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情节的命题类型及答题指导

2020-09-22 00:56樊凯
神州·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鸟笼人物形象答题

樊凯

一、情节概括题型

[常见题型]

(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或梳理小说的脉络。

(二)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三)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四)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答题格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常见题型]

(一)一句话概括情节式

答案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一般形式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

如:(2009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参考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二)分点概括情节式

如:(2010广东,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①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

②丈夫撒谎掩饰。

③妻子替丈夫圆谎。

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

(解析:仔细梳理整个事件,便可发现整个事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这里不好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情节,就可采用针对每个阶段进行概括的方式,认真组织语言,答案即出)

二、情节作用题型

[常见题型]

(一)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

(二)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三)小说写某某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思路点拨]

(一)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考虑: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二)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考虑: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线索,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

(三)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

(四)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五)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答题格式]作用点+体现点。

“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答题示例]

2011年高考安徽卷小说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沖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三、情节技巧(手法)题型

(一)情节叙述手法(人称):

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情节叙事方式:

顺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补叙:对上文的内容作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平叙: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

例题:2018全国卷1文学类文本阅读《赵一曼女士》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三)情节结构手法、情节结构安排(情节运行方式)

设置悬念:悬念迭出,情节跌宕,引人入胜。如《祝福》倒叙,设置悬念。

抑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使情节跌宕起伏,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如《一条走失的狗》

伏笔与照应: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更严谨,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

对比:情节上:突出矛盾,使情节波澜起伏,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人物上:突出人物心理和性格,揭示主题。

摇摆,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铺垫照应: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突转,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说明情节发生突转,“情理之中”说明前文有伏笔、铺垫、照应。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麦琪的礼物》《项链》

★情节构思手法:巧合法  误会法  反转法

猜你喜欢
鸟笼人物形象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鸟笼逻辑
鸟笼
古董鸟笼:欣赏收藏两相宜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