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河”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探讨

2020-09-17 08:27肖培青王玲玲杨吉山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沙黄河流域水土保持

肖培青,焦 鹏,王玲玲,杨吉山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3)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黄河流域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抬升、河势游荡摆动、二级悬河发育的根本原因。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治理黄河的“牛鼻子”。黄河水沙关系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而水土保持则是影响黄河水沙关系调节的重要因素,是减少入黄泥沙、改善黄河水沙关系的治本之策。

近期,一些学者就“幸福河”的概念、内涵、判断准则及指标体系等开展了系列探讨[1-2],已有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研究多围绕水土流失治理[3-4]、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5]、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6]等方面展开,针对“幸福河”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研究较少。为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目标,流域水土保持建设既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又要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急需探讨新时期目标任务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完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1 “幸福河”的水土保持目标

新时期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确立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3]。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幸福河”的水土保持目标在控制水土流失和维持基本水土保持功能的基础上,必须满足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要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就必须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以水资源为刚性约束,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因此,黄河流域的“幸福河”水土保持目标主要有:①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水土流失治理,构建水土保持减洪减沙体系,调控水沙关系,减少下游粗泥沙淤积,保障黄河长久安澜;②以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兼顾经济社会与水土保持需求,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进行布局,促进人水和谐;③减少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实现生态系统改善,提升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④改善人居环境,探索多种绿色发展模式,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 “幸福河”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基本原则

基于黄河流域的“幸福河”水土保持目标,水土保持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能够反映“幸福河”水土保持目标的各方面要求。“幸福河”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应体现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坦化洪水过程的防洪减灾作用;体现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体现水土保持措施提质增效对生态功能、生态环境的提升改善作用;体现水土保持对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

(2)指标含义科学,具有代表性和简要性,指标之间相互独立。指标具备严谨、清晰、科学的概念和内涵,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某方面情况;指标具有典型性,既能够充分代表某方面特征又不出现信息遗漏和错误,且不过于烦琐;指标之间尽量避免相关或嵌套关系,排除相容性。

(3)指标应具备层次性和系统性。指标体系构建具有层次性,自上而下形成整体的、不可分割的评价体系,各层次之间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且每层指标都有与之对应的下层指标;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不仅能反映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功能的特征和状态,还可反映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4)指标可量化且易于获取。指标能够以数据形式量化表达,可通过现有监测、统计数据或者监测手段直接或间接获取,数据获取和计算简单可行。

以上原则是“幸福河”水土保持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科学反映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且易于考核评价的基础。

2.2 指标体系结构

“幸福河”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可采用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级体系(见表1)。目标层为“幸福河”水土保持指数,从整体上反映了“幸福河”水土保持的综合作用;准则层分为水土保持水沙调控、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布局适宜性、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绿色发展等4个方面, 分别反映了“幸福河”水土保持在

表1 “幸福河”水土保持指标体系

上述4种水土保持功能方面的作用;指标层即各项水土保持功能的要素、成分等。具体评价指标如下:

(1)水土保持水沙调控指标。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洪减沙体系的水沙调控作用出发,从减少洪水流量、拦蓄径流,减少土壤侵蚀量、拦蓄泥沙,改善水沙关系,坦化洪水过程等方面选取指标,如减少洪水流量、拦蓄径流量、减少土壤侵蚀量、减少风沙量、拦蓄泥沙量、来沙系数、平均含沙量、最大含沙量、洪峰消减量等指标。

(2)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布局适宜性指标。从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与布局入手,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因地制宜选取适宜的林、草种类及不同措施的搭配模式,结合区域自然和经济社会状况,合理布局水土保持措施,在统筹考虑水土保持生态需水与生产生活需水的关系基础上选取指标,如水土保持生态需水量、水土保持措施净耗水量占比等指标。

(3)水土保持生态效益指标。随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降低了水土流失强度,另一方面林草、封禁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具有改良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功能[6],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从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出发,同时考虑新时代水土保持措施提质增效的要求,可选取水土保持率、水土流失强度降低率、水土保持达标率、新增水土保持措施量、原水土保持措施保持率、水土保持措施管护率、土壤养分保持量、二氧化碳固定量、有害气体吸收量等指标。

(4)水土保持绿色发展指标。从改善人居环境和绿色发展出发,一方面水土保持能够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能够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相结合,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促进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可选取林草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水土保持绿色GDP占比等指标。

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幸福河”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可采用分级指标评分法,逐级加权,综合评分,计算“幸福河”的水土保持指数。指标的权重、赋分等可通过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来确定。可使用德尔菲法等对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分,指标权重的确定常使用层次分析法,具体步骤为:①构建“幸福河”水土保持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②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判断矩阵;③计算层次单排序权重;④计算总排序权重;⑤对指标权重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权重系数是否符合逻辑。

黄河流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参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分区结果,根据地貌类型和水土保持功能差异,仅西北黄土高原就划分为15个水土保持三级区,且不同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因此在对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分时,需要依据不同区域情况分别进行赋值,不应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评价。

4 结 论

“幸福河”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黄河保护、治理和开发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新期许,其内涵丰富,涉及甚广。在“幸福河”的水土保持指标体系构建中,不仅应考虑水土保持功能的多样性,还必须注意不同地区间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差异,并满足流域、省区、地市等多尺度评价需求,能够反映水土保持措施提质增效、水利行业强监管等最新的相关政策要求。

在此主要对“幸福河”的水土保持目标、指标体系的结构与评价方法等展开了初步探讨,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各项水土保持功能,初步满足“幸福河”的水土保持工作评价需求。但是,上述水土保持指标体系在水土保持功能的全面性、不同尺度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及政策执行指标等方面仍存在欠缺,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方面仅列举了层次分析法,尚未对其他方法及其适用性进行评价与讨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仍存在优化空间。

猜你喜欢
水沙黄河流域水土保持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渤海湾连片开发对湾内水沙通量的影响研究
生态空心块体水沙动力效应研究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大型水利枢纽下游水沙变异特征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