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网络教学效果分析

2020-09-15 23:43方心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网络教学艺术设计

摘 要:网络教学作为面授课堂的辅助手段,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主要的教育教学功能。不同于一般理论讲授课程,艺术设计实践类课程的网络教学也在疫情期間的应用上摸索出了有效的提升途径。文章通过对样本院校相关课程学生的调研,从网络平台与终端、学习专注度与诉求、效果反馈与问题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以调研结论为问题导向,提出了有效提升艺术设计实践类课程网络教学效果的相关指导性策略与改善途径。

关键词:网络教学;艺术设计; 实践课程

注:本文系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设计类专业‘共建课堂交互创新教学模式研究”(11)研究成果。

2020年初,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全国高校为保证准时开学,全面开展居家学习,推动互联网在线教学。2020年5月1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既包括理论课,也包括实验课;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在此背景下,本就是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教学活动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网络课程调研的缘起与目的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为例,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在四年本科专业教学课程中的课时占总课时的60%左右。在疫情之前,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大都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面对面交流为辅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在此次疫情的“危机倒逼”下,艺术设计实践类课程的互联网教学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针对艺术实践类课程的互联网教学也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如何开展艺术设计实践类课程的互联网教学?它在学生中的实施效果如何?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这样的尝试对未来常态化的教学有哪些启发?笔者在高校全面进行互联网教学的第三个月,即2020年5月间,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传媒大学等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进行考察,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88份,目的在于了解艺术设计实践类课程互联网教学的具体过程及相关情况以及学生们对互联网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且着重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和期望进行分析,旨在对互联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

二、调研的方向与内容分析

本次调研调查问卷涉及以下方面:第一,学生学习所覆盖的互联网平台范围;第二,学生在设计实践课程互联网教学中的态度与感受;第三,学生关于互联网课程学习效果的自我评定;第四,学生对设计实践类课程互联网教学的期待与改进。此次调查通过问卷星系统生成、发放、回收问卷。采用团体测评的方式,涉及艺术设计学科中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及产品设计3个专业方向,共发放问卷188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回收率100%。最后采用SPSSAU平台提供的SPSS在线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一)网络平台与终端

互联网教学平台发展迅速、形式多样,针对受众的各类需求开发出各种线上教学平台,提供海量图书电子资源、名师讲坛以及作业上传批改功能的超星学习通和中国大学慕课,以直播授课功能见长的腾讯课堂与腾讯会议平台,还有在本次疫情中被用于拓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同的钉钉企业平台。这些互联网教学平台各有优势、彼此互补,营造了丰富多元的教学环境。

(二)学习专注度与诉求

这一环节的问题设置没有正面询问学生对互联网教学的态度,而是从课程回放率和课堂专注度的角度获取学生对设计实践课程互联网教学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当网络不稳定,课程直播卡顿时,55%的学生愿意另花时间事后翻看课堂回放,进行重新学习,36%的学生表示会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有选择地翻看课程回放。这说明,学生对设计实践课程的互联网教学总体态度是积极的,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当然,这也受益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灵活性,使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场地产生了更大的延伸和拓展。

关于专注度的持续时间,11%的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课堂专注度只有15-20分钟,30-40分钟专注度的占34%,而37%的学生课堂专注度为1小时左右,自己的专注力能跟老师同时同步保持的仅占调查人数的16%,这个统计结果值得重视,尽管多数学生对设计实践课的网络教学呈积极态度,但由于直播课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很容易出现头晕眼花、注意力涣散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师们在互联网教学中付出的时间并不一定都能完全转化为相应的教学效果,按照传统设计实践课45-50分钟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去安排网络课程的教学时间,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它不适应互联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三)效果反馈与问题

课程效果的相关调研显示,61%的学生认为导致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不畅的原因是因为网络卡顿、沟通不畅。虽然这是技术性问题,但间接显示了高校自身开发局域性网络课程平台,解决技术瓶颈的紧迫性。另外,近40%的学生也认为沟通不畅与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氛围和发言的非现场性相关,这也表明教师如何营造网络课堂氛围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关键效果因素。在与传统课堂的对比问题上,65%的学生选择“互联网学习有利有弊,并不能一概而论”,35%的学生认为长时间上网课引起的头晕、视疲劳等问题也是影响互联网学习的障碍。此外,实践课相关学习工具、材料不齐无法下手,老师语言表达水平有限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等,都是学生在专业实践课的互联网学习时遇到的困难。这些学习上的障碍大多是伴随着被动式全覆盖网络教学而产生的新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解决对策。

三、调研结论与提升途径

调研涉及的主要数据初步显示了艺术设计实践类课程网络教学的短期效果与面临的核心问题。学生对互联网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主观上乐于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采用直播课的模式与老师、同学们进行沟通。互联网教学在技术层面上优于传统课堂教学,但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的谨慎态度,也反映出学生对于面授课堂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进行全覆盖的网络教学时,教师们在艺术设计实践类課程的互联网教学中探索如何教授设计实务的相关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互动交流训练学生具象思维的转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调研结果显示,虽然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整体肯定,但大多数学生认为互联网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设计类实践课互联网教学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呢?根据调研反馈,提出以下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借助互联网建设专业资料的云共享平台,给学生更多学习资源。第二,网络教学时间适当缩短,根据学生在问卷中反馈的课堂专注力时间,一堂师生互动的直播课时长约在20-30分钟,这是符合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规律的。第三,采用直播课与录播课结合的教学模式,录播课是提前录制剪辑的,可以略过一些不重要的重复部分,突出示范的重点。在教学的示范环节采用录播课,会让学生的精力更加集中。在课堂讨论、作业讲评部分采用直播课模式,增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的参与感,保证教学质量。第四,打破固化的教室概念,分组教学。利用互联网沟通的便捷性,把设计水平不同的学生分组安排进入到不同的虚拟教室,因材施教。

此次突发疫情背景下进行的网络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既是挑战也是探索。在科技的促进下,未来高校设计专业课程的互联网教学常态化将成为不可逆的趋势。那么在同质化的知识背景下,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对教学模式的挖掘和创造能力以及教学的独特方法都是值得仔细思考和探索的方向。互联网教学的开展,不仅在疫情背景下带给老师和学生诸多便利,也在教学资源、课堂交流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帮助。随着疫情的结束,5G时代的来临,设备的完善,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教学或许会被更加精准地广泛应用,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洁,梁建芳.互联网支持下的时尚类课程国际共享课堂模式探析[J].科技资讯,2019(9):159.

[2]王先国.艺术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6(33):39-40,55.

[3]梁腾.当艺术教学遭遇网络直播[N].中国文化报,2017-04-02(1).

作者简介:

方心,硕士,南京传媒学院(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装饰艺术。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网络教学艺术设计
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刍议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