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在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中的应用

2020-09-15 02:33冼朝霞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血压计智能手机血压

冼朝霞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高血压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2012—2015 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18 岁以上成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 46.9%、40.7%和15.3%[1]。家庭血压监测(HBPM)是指被测量者自我测量,也可由家庭成员协助完成,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降压治疗效果和长时血压变异[2],而且可以避免“白大衣高血压”、监测清晨血压,同时具有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依从性等优点[3]。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加强家庭血压监测的依从性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将智能手机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中,旨在探讨一种提高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的方法,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心内科2019 年5 月—10 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住院患者17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6 例,干预组86 例,对照组的纳入标准:经心内科医生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无家庭血压监测条件的患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患者。干预组的纳入标准:经心内科医生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有家庭血压监测条件的患者;使用智能手机的患者。通过住院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高血压健康宣教:发宣传册,定期开展讲座,普及高血压知识。

1.2.2 干预组 在常规高血压健康宣教基础上,还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指导。

1.2.2.1 成立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支持小组,按计划培训、考核小组成员。入院时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血压测量掌握情况、检查自带血压表是否符合要求,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自备血压计类型、血压测量掌握情况,精准宣教具体血压测量方法。①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 次。②测量方案:对初诊高血压患者或血压不稳定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 ~3 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 天,取后6 天血压平均。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 ~2 天血压,早晚各1 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③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④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家庭自测血压[4]。

1.2.2.2 指导患者或家属手机设置测量血压的日程提醒,防止遗忘。在微信群上传测量血压视频供患者及家属反复观看学习,根据患者及家属反馈的家庭血压测量视频进行针对性指导,并追踪改进情况。

1.2.2.3 电话回访时督促患者家庭自测血压,血压值可以记录在科室制作的血压测量记录本上,也可下载APP 记录,便于患者就诊时提供真实具体数据,作为治疗方案调整的依据。

1.3 观察指标及研究工具

1.3.1 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rf-care agencyscale,ESCA)。由1979 年Kearney 等[5]在Orem 自我护理理论的基础提出并制订。该量表包括4 个维度(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43 个条目,总分172 分。

1.3.2 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各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各项得分的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各项得分的比较(±s)

项目 干预前 t P 干预后 t P干预组 对照组 干预组 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 98.12±13.74 99.02±12.30 0.136 >0.05 108.88±11.22 102.32±11.04 4.117 <0.05自我概念 22.68±4.65 21.87±3.32 0.352 >0.05 27.35±3.74 21.14±4.07 3.250 <0.05自护责任感 18.85±7.41 18.58±7.43 0.942 >0.05 29.65±5.46 17.85±7.41 2.013 <0.05自我护理技能 26.35±4.32 26.38±4.31 1.203 >0.05 41.15±3.65 27.34±4.90 8.254 <0.05健康知识水平 33.65±6.37 35.05±6.45 0.117 >0.05 45.63±3.24 36.24±3.56 7.125 <0.05

2.2 干预前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比较(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比较(±s,mmHg)

表2 干预前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比较(±s,mmHg)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 86 158.27±19.25 120.05±2.23 112.05±11.02 82.06±3.21对照组 86 160.31±19.15 140.22±4.12 114.05±9.85 96.25±4.12 0.303 3.211 0.556 2.134>0.05 <0.05 >0.05 <0.05 t P

3.讨论

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健康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疾病预防、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等卫生保健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6]。本研究通过智能手机的日程提醒、APP、在线沟通指导、微信群友的榜样效应及家属的支持,督促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及记录。为此,患者对血压值有了动态、直观的认识后,能重视服药、饮食、运动,形成治疗的良性循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和血压一定程度的控制,增强了其治疗的信心,有利于降低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总危险和节约医疗资源。研究中还发现高血压患者家庭成员的督促、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未收集相关数据,可以作为以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血压计智能手机血压
智能手机是座矿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电子血压计可靠性的讨论与展望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