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医学护理模式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9-15 02:33廖芹朱清文陈科帆张玉娟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肺部医学炎症

廖芹 朱清文 陈科帆 张玉娟

(乐山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肺部感染是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咳痰、咳痰等,若感染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对肺泡实质造成损伤,发展为肺炎,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肺间质发生纤维化改变,因此需积极予以干预[1]。多学科合作医学护理模式通过多个学科进行合作,对护理内容进行丰富,并规范护理操作,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护理干预的有效性[2]。本文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本科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共78 例,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 例,男21 例,女18 例;年龄28 ~78 岁,平均(53.12±6.53)岁。实验组39例,男22 例,女17 例;年龄29 ~78 岁,平均(54.11±6.47)岁。两组基础信息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预防病房交叉感染、排痰、口腔清理、饮食干预等。实验组以多学合作医学护理模式展开护理:(1)基础护理。排痰时指导患者半坐,用力吸气,呼气时通过胸腹肌力量用力咳嗽,以便于咳出肺底分泌物,同时,对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告知其肺部感染及治疗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适当活动,自主缓解情绪,以促进病情康复,并向家属介绍自主防护方法,避免交叉感染。(2)呼吸护理。邀请呼吸科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呼吸情况等进行评估,遵医嘱正确用药,及时予以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出现异常时及时查看与处理是否存在痰液阻塞情况,并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3)心理干预。邀请心理咨询师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予以患者鼓励、安慰,向患者介绍恢复良好的相似病例,使患者情绪状况得以改善,并提升其康复信心,使其积极对诊疗、护理操作进行配合。(4)饮食护理。邀请营养师与护理人员配合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对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进行制订,予以患者清淡、营养饮食,指导戒除烟酒。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予以两组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测定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α)、降钙素原(PCT)、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水平,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3]。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MIP-α、PCT、SP-A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指标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肺部感染是常见肺部疾病的一种,此病发生后,患者肺内可见大量炎性介质聚集,肺组织中可见大量黏液分泌,并对支气管、器官造成影响,使其纤毛功能下降,难以将黏液排除,进而引发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加重肺损伤。另外,肺部感染还可能伴有全身感染状况,可导致病情迁延,治疗难度增大[4]。若能够尽早选择有效护理干预,可快速稳定病情,促进炎症反应效应。

表1 两组炎症反应比较(±s)

表1 两组炎症反应比较(±s)

注:与护理前比较aP <0.05,与对照组比较bP <0.05

组别 n MIP-α(pg/ml) PCT(ng/ml) SP-A(mg/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39 42.93±1.32 22.52±1.12ab 1.90±0.11 0.65±0.02ab 53.48±1.01 28.34±1.11ab对照组 39 42.94±1.31 34.21±1.24a 1.89±0.12 1.34±0.09a 53.49±1.02 38.39±2.31a t 0.013 28.972 0.011 21.587 0.011 26.058 P 0.127 0.000 0.201 0.000 0.201 0.000

多学科合作医学护理模式通过多个学科的合作,对个性化、经验化的护理措施进行汇总,可提升护理工作的全面化、规范化、细致化,近年来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护理中[5]。本文实验结果:护理前两组MIP-α、PCT、SP-A 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以上指标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较低(P<0.05),提示实验组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更为明显。多学科合作医学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由感染科与呼吸科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人员配合对患者展开护理。感染科护士主要予以常规护理,对患者展开呼吸道护理、病情观察、心理干预、营养支持护理。各科人员共同应用专业知识对患者实施专业护理,可使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显著提升,缓解不良情绪,积极配合诊疗与护理。不仅如此,各科专业护理可有效对患者感染进行控制,降低MIP-α、PCT、SP-A 等炎症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多学科合作医学护理模式对肺部感染患者展开护理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肺部医学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