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黏度测试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9-15 02:33杨玲谭明敏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容积饮水黏度

杨玲 谭明敏

(常州市德安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吞咽障碍是常见的消化道并发症的一种,如长期病变积累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贻误病情出现进展加重,对其日常生活完成负面影响[1],此次研究以本院接受诊疗的50 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为对象,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方法及容积-黏度测试法进行评估,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50 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为对象,其中将2018 年1—12 月入院的2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2019 年1—12 月入院的25 例患者归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16 例、女性9 例,年龄45 ~87 岁,均龄为(56.6±6.6)岁;观察组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46 ~82 岁,均龄为(54.6±5.9)岁。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方法进行吞咽障碍的评估,根据评估分级情况给予常规干预,存在吞咽障碍者禁食或留置胃管行鼻饲进食,进食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

观察组采用容积- 黏度测试发进行评估。在进行测试时,首先为患者提供不同粘度的液体进行吞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再由初始的5ml 累加到10ml、20ml,若存在安全性受损则直接吞咽5m l 的布丁状半固体,如果能够安全吞咽,则进行喂水实验,分别给予5ml、10ml、20ml 容量的水,观察患者吞咽中是否存在安全性受损,吞咽布丁状半固体,观察吞咽过程中患者的状态,存在安全性受损,需要及时停止吞咽,结束测试过程。如果患者存在吞咽糖浆类黏稠液体过程中安全性受损的情况,则需要在完成布丁状固体吞咽后,给予不同容积的蛋羹或蜂蜜进行吞咽。观察组患者根据容积- 黏度测试结果给予针对性的饮食干预,存在有效性受损而无安全性受损者在确保吞咽中不会出现有效性受损的前提下,患者应进食最低稠度、最大容积的食物。若吞咽水的过程中出现有效性受损问题,限制患者水的饮用,单次进食糖浆稠度的食物最大量不超过20m l。存在安全性受损的情况下给予患者的液体应为体积和稠度最安全的液体,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给予患者最大容量以确保吞咽的有效性和适合患者的最佳饮食,若吞咽10m l 糖浆稠度液体的过程中出现安全性受损问题,叮嘱患者限制水的饮用和糖浆稠度液体的摄入,单次最多进食20m l 的蛋羹/蜂蜜或以上稠度的食物。

1.3 观察项目与评价机制

统计两组中吞咽障碍者的检出情况。依据《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2]中相关标准评定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状态分级情况,其中无法正常饮水进食,吞咽功能完全丧失,需经鼻饲进食流食评为I 级;可饮水但饮水过程中伴有呛咳,且每次饮水量在6ml 左右,分3 小勺喝完,进食则较为缓慢评为Ⅱ级;饮水过程中伴有呛咳,进食尚好评为Ⅲ级;吞咽运动正常,可正常饮水进食 评为IV 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中吞咽障碍检出情况分析

观察组25 例患者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对照组共检出21 例,检出率为84%,观察组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16,P<0.05)。

2.2 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状态情况的比较

见表1。干预后,观察组中吞咽功能状态分级为I 级者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Ⅲ级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状态情况的比较[n(%)]

3.讨论

吞咽障碍多发于脑卒中群体中,多因延髓吞咽中枢受损所致,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需要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后针对性提供营养指导[3-5]。

综上所述,容积-黏度测试应用于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可提高吞咽障碍的检出率,并对患者的饮食干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根据测试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猜你喜欢
容积饮水黏度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简易饮水鸟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巧求容积
截断的自适应容积粒子滤波器
不同容积成像技术MR增强扫描对检出脑转移瘤的价值比较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
防丢干伞饮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