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中民歌分类问题的比较研究

2020-09-15 16:17付菠益
艺术评鉴 2020年15期

付菠益

摘要:民歌在我国音乐结构体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民歌分类问题,以及对于相关分类的争论内容,进行深入而有效的分析,结合笔者多年从业经验,为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相关人员,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仅供参考。

关键词:民歌传承   民歌分类   分类明细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5-0011-03

中国传统音乐中,对于民歌的地位和发展历史,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可见,民歌在我国的音乐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但是,对于民歌的分类研究,一直是音乐界争论的重要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将这些民歌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梳理,已经成为音乐界的重要议题。

一、民歌分类问题

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歌,可以了解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民风民俗,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民歌代表了中国传统劳动人民的心声和情感。通过民歌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古老文明的内涵以及重要的文化传承。

从目前我国对于民歌的研究成果来详细分析,行业专业对民歌的分类情况说法不一,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交流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地了解相关的内容和历史。不少民歌的传承已经存在上千年,其内在的文化特质以及所产生的文化力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根据《中国传统音乐概述》的相关内容,将民歌以载体的不同划分为三种形式:山歌、小调、号子。

(一)《中国传统音乐概述》的民歌分类

这三种形式对于概括我国广泛的民歌种类,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但是可以通过这三种分类,进而对民歌文化的内容,建立起相对简单的民歌构架。

1.号子

通过民歌的内容和特点,进而对民歌的文化可以有所了解。以号子为例,在我国北方地区,“吆号子”是北方人士特有的民歌表达形式,在南方则被称为“喊号子”,这种民歌是伴随着劳动的内容而进行的,进而有一种节奏感和力量感。同时,简洁的内容是号子的重要特征。另外,对于劳动工作的热爱可以通过号子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消除了工作的疲惫感,同时还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劳动人民的情感。由于号子的组成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内容多为较为粗狂的词句,且表达形式以及表达方式较为直接。通常是利用一个人进行带头演唱,其他的人合唱的形式。这种内容和文化的特质需要一定的配合和了解。号子的特点具有强烈的重复性和力量性,以男性人员为主要的演奏角色。

2.小调

小调又名小曲、小令,是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民歌演唱形式,尤其流行在市井小巷之中,其中以江苏地区最为著名。小调的演唱内容多表现为日常的工作内容以及相关感情故事为主,并且其中的歌曲内容多为吟唱的形式。节奏较为缓慢且内容多带有地方特色,充满了南方的水乡气质。一般分为吟唱调、时调、摇曲等。这些演唱形式表达多变,且一曲多词,节奏变化较大。由于在歌唱的形式中,多为独唱,其次为对唱,进而演绎形式以及表达方式较为成熟,且在南方诸多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3.山歌

山歌的表达形式较为简单,大体上是劳动人民在山野、树林、河流等地方,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情感。由此可见,山歌的表达较为自由,并且没有固定的约束和条件,大体上是保持着对于山水的自然之爱,没有太多的复杂情感,通过演唱者的表达和抒发,进而对自然景色产生浓重的喜爱。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山歌的形式以及表达内容多为狂热、激烈、深情、自然。既保留着演唱者的即兴感觉,又能够抒发自身的独特情感。在一些空旷的地方或者山林之间,作为主要的表达地点。

以上三种的分类形式,是以20世纪60年代的主要分类方式,尤其是针对北方专家以及南方专家的相关研究进行划分的。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述》中,对于民歌的分类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将传统音乐中的民歌分类进而更加细致化的探讨和研究。例如将民歌划分为号子、小调、山歌、长调、多声部民歌等等。

(二)《中国传统音乐概述》的民歌分类

1.长调

长调和小调的区别是相对而言,通常都是泛指一些结构较为大型的民歌载体。长调分为风俗民歌、长篇史诗歌曲。通常长调的内容与地方的分化特色具有一定关系。这些长调伴随着特定的风俗活动而演唱。在一些南方地区,通常在婚丧嫁娶均有类似的内容出现,《伴嫁歌》《哭嫁歌》等民歌,就是南方地区的代表内容。由于长调的结构较长,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旋律较为单一,朗诵性较强。

2.多声部民歌

多声部民歌是我国民歌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这些民歌涉及到我国26个民族,进而形成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形式。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多声部民歌大部分是以二声部和三声部居多。该类民歌的相关研究,需要对其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加入《中国传统音乐概述》后,可以提高对于相关民歌的重视程度,同时提高对于少数文化的相关研究。

(三)《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民歌分类

《中国民族音乐》中,将民歌的分类形式分为号子、民歌、小调、歌舞音乐。由此可见,歌舞音乐的内容的重要性。总体而言,歌舞音乐是利用舞蹈的内容和形式,编排出相应的歌曲。也有针对音乐内容编排的舞蹈,这种编排方式都需要针对歌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特定的编排。这种表达形式,通常具有一定韵律和节奏,尤其是对于舞蹈的影响,极具有地方的文化特色。由于具有地方的文化特色,因此在舞蹈形式中,充满了异域色彩。伴奏的形式较为多样,有丝竹乐、锣鼓、唢呐等。表演形式较为多样,并且台词多有重复,通常表达内容为一些节日、敬神活动、灯会等,这些活动的特点是需要热闹的氛围,而歌舞音乐可以立刻带动现场的气氛或氛围。这些载歌载舞的形式,不僅有对当下生活的喜爱,还有对于相关节庆的感受。因此,不少音乐学者无法对这些内容进一步梳理和分析,不知道这些歌舞音乐是属于舞蹈类还是歌曲类。因此,归纳为歌舞音乐是较为准确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