近。本研究观察组联合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液沉渣镜检法,结果显示联合组尿液白细胞阳性率(70.00%)与对照组(7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尿液白细胞检验的错误率、漏诊率分别为0.00%、1.43%,对照组分别为8.57%、15.71%,均为P<0.05。提示联合尿液沉渣镜检后误诊和漏诊率下降。尿沉渣镜检使用高倍镜观察,当白细胞数目>5 个说明为脓尿;白细胞数量增多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及其他炎症有关。尿沉渣检验是通过显微镜检测尿液沉渣内结晶、细胞、管型等情况,通过低倍和高倍镜直接观察白细胞,了解白细胞数量,从而反映肾脏器官病理改变,诊断泌尿系统病变,并能避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干扰;但检查也受受试者尿液PH 值影响,导致漏误诊[9-10]。此外考虑尿沉渣镜检法检验方式包括直接镜检法、自然沉降法和离心沉淀法等,应用是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均有一定局限性,二者联合能互补不足,减少漏误诊,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沉渣化学法尿沉渣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湿化学法合成Ba(Mg(1-x)/3ZrxTa2(1-x)/3)O3纳米粉体及半透明陶瓷的制备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进展
关于灌注桩沉渣厚问题的探讨
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湿化学法合成羟基磷灰石晶体及其表征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AVE-763C型尿液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管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