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设计中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探讨

2020-09-21 08:38张慧秦通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方法

张慧 秦通

摘   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为市政道路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市政道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车辆荷载影响必然会给其长久使用和安全稳固性等造成一定损坏,使得市政道路质量问题逐渐凸显。道路项目工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就是软土路基问题,为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将沉降以及变形等现象的发生有效避免,就应在软土路基处理方面加强研究力度,基于软土路基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保障市政道路长久使用和稳定运行。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  软土路基处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6(c)-0007-02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也使得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市政道路设施是城市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保障着城市交通的有序运行。市政道路修建过程中,重要的基础就是道路路基建设,在修建路基时一旦处理方式不得当,就会在道路长久使用过程中出现软化以及坍塌和沉陷等不良现象,难以对道路正常使用给予良好支撑作用,使得地面塌陷以及断裂等问题随之产生,不利于道路安全使用的保障。基于此,为确保因路基修建处理不当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现象给予有效避免,就应科学合理的处理道路路基。本文就市政道路中软土路基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相应切實可行的处理方式,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可参考意见。

1  市政道路设计中软土路基问题

1.1 缺乏足够的承载力

现阶段一些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存在的显著缺陷问题就在于承载力方面,其不能够对道路工程项目上部结构重量进行良好的承载,因而道路工程项目失稳现象极易发生,难以保障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和长久使用[1]。基于此就需要从这方面加强处理力度,为道路施工项目建设的可靠性给予保障。

1.2 较高的含水量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来说,在软土路基结构中的土壤具备较高含水量的情况下,一旦受到相关压迫影响,排水问题就十分容易发生,此时所产生的排水问题会对道路工程项目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对道路项目建设质量和后期使用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1.3 较大的孔隙率

道路工程项目中,软土路基不理想应用效果表现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就在于软土路基内部较大孔隙率方面,受这一因素影响就会使得软土路基土壤结构具备较高的可压缩性,进而通过相应外力作用影响,软土路基被压缩问题就会逐渐产生,形变现象由此引发,对软土路基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2  市政道路设计中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2.1 抽取软土路基土壤水分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时往往会涉及较多内容,道路修建时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地基中土壤问题。在土壤从远方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情况下就会消耗大量的资金,也应对工程进程造成不良影响,而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如果遇到土质较好的软土路基,就可以对这些土壤加以利用,确保资源有效节约。如道路修建时,如果有大量水分含在土壤中,因而使得土壤使用受到影响时,就可以排出土壤中的水分,进而增大软土路基土壤密度,确保土壤中含有的水分逐渐减少,之后借助回填法的应用,在其中掺杂透水性较好的土壤,这一处理方式不仅使得软土路基中土壤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同时在排出土壤中水分的情况下,也将道路毁坏现象避免[2]。

2.2 改变软土路基土壤

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可以将建筑用水泥等添加在软土路基中,借此将软土路基特性进行改变。在道路工程项目中之所以不能使用软土路基的原因主要在于具备较软且疏松性质的土质,其不能对道路所需荷载进行良好承担,在将其当作路基进行使用的情况下,道路断裂现象就会发生。因水分存在于软土路基土壤中,在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就可以对这一特性加以利用,将水泥参杂在软土路基中,融合水泥和软土路基土壤,进而确保软土路基特征得以改变[3]。在路基土壤还有较少水分的情况下,加之路基具备较薄的软土层,难以对较多水泥使用时,此时就可以对排水性较好的沙土加以利用,在软土层上进行覆盖,确保相应的疏通管道得以形成,排出软薄软土层水分,确保软土层下土壤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3 强夯处理法

市政道路项目处理软土路基时,较为常见的一项处理方式就是强夯处理法,此种方式主要是对起重机设备加以运用,确保重锤吊起高度达到合理且相应要求,之后将其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向下方落下,确保对软土路基击打加固目的得以良好实现。此种操作方式并不需要繁杂的流程,并且处理效果也十分显著,能够保障路基的有效加固处理,促使软土路基有效处理的同时,保障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效果和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2.4 加筋处理技术

在处理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过程中,通过对加筋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砂垫层以及土工格棚得以有机结合,进而为软土路基对道路荷载的均匀承担给予良好保障,从强度角度来说,软路路基和合体层并不是相同的,基于柔性基础上,对软土路基固结排水面加强建设力度,加之处理方式的科学化才能为市政道路路面的平整性给予良好保障,促使市政道路稳定性得以有效提升[4]。基于道路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给予良好保障,能够确保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承载力得以不断强化。

2.5 土壤中的建桥法

在道路工程项目进行具体建设的过程中,软土层较厚部分是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针对土壤中水分无法排出且其他土壤也难以填充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建桥法加以积极运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今社会中针对普通桥梁的建造也不再具备较大的难度。对于软土路基处理来说,桥梁建造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其不仅对流通的水源起到良好的阻断作用,同时在选择土壤填充处理方式时会有大量资金消耗现象,因这些因素影响,往往会对搭建桥梁作为道路的方式加以选择。修建道路时,因某些原因难以将软土中水分排出且其他土壤填充也不能起到良好效果的情况下,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就可以选择建桥法应用,为道路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5]。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此种处理方式的过程中相应的一些限制条件也同样存在,即不能对较厚软土层加以选择来修建桥梁,一旦对较厚软土层应用,就不能对桥梁稳定性给予保障,也会使得投入使用后的道路难以对压力进行良好的承载。

3  结语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尤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具体项目建设开展时的重难点内容就在于软土路基处理方面。在处理软土路基的过程中,应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分析道路软土路基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围绕具体情况对处理方式科学合理的选择,之后严格控制工程建设各环节,如此才能为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稳定性的提升提供促进作用,为道路长久使用给予保障。

参考文献

[1] 于积鑫.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20,27(2):118-119.

[2] 陶安芬.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180-181.

[3] 刘晖.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1):73.

[4] 杨新云.分析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7(17):187-188.

[5] 钟云高.浅议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7(23):261-262.

猜你喜欢
方法
中医特有的急救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化学反应多变幻 “虚拟”方法帮大忙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