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频率的高位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2020-09-23 08:58
关键词:汤剂肾脏病结肠

胡 溪

(武汉市中医医院肾内科,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发病率不断升高,进一步所导致的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民众的生活由此受到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在成人中高达10.8%[1],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因此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方法缺乏。我们采用高位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3~5期慢性肾脏病,可以改善肾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住院慢性肾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2012年K/DIGO指南[2]中3~5期,未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②年龄在18~70岁。

1.3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痔疮、肛裂及肠道疾病患者②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患者;③不能配合患者。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饮食为低盐低脂限量优质蛋白饮食;并给予降压、降糖、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两组在基础治疗上均给予我院自制中药汤剂行结肠透析治疗,自制汤剂组方为:生大黄30 g,白马骨30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槐花20 g,丹参30 g,煎制成200 ml汤剂,加温至37℃左右。使用结肠透析机(IMS-100A型[京药监械(准)字号2011第2260059号])先将纯净水注入结肠内清洗后排出;再将37℃结肠透析液注入结肠,每次约1000 ml左右,在体内保持10分钟左右排出,若患者不耐受可缩短保留时间;最后将37~39℃的200 ml中药汤剂通过一次性肛门软管注入结肠,保留0.5~2 h,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做调整。①组患者结肠透析频率为隔日一次,②组患者为每周2次;治疗疗程为4周。

1.5 疗效指标

症状指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的症状分级,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其主要症状包括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纳差、水肿、大便干结等,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度,记0、1、2、3分。实验室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A、B组患者症状积分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的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B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腰膝酸软 倦怠乏力 食少纳呆 大便干结A组 治疗前 2.72±0.40 2.96±0.57 2.35±0.47 2.34±0.59隔日一次 治疗后 0.89±0.26△※ 0.98±0.27△※ 0.86±0.26△※ 0.87±0.23△※B组 治疗前 2.68±0.37 2.87±0.51 2.28±0.52 2.19±0.46每周2次 治疗后 1.32±0.39△ 1.41±0.29△ 1.29±0.44△ 1.43±0.48△

2.2 A、B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的比较(见表2)

表2 A、B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的比较(±s)

表2 A、B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的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B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cr(umol/L) BUN(mmol/L) UA(mmol/L)A组 治疗前 415.72±160.34 22.79±7.82 478.34±50.78隔日一次 治疗后 336.47±127.31△※ 15.73±6.16△※ 336.29±39.86△※B组 治疗前 401.56±139.37 19.16±6.45 481.25±52.61每周2次 治疗后 389.26±94.89△ 17.58±5.18△ 421.34±37.58△

3 结 论

结肠透析由保留灌肠演变而来,最早出现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提出“猪胆汁导法”和“蜜煎导法”,当时存在许多缺点,随后人们在技术上不断改进,现代人利用腹膜透析的原理,使用中药灌入结肠内,通过人体自身肠壁为透析膜,建立起浓度和渗透压梯度,再用弥散和渗透的原理,将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转运至透析液中,多次循环,排除毒素,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

结肠透析的频次尚未统一,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有每天1次、隔日1次或1周3次[5],但随着次数的增多,患者耐受程度越差,出现肠道出血、痉挛等并发症可能性越大,所以选择怎样的透析频率值得探讨。本研究根据患者的耐受力、依从性、经济能力等条件,频率分为隔日一次和每周2次,研究结果如下:A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优于B组,特别是纳差、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明显;肾功能方面Scr、BUN、UA值A组也是优于B组,说明频率为隔日1次的结肠透析相较1周2次的效果佳,并且从耐受力、依从性等方面尚可。本研究病例数少,需要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来进行更多频次及数量的研究分析。

猜你喜欢
汤剂肾脏病结肠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服用汤剂有讲究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甲状旁腺素在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临床肾脏病杂志》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