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9-15 02:33于红艳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上升时间血凝受检者

于红艳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血凝试验是临床主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即组织受检者进行术前检查,筛查确定学性疾病,以便于对受检者做及时的溶栓治疗与抗凝监控。就临床资料来看,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会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准确性降低。为保证向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支持,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分析总结,确定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最大程度上来降低血凝试验误差[1]。本次以80 例健康受检者和80 例住院肝病患者为对象,研究分析了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各影响因素,以下为详细报告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80 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照组,以及随机选取同期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 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45 例,女性35 例,年龄23 ~45 岁,平均年龄(35.26±6.15)岁。观察组中男性43 例,女性37 例,年龄24 ~43 岁,平均年龄(36.02±7.28)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160 例受检者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液标本,分别放置于冷藏4℃与室温20 ~30℃条件下保存,且两组放置时间与样本采集量完全相同。而对于室温保存及放置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选取两组受检者血液标本1.0ml 与2.0ml 保存。以及选择不同样本离体时间,即放置30min 与放置4h,均放置于室温条件下保存。然后通过日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两组160 份血液标本进行血凝试验,枸缘酸钠与血液标本比例设定为1 ∶9,且枸缘酸钠浓度为109mmol/L,设置为3000r/min 条件下离心处理10min,将血清取出进行血凝试验[2]。选择室温保存条件、样本采集量为2.0ml、放置30min 的血液样本为基本条件,对比不同肝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PT、APTT、TT 及FIB。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两组受检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凝试验,观察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包括PT、APTT、TT 及FIB,总结分析影响凝血检验结果的各项因素[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血凝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PT、APTT、TT 显著高于对照组,且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凝检验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血凝检验结果比较(±s)

组别 n 血液样本 PT(s) APTT(s) TT(s) FIB(g/l)观察组 80 急性肝病 14.35±0.86 27.78±3.14 14.56±2.42 1.26±0.16慢性肝病 16.87±6.74 34.68±6.75 17.56±3.65 1.95±0.38肝硬化 18.46±4.25 39.43±7.56 18.52±8.26 1.46±1.01重症肝病 30.82±10.18 50.92±6.84 20.21±3.15 0.85±0.42对照组 80 健康受检者 12.16±0.75 25.46±5.43 12.32±1.26 3.84±0.62

2.2 比较不同因素对血凝结果的影响

保存温度条件不同情况下,PT 与APPT 存在显著差异,且保温温度越高,两者的稳定时间越短。样本采集量不同情况下,1.0ml 对应的PT 上升时间为(16.82±2.31)s,PTT 上升时间为(45.68±6.41)s;2.0ml 对应的PT 上升时间为(23.72±2.28)s,PTT 上升时间为(23.73±5.13)s,不同样本采集量血凝试验结果PT 与APPT 差异显著(P<0.05)。不同样本离体时间情况下,放置30min 对应PT 上升时间为(10.82±0.35)s,APPT 上升时间为(28.36±3.42)s;放置4h对应PT上升时间为(12.54±0.56)s,APPT 上升时间为(35.61±4.16)s[4]。不同样本离体时间的PT 与APPT 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离体时间越长,PT 与APTT 对应的上升时间越长。

3.讨论

血凝试验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检测方法,如果检测结果不准确,将会直接影响诊断和治疗效果,因此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来进行控制管理,将误差控制到最小[5]。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于患有肝病的患者以及健康受检者之间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PT、APTT、TT 显著高于对照组,且FIB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方法(P<0.05)。以及不同保存温度条件、不同离体时间、样本不同采集量条件下PT 与APTT 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进行血凝试验时,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要提高操作步骤的规范性,尽量控制血液标本采集量在2.0ml 以上,以冷藏4℃来保存血液标本,且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0min。以精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作为支持,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上升时间血凝受检者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高速电路基材特种三层线路板制作
航空装备计量中脉冲上升时间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对影响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