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反思与探索

2020-09-15 20:34王雨娴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王雨娴

摘 要:中国工艺美术史是首饰设计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理论性较强。文章结合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拓展教学形式方面的建议,试图探讨更适合该理论性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笔者自从参加教学工作以来,就开始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史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如何上好这门课,逐步完善自身授课水平的同时,针对该课程的授课方式产生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在此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期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概况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首饰设计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過程及其规律的学科,理论性较强。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认识到国内工艺美术进展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脉络、风格演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情感层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关键知识点,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欣赏力,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主要技能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对课程兴趣不大

首先,这门课开设的时间是大二学年的上学期,多数学生处于19-20岁的年龄段,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离不开手机,对史论类课程兴致缺缺。再加上工艺美术史涵盖多门学科,内容繁复、理论篇幅较长,很多知识点只是用文字描写,结合少量图片,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课堂氛围枯燥乏味、知识点讲述抽象的情况,学生不容易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就难以维持对课程的注意力和集中度。此外,学生还不了解基础课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够重视课程的学习。

(二)学生对课程知识点不熟悉

学生在期末考试复习阶段,都是通过考前突击、背诵考试范围的短期记忆方法来准备考试。即便学生能够通过期末考试,实际上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非常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中国工艺美术史作为中国地质大学首饰设计专业研究生初试的专业考试科目之一,部分大四年级的学生曾经对笔者表达过,后悔在大二上课时没有好好听讲、没有勤做笔记的想法,导致他们备考研究生时,花费很多时间在准备中国工艺美术史这门考试科目的复习上。中国工艺美术史在学生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教学方法探索

(一)结合博物馆藏展品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或者在课堂上带学生线上看展,将课本所展示的中国古代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通过馆藏实物进行讲解和对比分析,使学生对工艺美术作品和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博物馆本身带有教育职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一个提高自我认知的教育场所,博物馆场所中灯光、色彩、展示形式等因素的结合,空间营造的肃穆氛围、展品呈现的厚重文化,在教材上很难生动体现,与书本的图文表达形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有区别的。由教师组织和带领本科生参观博物馆的行为,也符合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拓展观展人群的目的,是一种互利互惠的举措。

在教学过程中,除课本提到的作品之外,教师还可以举例相同工艺的作品、同一年代的作品,以及国内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工艺美术作品。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专业拍摄博物馆展品的摄影师,比如动脉影、蔺阿霾、一只饭包、我是绿石等著名微博博主,故宫博物院、国家地理杂志社等机构经常与这些摄影师合作拍摄工艺美术品的宣传照,他们平时拍摄及分享的工艺美术作品照片,细节清晰、灯光合宜、色调柔和,非常适合作为授课幻灯片的插图。通过博物馆展出的工艺美术作品图片,能够改善学生对博物馆的印象,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在寒暑假或节假日回到家乡或者外出旅游时,可以去博物馆或美术馆观看实物,增加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积极性。

(二)课程专题细化

对中国工艺美术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从专业需求入手,分模块进行系统学习。按照专业需求将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分为若干模块,如按工艺品材质分为金属、玉器、陶瓷、织物等模块,每个模块再细化成模块专题。在理论讲授部分,以时间顺序为主线,辅以工艺类别,着重介绍代表性工艺和经典传世作品。在专题研究部分,结合首饰设计专业选定研究方向,学生按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朝代和工艺进行文献资料整理和归纳,提取图像、色彩等元素,与首饰结合进行设计,教师将此作为课程作业打分,计入平时成绩。锻炼学生资料整理和归纳能力的同时,结合专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深入理解,灵活应用到设计案例当中。

(三)适当活跃课件

笔者在网络搜集工艺美术作品图片作为课件资料时发现,很多博物馆官方微博经常会以文物为主题制作一些表情包,吸引网友注意力的同时,宣传文物知识。当这些表情包图片出现在课件之中,学生们会变得兴致盎然。并且,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观察到,学生对一些仿生造型、表情生动、憨态可掬的工艺美术作品更加关注,视线停留时间较长,甚至会拍摄这类作品当作微信头像。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点,适当地在制作课件时穿插一些巧思,开一些小玩笑,活跃课堂,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度。

(四)结合课外资料讲授知识点

近年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爆红,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回到人们视野。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平台。很多网友每天通过浏览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官方微博账号获取一定资讯,无形中了解了很多工艺美术、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知识。这也是一个汲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学生在课余生活浏览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时,还可以通过关注这些账号学习到专业知识。

以国家地理杂志社出品的期刊《中华遗产》举例说明:2019年3月最中国的家具专辑,详细介绍了中国家具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发展历程,辅助说明教材明式家具、清式家具的知识点。2019年9月特别策划的窑变专辑,将书中关于窑变工艺的寥寥几笔扩展为85页图文,从溯源、天工、人巧等三个角度全面介绍窑变之美。2020年5月的特别策划妆·饰专辑,详尽说明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妆饰美学,涵盖金钗花冠、玉容柔荑、弄发文身等内容,除教材用书中提到的金银器工艺知识点,还结合了首饰设计专业特色。由此可见,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这些课外资料拓展教材上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除教学以外,这也是一种侧面推荐学生课外参考书的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查阅大量资料,充分准备。除课程选用教材之外,应该多结合课外参考书、杂志、纪录片等资料,甚至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汲取与课程相关的知识。虽然教师需要投入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却能起到丰富课堂、拓展学生视野的作用。

(五)归纳和简化知识点

中国工艺美术史这门课程共有32学时,选用的教材为田自秉先生所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共计13章,296页,图文资料丰富。两者结合来看,形成了这门课教材内容多,而授课时间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选取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和简化。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讲述相对重要的部分,将教材越学越薄。而那些篇幅相对较少、不属于课程重点知识、不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课后自行阅览和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工艺美术史这门课程的理论内容确实是相对枯燥一些,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作为授课教师,想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需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保持课程新鲜感,使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8.

[2]周亚辉,贺炜.“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的困境与改革:以民族地区綜合性大学为例[J].美术大观,2016(7):172-173.

[3]侯妍文.《中国工艺美术史》在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课程教学思考[J].工业设计,2017(5):109,111.

[4]宋雪.基于馆校合作模式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建设[J].农家参谋,2018(6):159.

[5]陈彦姝.走向繁荣: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70年[J].装饰,2019(10):36-39.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