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磁共振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2020-09-17 11:54苗秀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检查法骨质腰椎

苗秀敏

(沛县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600)

骨质疏松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密度、骨质量下降,从而引起骨微结构破坏已,增加骨脆性,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骨病。临床上,将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但是无论何种类型均能增加胸腰椎隐匿性骨折发生率[1]。隐匿性骨折通常指是指骨小梁骨折,即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可伴骨髓出血、水肿,无骨皮质中断[2]。但由于传统诊断技术如CT的局限性,且骨折线不易显示很难被发现的,因此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隐匿性骨折极易被放射科医师或临床医师忽略,从而做出错误的诊断,延误了病情。加之此病的表现往往为胸痛或者腰痛,难以引起患者重视,最终造成病情恶化[3]。核磁共振检查属于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能清晰的显示病灶部位、病灶严重程度,准确的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能为临床方案的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28例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核磁共振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28例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 55~78岁,平均年龄(69.45±8.46)岁。所有研究对象皆满足实验标准。

1.2 方法

先对纳入患者进行CT检查,具体操作如下:(1)CT检查。检查前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诱因、临床表现、危害性等,告知患者CT检查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2)检查方式:加强患者疑似病灶或骨折椎体检查,并结合患者情况设置相关参数:扫描时间16s,层厚0.6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3)数据处理。将获得的数据传输、导入系统中,从矢状面、冠状面进行观察。

纳入患者经CT检查后,均于五日内再次行核磁共振检查,以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具体方法如下:(1)检查设备:采用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对患者就检查,且将获得的数据传输到专业软件中,完成图像的后处理。同时,实现图像三维重建,对患者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进行测量,将获得的数据与图像由医院两名影像医生诊断,对于结果一致视为最终结果;对于存在争议者,则由医院第三名医生借助,结果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1.3 观察指标

(1)核磁共振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总准确性=总检出数/总患者数[4];

(2)患者生活质量分数。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评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和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比较

本组病例受伤椎体分别为:胸椎16例,经CT检查法检查出10例,经核磁共振检查出16例;腰椎12例,经CT检查法检查出10例,经核磁共振检查出12例。CT检查法的准确率为71.72%,核磁共振检出准确率为100.00%,核磁共振检出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和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比较[n(%)]

2.2 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患者由于得到了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治疗前 68.45±2.53 67.17±8.31 70.26±7.03 68.43±7.94治疗后 80.21±4.03 77.46±7.03 79.23±6.12 75.18±6.98 t 3.587 6.043 5.896 9.176 P 0.036 0.014 0.026 0.008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表现为骨骼中骨组织减少和结构的退化,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许多其他疾病的产生,比如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其致伤因素复杂,最常见的是摔倒和滑倒,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中十分常见。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不但会引起患者疼痛,还有可能影响患者体态,进而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6]。不仅如此,对于确诊的骨折患者常伴有神经受损及其他脏器损伤,增加临床诊疗难度。如果无法准确、及时诊断出患者的情况,延误治疗,不但会加重病情,而且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并不容易,主要是由于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患者误诊率、漏诊率较高。病因不同脊柱骨折的临床症状往往具有相似性,难以简单进行区分。而且,患者往往只能描述出胸痛和腰痛,难以具体、准确表达其症状。因此,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十分重要的环节。

CT是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常用的诊断方法,能清晰的显示骨折线、骨折部位,确定骨折部位是否存在碎片及数量。同时,CT检查亦可清晰的显示骨折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但漏诊的情况依然不可避免,CT并不能完全检测出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核磁共振检查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属于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用于韧带、骨折、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同时,借助核磁共振能多方位对患者进行扫描,清晰的显示骨髂外形态、骨小梁及软组织情况,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准确性高等优点,能显示骨折部位细小的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国内学者研究表明:核磁共振用于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中能完整的显示腰椎、胸椎等软组织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因此,本研究中,先后使用CT和核磁共振对于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本组病例受伤椎体分别为:胸椎16例,经CT检查法检查出10例,经核磁共振检查出16例;腰椎12例,经CT检查法检查出10例,经核磁共振检查出12例。CT检查法的准确率为71.72%,核磁共振检出准确率为100.00%,核磁共振检出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因为及时准确得到了确诊结果并进行有效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得到了提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通过核磁共振法可以更为及时、准确诊断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为医生的后续治疗和护理争取时间,进而提高患者预后,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是一种能清晰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的检查方法,如果患者临床体征和临床症状明显,CT检查呈阴性,但是患者尚不能确诊时给予核磁共振检查能提高患者确诊率。

猜你喜欢
检查法骨质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5种同名异型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