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0-09-15 02:33徐妙龙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肺部障碍住院

徐妙龙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六科 广东 广州 510120)

脑卒中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卒中后容易发生吞咽障碍,诱发肺部感染,严重影响康复,因此对于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目前临床对脑卒中患者实行肺部感染的常规对症护理,本研究回顾了本院收治的60 例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与反思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患者60 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不同分为两组,2019年1—8 月(常规对症护理)作为对照组,2019 年9—12 月(综合护理干预)期间患者作为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72.36±8.94)岁,观察组男25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73.45±8.9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采取的是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基础护理:入院后进行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并实施健康教育,包括讲解吞咽障碍的相关知识与肺部感染的注意事项。(2)吞咽功能障碍的特殊护理:患者的体位选择以半坐卧位或坐位为主;选择能方便吞咽障碍患者进食的专用餐具;食物选择柔软但不松散的糊状食物,需医护人员指导家属进行喂养,必要时给予鼻饲营养支持。(3)肺部感染管理: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实施医嘱和相关护理操作,注意手部卫生与直接接触患者物品的清洁程度;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在进食后需要检查口腔内是否有食物残渣,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保持病房的洁净,定时开窗透气,注意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并及时消毒。(4)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包括空咽练习、按摩面部肌肉、摄食训练等,提高吞咽功能;(5)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细心、耐心、语气缓和地同老年患者交流,时常给予鼓励,营造轻松、愉快的病房氛围。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前后摄食吞咽评分的变化,参考藤岛一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统计两组住院时间及病情转归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6±5.69)d,显著短于对照组(20.84±8.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0,P<0.05)。

2.2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摄食吞咽评分(8.18±1.23)显著高于对照组(7.22±1.19),且观察组吞咽障碍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障碍护理效果的比较

3.讨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发生卒中、吞咽障碍以及肺部感染后,预后通常较差,甚至可能导致死亡[2]。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老年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3]。

本研究通过对60 例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以及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6±5.69)d,显著短于对照组[(20.84±8.69)d];经护理后两组肺部感染全部治愈且吞咽评分均提高,观察组吞咽评分(8.18±1.23)显著高于对照组(7.22±1.19),且观察组吞咽障碍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与护理后,患者摄食吞咽评分明显升高。相比常规对症护理,综合护理措施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照顾了患者的心理,提前做了各种预防措施,对于老年患者吞咽功能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效果[4-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吞咽功能与临床疗效,并缩短了住院时间,日后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早筛查早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肺炎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肺部障碍住院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跨越障碍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