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调查与干预研究

2020-09-23 08:58
关键词:心态护士护理人员

张 波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工作任务量大且较为复杂,存在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如果无法有效地疏导并调节自身的情绪,很容易在平时的工作中出现差错,甚至还有可能会对工作产生抵触、厌烦等心理,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那么护理人员应如何维持健康的心理呢?本文主要从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健康指导进行探究,具体实施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三甲医院于2019年6月~2019年12月间在院工作的76名护士纳入课题研究,依据数字信封双盲的原则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38人)和实验组(38人)。研究对象均为低年资青年女性护理人员,年龄范围22~33岁,平均年龄(29.78±2.35)岁;工作年限1~8岁,平均工作年限(4.58±0.75)年。两组人员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38名护理人员只进行常规心理疏导宣教,实验组的38名护理人员针对实施针对性心理健康指导,具体在四个方面分析了维持护理人员健康心理的方法,希望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帮助。

1.2.1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心理健康指的是在身体方面、智能方面以及情感方面和其他人的心理健康不发生矛盾的情况下,把自身的心境发展为最好的状态,不论是在职业还是在工作中,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生活效率高。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工作的环境较为特殊,每天面对的不是浑身充满了朝气的孩子,而是那些与疾病进行战斗的患者,这样并非每个人都处于愉快的工作环境中,面对同一个事物如果看问题的角度变了,那么事情的好坏也会随之改变。只有护理人员养成了良好的性格,才能体现护理工作价值。

1.2.2 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心态稳定

对于心理健康来说,人际关系同样很重要,它是确保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在医护关系方面来看,护理工作就像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扣,上一步的护理工作会直接影响之后的护理工作。同事之间也避免不了摩擦的情况,只要同事之间不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也可以保证同事之间的关系和谐。

1.2.3 适应工作环境,保持昂扬的斗志

个体为了生存都需要适应环境,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需要有时也需要更换科室,科室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意味着护理人员需要勇于挑战,积极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更好地融入新环境。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是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健康指导后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健康行为发生改变的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PP 21.0分析计数资料(x2)和计量资料(t),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护士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心态和生活方式均发了显著的变化,实验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士对心理干扰因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好的掌握了自我调节的方法。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接受心理健康指导和行为改变情况[n(%)]

3 结 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只有保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情绪以及乐观稳定的心态,才能够确保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避免失误,提升护理的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充分考虑上述维持健康心理的方法,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养成良好的性格,处理好护患关系、护护关系以及医护关系,保持稳定的心态,使用新的知识理论不断丰富护理学的内容,同时善于自我调整,维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将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质量给患者,进而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模式,不仅使得护士的心理健康改善效果显著,而且更有利于日后护理服务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管理意义。

猜你喜欢
心态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