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荧光黄对羊毛的染色研究

2020-09-15 01:01高玉梅于梦瑶康文茹
关键词:染液等温线百分率

高玉梅,高 熠,于梦瑶,鲁 航,康文茹

(河南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荧光染料是一类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后可发射出波长较长的可见光(荧光)的染料[1-2]。不同的荧光染料由于结构不同,产生的荧光颜色和强度也不同。荧光染料既有一般染料的着色性能,又能产生荧光[3-4],其染色织物具有颜色鲜艳度高、明亮度高的优点[5],可以起到一定的安全警示作用。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满足实用性外,还要满足个性化需求[6-7],所以荧光染料染色纺织品日益受到追求个性化的人群的青睐。为了丰富荧光染料染色纺织品的品种,本研究探讨了染色工艺条件对酸性荧光黄184染羊毛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优化了酸性荧光黄184对羊毛染色的工艺条件,并进一步研究了酸性荧光黄184染羊毛的染色动力学和染色热力学,为酸性荧光黄184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 实验

1.1 材料和仪器

材料:羊毛(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酸性荧光黄184(金华双宏化工有限公司),硫酸、醋酸、硫酸铵(分析纯,市售)。

仪器:JA2004型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S-25型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RC-Z2400型恒温振荡水浴锅(上海一派印染技术有限公司),722S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1.2 染色工艺

工艺处方:酸性荧光黄184用量为2%(owf),浴比为1∶100。

工艺流程:将羊毛润湿后放入染液,50 ℃入染,以2 ℃/min的速率升温至一定温度,保温染色一段时间后,水洗,烘干。

1.3 上染百分率测试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试染色前后染液的吸光度,得到的上染百分率如下:

(1)

式中:m、n分别为染色前后染液的稀释倍数;A1、A0分别为染色前后染液的吸光度。

1.4 染色动力学

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式[8]如下:

ln(qe-qt) =lnqe-k1t,

(2)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式如下:

(3)

式中:qt为t时刻纤维上染料的吸附量,mg/g;qe为染色平衡时纤维上染料的吸附量,mg/g;k1为准一级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min-1;k2为准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g·mg-1·min-1。

1.5 染色热力学

浴比为1∶1000,调节pH值为3,染料用量分别为2%(owf)、4%(owf)、6%(owf)、8%(owf)、12%(owf)、16%(owf),50 ℃入染,以2 ℃/min的速率升温至98 ℃,达到染色平衡后,测试染色原液和染色残液的吸光度,计算平衡上染百分率,进而计算染色平衡时纤维上吸附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以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为纵坐标、染液中的染料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吸附等温线,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判断吸附类型。

染色平衡时染液中的染料质量浓度(mg/L)如下:

[D]s=C0×(1-Eq),

(4)

染色平衡时纤维上吸附的染料质量分数(mg/g)如下:

(5)

式中:C0为染液中酸性荧光黄染料的起始质量浓度,mg/L;Eq为平衡上染百分率;V为染液的总体积,mL;m为纤维的质量,g。

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如下:

lg[D]f=lgK+nlg[D]s,

(6)

朗格缪尔型吸附等温线如下:

(7)

式中:[D]f为染色平衡时纤维上吸附的染料质量分数,mg/g;[D]s为染色平衡时染液中的染料质量浓度,mg/L;[S]f为纤维的染色饱和值,mg/g;K为常数;0

2 结果与讨论

2.1 pH值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酸性荧光黄184用量为2%(owf),浴比为1∶100,当染液pH值分别为3、4、5、6时,50 ℃入染,以2 ℃ /min的速率升温至98 ℃,保温染色50 min。pH值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知:当pH值为3时,上染百分率最高;随着pH值的升高,上染百分率逐渐下降。这是因为,酸性荧光黄184带负电荷,羊毛为两性纤维,当pH值大于等电点时,羊毛纤维带负电荷,染料与羊毛纤维之间存在静电斥力作用,不利于染料上染纤维,当pH值小于等电点时,羊毛纤维带正电荷,染料与羊毛纤维间存在静电引力作用,有利于染料上染羊毛纤维。pH值越小,羊毛所带正电荷越多,羊毛的等电点为4.2~4.8,所以当染色pH值为3时最佳。

2.2 温度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染料用量为2%(owf),浴比为1∶100,pH值为3,50 ℃入染,以2 ℃ /min的速率升温至一定温度,保温50 min,染色温度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见图2。

图1 pH值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Fig.1 The effect of pH on dye uptake

图2 染色温度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dyeing temperature on dye uptake

由图2可知,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酸性荧光黄184对羊毛的上染百分率逐渐提高。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染料分子动能增大,同时羊毛纤维吸湿溶胀,鳞片层逐渐膨化,纤维孔隙增大,有利于染料上染。当温度为98 ℃时,上染百分率最高,所以保温染色温度以98 ℃为佳。

2.3 染色动力学

2.3.1上染速率曲线

染料用量为2%(owf),浴比为1∶100,pH值为3,保温染色温度为98 ℃,以时间为横坐标、上染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上染速率曲线,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上染速率曲线Fig.3 Dyeing rate curve of acid fluorescent yellow 184 on wool

由图3可知:随着保温染色时间的延长,酸性荧光黄184的上染百分率逐渐提高;染色时间延长到60 min后,继续延长染色时间,上染百分率变化不大。因此,保温染色时间以60 min为佳。

2.3.2吸附动力学模型

为探索酸性荧光黄184对羊毛的吸附机制,根据式(2)对图3的上染速率数据进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见图4。根据式(3)对图3的上染速率数据进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拟合结果见图5。

图4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Fig.4 The quasi-first-order kinetic model

图5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ig.5 The quasi-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图4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802,拟合度较低,说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不能准确描述酸性荧光黄184对羊毛纤维的吸附过程。图5拟合的相关系数R2为0.992,拟合度很高,说明酸性荧光黄184对羊毛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

2.4 染色热力学

2.4.1吸附等温线

浴比为1∶1 000,pH值为3,50 ℃入染,以2 ℃/min的速率升温至98 ℃,达到染色平衡后,测其染色原液与残液的吸光度,计算平衡上染百分率。按照式(4)计算染色平衡时残液中的染料浓度,按照式(5)计算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以染色平衡时残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纤维上染料质量分数为纵坐标绘制吸附等温线,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以看出,羊毛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随染液中染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逐渐变慢。这种吸附等温线既类似于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又类似于朗格缪尔型吸附等温线,故为了判断吸附类型,需要对吸附等温线进一步拟合。

2.4.2吸附类型

符合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即非定位吸附。符合朗格缪尔型吸附等温线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为定位吸附,一个染座上吸附一个染料分子便达到饱和而不能进一步吸附,即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当所有染座都被染料占据时,便达到了吸附饱和[9]。根据式(6)进行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模型拟合,拟合结果见图7。根据式(7)进行朗格缪尔型吸附模型拟合,拟合结果见图8。

图6 吸附等温线Fig.6 Adsorption isotherm

图7 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Fig.7 Freundlich adsorption isotherm

图8 朗格缪尔型吸附等温线Fig.8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图7拟合的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的相关系数R2为0.964 2,n为0.422,相关系数R2<0.99,拟合度较低。图8拟合的朗格缪尔型吸附等温线的相关系数R2为0.996 9,拟合度较高,表明酸性荧光黄184对羊毛的吸附更符合朗格缪尔型吸附等温线,该吸附为化学吸附,即定位吸附。定位吸附主要适合染料以静电引力上染纤维,以离子键在纤维中固着,这与染色过程中酸性荧光黄184带负电荷,pH值为3条件下羊毛纤维带正电荷,染料与纤维间存在静电引力相吻合。由图8计算得到纤维的染色饱和值[S]f=49.7 mg/g。

3 结论

(1)酸性荧光黄184染羊毛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如下:pH值为3,染色时间为60 min,染色温度为98 ℃。

(2)在98 ℃、pH值为3的条件下染色,酸性荧光黄184对羊毛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朗格缪尔型吸附等温线。

猜你喜欢
染液等温线百分率
基于机器视觉的单组分染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一种皮革染色后染液回收干燥设备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染液染料浓度检测数据与分析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部级优课)
10%+10%为什么等于0.11
纲举目张 一通百通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突破等温线判读中的难点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火焰温度场测量的研究
一种节能环保型染色机的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