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0-09-21 09:53黄明德杨明峰吴华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二聚体活动度阳性率

黄明德,杨明峰,吴华军

[嘉兴学院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 1.检验科,2.风湿科,浙江 嘉兴 314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及侵蚀性的多关节炎,严重者可致关节致畸形及功能丧失[1]。故对RA 患者及时进行病情评估和监测对RA 的治疗、疾病进展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作用。RA 的诊断除靠临床表现和X 射线检查外,血液标志物检测也是其重要手段。机体维生素D 的主要循环形式为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中的25-(OH)D 浓度可以作为人体维生素D 含量的最佳指标,不仅参与钙、磷、骨代谢,而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RA 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2-3]。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25-(OH)D 与RA 临床检验指标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RA 提供更合理的诊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确诊为RA 患者456 例为RA 组,所有RA患者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防治联盟(EULAR)修订的RA 诊断标准[4]。其中,男性112 例,女性344 例;年龄为21 ~67 岁,平均(54.0±9.9)岁。排除标准: 既往有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身体发育异常或畸形者,口服或其他途径补充维生素D 者,有可引起25-羟基维生素D3异常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旁腺亢进或减退。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70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9 例,女性201 例;年龄22 ~69 岁,平均(52.1±10.9)岁。两组性别构成比、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试剂与仪器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D-二聚体采用STAGO 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测定;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CPA)抗体采用雅培i-2000 及配套试剂测定;Ca2+、类风湿性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和25-(OH)D 由 罗氏Cobas 8000 及Cobas 6000 仪及配套试剂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全自动血沉仪及配套试剂测定。以上操作均严格按仪器标准作业程序(SOP)文件进行。

1.2.2 分组标准按照血清25-(OH)D 水平将RA组患者分为3 组: 正常组(25-(OH)D: ≥30 ng/ml)280 例、不足组(25-(OH)D20 ~<30 ng/ml)124 例和缺乏组52 例(25-(OH)D<20 ng/ml)[5]。收集并记录所有RA 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肿胀关节计数(SJC)、压痛关节数(TJC)、疾病活动度及X 射线摄片等资料。

1.2.3 RA 疾病活动评估①SJC28: 检查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及膝关节共计28 个关节,得出肿胀与否的关节数;②TJC28: 检查上述28 个关节压痛与否的关节数;③通过TJC28、SJC28 和ESR 计 算28 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以DAS28 作为评价疾病的活动度。将RA 患者按DAS28 ≥2.6 和<2.6 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计算DAS28 ≥2.6 分的百分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25-(OH)D 水平比较

RA 组与对照组25-(OH)D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RA 患者中25-(OH)D水平正常组52 例,占11.4%,不足组124 例,占27.2%,缺乏组280 例,占61.4%;对照者中25-(OH)D 水平正常组67 例,占24.8%,不足组118 例,占43.7%,缺乏组85 例,占31.5%。

2.2 3 组不同25-(OH)D 水平的RA 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3 组性别构成比、ACPA 阳性率、DAS28 ≥2.6分的百分率、25-(OH)D、D-二聚体、Ca2+、ESR、SJC28 及TJC28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25-(OH)D 水平比较 (ng/ml,±s)

表1 两组25-(OH)D 水平比较 (ng/ml,±s)

注: †与同组男性比较,P<0.05

组别 n 男性 女性RA 组 456 14.55±8.21 12.38±5.68†对照组 270 23.52±8.56 21.37±7.12†t 值 5.348 10.672 P 值 0.000 0.000

2.3 25-(OH)D 与RA 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将456 例RA 患者作为整体,以25-(OH)D 为应变量,以年龄、BMI、血Ca2+、ESR、D-二聚体、ACPA阳性率、RF 阳性率、SJC28、TJC28 和DAS28 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 患者25-(OH)D 水平与ESR、D-二聚体、ACPA 阳性率、SJC28、TJC28 和DAS28 评分呈负相关(r=-0.323、-0.217、-0.436、-0.285、-0.312 和-0.378,P=0.002、0.023、0.000、0.008、0.002和0.001),与Ca2+呈正相关(r=0.407,P=0.000),而与年龄、BMI、RF 阳性率无关(r=-0.182、-0.155 和-0.175,P=0.067、0.162 和0.083)。

表2 3 组不同25-(OH)D 水平的RA 患者一般及临床资料比较

3 讨论

目前诊断RA 仍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已有许多研究发现RA 普遍存在维生素D 缺乏现象。

在RA 的发病过程中,以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 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起关键作用。维生素D 是抑制胸腺基质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最主要的因子,进而抑制免疫反应,还可以通过促进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的分化,调节巨噬细胞的反应,防止其释放炎症细胞因子[6]。维生素D 还可以抑制T/B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减少免疫球蛋白分泌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同时促进Th2 和Treg 细胞增殖,抑制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7、γ 干扰素等合成,促进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 等分泌,从而缓解RA 的发展[7]。有研究显示,给RA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口服维生素D 可以增加患者的血钙水平,改善RA 患者的功能障碍[8]。RAJAEE 等[9]研究发现,初诊的RA 患者维生素D 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EE 等[10]的研究也显示RA 患者血清维生素D 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然而也有报道认为25-(OH)D 水平与DAS28 无关[11]。

在我国RA 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 ∶3[12],与本研究收集的患者临床资料的男女比例基本相符,且女性患者的25-(OH)D 水平较男性患者更低。本研究亦显示,RA 患者维生素D 水平低于对照组,456 例RA 患者仅有52 例正常,占11.4%。研究还发现,正常水平的维生素D 在对照组中的比例也偏低,仅占24.7%。这可能与人们维生素D 摄入不足、缺少日晒、肤色等有关。本研究发现,不同25-(OH)D 水平的RA 患者SJC28、TJC28、ESR 及DAS28 有差异,25-(OH)D 缺乏组SJC28 及TJC28 高于25-(OH)D 不足组及正常组。即随着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加重,血清25-(OH)D 水平降低,说明25-(OH)D 水平与RA 疾病活动度的严重程度相关。本结果还显示,25-(OH)D 水平与ESR、D-二聚体、ACPA 阳性率、SJC28、TJC28 和DAS28 呈负相关,与Ca2+呈正相关,而与年龄、BMI、RF 阳性率无关。提示25-(OH)D 水平可能是RA 疾病活动度相关的危险因素。

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RA 患者关节腔内可有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其关节局部损伤可导致凝血酶原活化及全身凝血-纤溶系统激活,最终导致纤维凝块的形成,从而引起D-二聚体升高。研究发现,RA 患者中存在血浆D-DIMER 水平升高的现象[13-14]。本研究发现,RA 患者D-二聚体浓度随着25-(OH)D 水平降低而逐渐增高,提示D-二聚体在一定程度反映RA 疾病的活动度。

综上所述,RA 患者25-(OH)D 水平较健康者低,且随着25-(OH)D水平降低,RA患者的SJC28、TJC28及DAS28 活动百分率逐渐升高,25-(OH)D 水平与ACPA 阳性率、D 二聚体、Ca2+、ESR、SJC28、TJC28及DAS28 有关。提示25-(OH)D 可能在RA 疾病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RA 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二聚体活动度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