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0-09-16 12:01常青
乡村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

常青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对各方面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其中,森林资源被频繁使用、过度消耗,导致我国森林资源越来越少。为此,需要将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构建完善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机制,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给出相应的经营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50;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3-59-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基本国策,特别是在21世纪,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森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是我国林业的发展目标,森林资源的建设维护是保护环境、优化生态的重要举措之一。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可持续经营可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我国林业资源丰富,但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频繁发生,导致森林覆盖面积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1]。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林业保护的重视程度,通过强化森林保护和人工造林等方式有效推动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相关研究,以期推动生态建设有序发展,为实现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供助力。

1 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意味着事物能够长久地存在和发展,是一种事物存在的状态,可持续不仅可以应用于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中,对于森林系统同样适用。森林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直观體现是维持该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森林再生能力[2]。森林可持续经营既要兼顾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又要坚持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是维持生产能力的稳定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并保持森林的生产能力,便于人们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更好地发挥森林系统的作用。二是维持未来再生产能力的持续性。森林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森林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森林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森林系统长久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点是可持续,是指人们在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既能够充分利用森林系统获得人们所需的各种资源,又能保持和维护好森林系统健康有序发展[3]。从上述意义来看,要想实现两个目标的有机结合,离不开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2 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前景

2.1 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我国前期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比较落后,导致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致使我国森林资源的储备面积大幅减少[4]。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当前很多方面仍存在问题,例如,硬件设施方面仍较为薄弱,基础设施缺乏,资金投资不足;在软件方面,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制度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依旧存在;在社会环境层面,部分地区和人们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认知不深,森林保护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以上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发展,需及时予以解决。

2.2 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前景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各领域的应用,森林可持续经营必将迎来快速发展。尤其是当前,许多科学技术均在不断地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拓展和渗透,如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林木遗传育种等,均在森林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随着人们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不断重视,相关制度法规建设不断完善,未来必将会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森林可持续发展法规制度,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转变,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将会得到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支持,形成更加良好的森林保护和发展环境,从而实现森林系统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建设。

3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建设防护林工程

建设防护林体系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目前,我国在重点区域内已完成了多个防护林工程的建设,有效改善了当地的林业发展状况,促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防护林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实现了环境系统的优化,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此外,防护林的建设有效优化了城市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优化经济结构等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建设防护林工程是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3.2 坚持科学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一项已实行多年的政策。短期来看,退耕还林减少了我国的耕地面积,削弱了农业经济发展;但长远来看,退耕还林在一定程度上为森林系统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空间,有效促进了森林可持续发展,且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具有明显的作用[5]。除此之外,退耕还林工程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现象,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推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必须加强对耕地的控制和规划,科学规划还林地域,实现耕地与林地的最优化匹配。

3.3 加大林业监管力度

森林资源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监管。对于一名林业管理者而言,保护森林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于破坏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应按照相应的法规制度进行惩罚。目前,多数地区森林监管力度仍比较薄弱,乱砍滥伐现象普遍存在,林区狩猎问题未得到有效根治,森林防护监管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此外,人工林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因此加强林业监管迫在眉睫。同时,需对保护森林的行为进行奖励,通过严明的奖惩制度,使人们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3.4 强化法制意识

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必须通过强化人们的法治思维和意识,充分发挥制度在森林保护工作中的强制约束作用力,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制度法规的支撑,要强化相关管理者和参与者的法制思维和意识,从而发挥制度法规的最大作用。一方面要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手机等媒体形式,将法规政策清晰明了地宣传给群众;另一方面要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让群众切实参与森林保护行动,在实践中强化人们的法治意识。

3.5 加强保护区规划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森林资源受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人类在森林系统中同时扮演着索取者和破坏者2种角色,加强保护区规划,通过设立相关的保护区,可更好地实现对森林系统的全面保护。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更应及时设立保护区,从而减少人类对森林系统的影响,促使森林可持续发展。在进行保护区规划时,应避免出现保护区过多或保护不到位等问题。

4 结语

森林资源作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自然资源,在当前的生态环境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和林业生产工作均已成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维持森林系统长久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应重视现有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探索适宜林业经济发展及生态系统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以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侯景亮.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2):128-129.

[2]司宏煜.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2019(24):70.

[3]陈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9(24):100-101.

[4]刘鑫.林业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分析[J].南方农业,2019(35):81-82,88.

[5]赵翼飞,杨志鲲.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森林管护工作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2):179.

猜你喜欢
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南华森林抚育的技术与措施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广德县公益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策略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