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0-09-16 13:32章陈洁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 要:大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于高校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大禹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接着分析大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具体途径:通过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校园文化”熏陶;“社会实践”锻炼和“新媒体空间”网络渗透“四位一体”建设,将大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发挥全员育人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

关键词:大禹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至今为世人称赞,在治水过程中表现出的大禹精神和积淀形成的大禹文化早已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大禹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将大禹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进一步丰富了大禹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大禹文化的内涵

大禹精神经久不衰与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密切相关,主要体现为以下五方面:

1、舍己为民,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远古时期,洪水泛滥,百姓深受水灾影响,为了治理水患,部落联盟首领尧要求大禹之父鲧治水。鲧治水九年,洪水丝毫未退,于是被处死。大禹在危难之际,不顾父亡的仇恨,毅然接过父亲的衣钵,担当起了治水安民的重任。在治水期间,大禹娶涂山氏为妻,结婚仅四日便离家带领民众治水,据《史记?夏本纪》载:大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居外期间大禹的儿子启出生了,难能可贵的是大禹路过家门为了治水都没有时间去看望妻儿,这种“舍小家为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尚品质深受民众的拥戴,充分体现了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2、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大禹为了根治水患,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奋战在治洪一线。“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株”,“劳身焦思,手足胼胝,面目黎黑”,“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大禹为了治水,不畏洪水肆虐以及身心疲惫带来的艰难困苦,百折不挠,为了民众的利益以身作则,坚忍不拔,是艰苦创业精神的典范。

3、因势利导,顺应自然的科学精神

面对洪水泛滥,鲧采取的是筑堤堵截的方法,治水多年依然没有解决水患。大禹在总结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基础上,实地调查研究,“左准绳,右规矩”,根据水流的自然规律,顺应水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疏川导滞”的排洪策略,采用疏导方法引流入海。《孟子?离娄》载“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大禹治水并不是通过设置障碍“征服自然”,而是因势利导“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精神。

4、民族团结,九州一家的和谐精神

大禹作为古代羌族部落首领,在带领人民治理水患的艰苦历程中,以民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推动了民族团结的进程,他认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他治水的足迹遍及中华各地,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在不同民族间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改善民众的生活面貌,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增进了华夏各族民众间的信任和团结,促成了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基础。

5、严肃法纪,秉公执法的法治精神

大禹通过科学的方法治水成功,并在治水中表现出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受民众爱戴和拥护,于是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禹,奉其为禹王统领各部落。大禹治理政事不倚仗权势,而是法治和德治兼顾,十分重视法治的地位,因此大禹“为纲纪作禹刑”。大禹认为美酒虽好,但是既浪费粮食,“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于是颁布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禁酒令成文法《酒诰》,要求酒只有在祭祀才可以喝,饮酒时要注意道德约束不能喝醉,减少酗酒,爱护粮食,对于违反禁令人的将处以极刑。

二、大禹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将大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并存的工程,需要对大禹文化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挖掘、总结、凝练、整合、利用,并且需要结合时代特点以及各高校学生情况决定。

1、发挥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作用,推进大禹文化融入“课程思政”

发挥大禹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关键在于理论教化,而课堂教学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通过每一门课程中融入“大禹文化”的德育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让大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大禹文化的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

2、发挥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熏陶作用,推进大禹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带有独特办学特色及深厚底蕴的文化形态,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场域和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陶冶情操、道德养成、价值引领上具有隐性教育作用。

3、发挥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锻炼作用,推进大禹文化融入“社会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以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锻炼。在实践中做奉献、长才干、受教育,更深入的了解国情和民情,促进由价值认知到价值认同的转化,进而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发挥第四课堂网络空间渗透作用,推进大禹文化融入“网络阵地”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以互聯网为媒介的宣传平台已成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网络空间以其及时性、丰富性、新颖性等特征吸引了众多人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技术出现以后,使用网络获取新资讯、新知识,进行学习交流,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新常态。当今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一代,网络空间深受大学生喜爱,但是网络中依然充斥着一些低俗错误的信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结束语

新时代学习大禹文化、宣传大禹文化,将大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丰富教学方式能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乐是增进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冯广宏.嵌入民心的大禹精神[J].文史杂志,2015(1):4-9;

[2] 汤夺先,张莉曼. “大禹治水”文化内涵的人类学解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0-13;

[3]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4] 朱志明,魏宝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2):40-43.

作者简介:

章陈洁宇(1998.9—),汉族,浙江绍兴人,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