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
——玉带(蹀躞带)

2020-09-23 07:46
中国宝玉石 2020年4期
关键词:半圆形玉带装饰

蹀躞带是一种缀以垂饰的革带,带上钉有若干枚带銙,銙上备有小环,环上套挂若干小带,以便悬挂各种日常用具。蹀躞带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胡服,便于乘骑,后传入中原,是用来佩带刀剑、算囊、刀砾等日常用品,流行于北周至唐初。玉带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由蹀躞带发展而来。

玉带,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而革带上起装饰作用的玉饰片,称为“玉带銙”。一条完整的革带应由鞓,銙、铊尾和带扣四部分组成。镶在带两端一侧为半圆形带板叫“铊尾”,带扣和铊尾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皮带扣和皮带尾部的装饰,鞓是指皮质的腰带,带銙也称为带板,镶缀在鞓上,形状有方形、半圆形等等,有的带銙上还有孔或者附环(如蹀躞带),用来悬挂物品。銙的最初用途是受环以悬物,后来才逐渐演变为装饰品。

唐代革带上的带銙质地繁多,有玉、犀、金、银等。此外,唐代还开创了按官级的高低佩带不同形式的玉带銙的制度,使得玉器具有了“等贵贱”的作用,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是首创。1970 年10 月,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了10 副保存完整的唐代玉带銙,这是唐代玉带銙数量最多、最完整、最集中的一次重大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唐代玉带銙考古的认识,为研究唐代革带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玉带作为隋唐以后帝王及文武官员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金、银、犀、角、铁、木质地的带板一起,形成区分职官等级高低、官员身份尊卑的标志。

唐代品官用銙制度

《新唐书·车服志》记述:其后(指高宗显庆元年),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

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鍮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銙七。也就是说,在唐代以銙的多少、材质等,来区分官员品级的高低。

唐代至元代,皇帝及文武官员服装使用玉带的情况一直延续,玉带为皇帝、亲王和高级官员所佩用,每个朝代对玉带都有规定,在玉带的型制和数量组合上规定不够详细,也未能统一,因而不甚规范。

明代时,玉带的使用达到鼎盛,用带的规制更加规范,传世及出土的数量较多。刘若愚的《明宫史》中记载:“一品玉,二品犀,三品、四品金,五品银(金及)花,六品、七品银,八品、九品乌角。”不难看出,在众多质地的带板中,玉带的规格始终最高。

狮蛮纹带銙、铊尾 元

玉透雕龙纹带板 明

玉带板 元

龙纹玉带 明

猜你喜欢
半圆形玉带装饰
家乡的玉带
鲤鱼旗装饰坠
形状校园
“贵州木纹石”装饰之美——以几座建筑装饰为例
阜宁“玉带大糕”有故事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圆面积公式流体演示器
典型课例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
暮景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