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鲇高原鳅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

2020-09-24 07:59另世权何兴恒吴毅谭刚陈凡刚韩飞宇
水产养殖 2020年9期
关键词:雄鱼亲鱼鱼苗

另世权,何兴恒,吴毅,谭刚,陈凡刚,韩飞宇

(四川律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隶属于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是能够适应于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环境,为鳅科中个体较大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甘肃、青海的黄河干支流及附属湖泊。似鲇高原鳅以小型鱼类为食,其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生境变化、分布的局限性及生长缓慢等原因,造成其野外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笔者于2015年收集野生似鲇高原鳅经过在外塘驯养和人工培育,于2016年在黑马珍惜鱼类增殖站开展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成功,现将培育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1 亲鱼来源

亲鱼来源于大渡河黑马鱼类增殖站,选择2龄以上的雄鱼,3龄以上的雌鱼,鱼体健壮,无伤病,无畸形的似鲇高原鳅作为亲本。繁殖前3个月将亲本放于室外亲鱼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

2 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池为水泥池,池深为1.0 m,水深为0.5~0.6 m,半径为2.5 m,圆形培育池,池底坡降为3%,进水口管沿着驯养池壁倾斜45°放置,水流速度为0.08~0.12 m/s,鱼池中央安装有圆盘增氧管和排污管。养殖用水为黑马沟山泉水,不含泥沙,水温春季为13.5~16.5℃,夏季为 15.5~19.50℃,pH 值为7.3±0.5,溶解氧为8.7~10.2 mg/L以上。选择雌鱼3龄以上,体质量不低于0.15 kg/尾,雄性2龄以上,体质量不低于0.06 kg/尾的亲鱼进行强化亲鱼培育,放养量为450~550尾/池,投喂蛋白质含量为42%的微颗粒沉底料和全长规格为30~40 mm的饵料鱼,每天投喂 3 次,分别在 8:30、12:00 和19:30。每天定时清除残余饵料和粪便,并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亲鱼性腺发育状况。

3 人工催产与孵化

每年的4—5月是似鲇高原鳅产卵繁殖时期,选择性成熟的雌鱼注射混合催产剂后按雌雄比为1∶2放入玻璃钢鱼池,同一批次催产的鱼按照雌雄分别放入不同鱼池。雌鱼采用两次胸鳍基部注射法,第1次注射催产药物剂量为:400~600 IU/kg HCG+4~6 μg/kg LRH-A2,第 2 次注射量为总量的600~800 IU/kg HCG+6~8 μg/kg LRH-A2;雄鱼减半注射或者不注射。在水温为15.0~16.5℃时,两次注射间隔12 h,第二针注射后效应时间约为24 h,期间要每隔4~5 h检查1次。授精方式采用人工干法授精,授精时将雌鱼腹部水分擦干,用毛巾包裹雌鱼,采用头高尾低的姿势,轻压腹部将卵挤入清洁的白瓷碗中;随即挤出雄鱼精液,先将精液与生理盐水混匀后加入到鱼卵中,并用羽毛搅拌,随后及时地将受精卵均匀地倒入网片上。

孵化方式采用网格片侵入水中,在水温22℃,静水充氧的环境下进行孵化。在平均水温22℃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 d左右开始出膜,出膜体长平均0.85 mm。

4 苗种培育

4.1 出膜暂养阶段

在水温22℃的静水充氧条件下,暂养30 h左右。此阶段幼苗生长的能源来自其自身的卵黄囊,幼苗大部分集中在氧气头处和暂养盆边缘。通过镜检发现其肛门处有胎粪或大部分幼苗平游在暂养盆水面中上层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开口饵料的投喂驯养。当大部分幼苗达到平游阶段的时候,需要及时地投喂开口饵料来补充幼苗生长发育所需的外源能量。采用筛绢网过滤后的熟鸡蛋黄微粒作为开口饵料进行投喂,每隔4 h投喂1次,每次投喂前需要对残余饵料进行清理。此阶段进行开口投喂2 d后就可以结束,转外塘肥水培育。

4.2 外塘肥水培养阶段

外塘肥水应在鱼苗出膜前10 d进行,当鱼苗开始投喂饵料后2~3 d后,就可以进行转外塘肥水培育。转塘前,需要检测水质,并在培育池中生物饵料达到高峰时,及时将鱼苗下塘。下塘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下塘后,观察鱼苗活动情况及水体颜色变化。此阶段幼苗依靠外塘培育池中的生物饵料为食,主要是枝角类和轮虫。

4.3 人工饵料投喂阶段

当鱼苗下塘约20~25 d后,体长平均在1.5 cm左右时候就可以进行人工饵料的转食。此阶段需要分为4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采用在外塘边挂饵料台,饵料台内投放经过盐水消毒后的水蚯蚓,持续时间2周左右;第二阶段,进行转清水池进行流水培育,此时幼苗平均体长达到了2.5~3.0 cm,体型基本和成鱼一致。投入微颗粒沉性饲料S3,每天投喂 3 次,7:00、12:00 和 19:00,于次日早上投喂前清理残余饵料;第三阶段,进行流水培育,此时幼苗平均体长达到了5.5~6.0 cm,饵料投入微颗粒沉性饲料S5,每天投喂2次,早上7点和晚上7点,于次日早上投喂前清理残余饵料;第四阶段,进行流水培育,此时幼苗平均体长达到了7.5~8.0 cm,饵料投入鲟鱼沉性饲料,每天投喂2次,7:00和19:00,于每周早上投喂前清理残余饵料。

5 日常管理和常见的病害防控

5.1 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在筛选雄鱼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挤压其性腺,由于似鲇高原鳅雄鱼的精液量非常少,如果过度挤压查看其性腺会影响受精过程。

二是在采取雄鱼精液后,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短暂保存,并进行该精液的活力检测,合格后用生理盐水与鱼卵进行混合均匀后在进行激活,均匀铺在网片上。

三是在孵化过程中,需要保持水温在22℃左右,温度相差不超过1℃,中途换水所用的水温也需要保持在22℃。

四是在幼苗出膜后,需要保持水温在22℃,开口时间要及时投喂,要避免幼苗过度饥饿造成不可逆点。

5.2 常见的病害防控

5.2.1 车轮虫的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鱼苗在水中盲游,转圈圈,镜检如果发现其鳍条和尾柄上有马蹄形的核型虫在游动,可判断为车轮虫。每1 m3可用0.1~0.3 mg/L的轮净进行泼洒,浸泡30 min,连续用药 3~5 d。

5.2.2 水霉病的防治 在鱼苗转池过程中,易滋生水霉,在鱼体体表可见丝状白色霉菌。用0.2 mg/L的水杨酸进行泼洒,浸泡1 h,换水,连续3~5 d后,再泼洒二氧化氯0.2 mg/L进行泼洒,浸泡1 h,换水,连续3 d。

(收稿日期:2020-05-21)

猜你喜欢
雄鱼亲鱼鱼苗
半滑舌鳎基因编辑快速生长雄鱼通过现场验收
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
斗鱼为什么喜欢争斗
如何提高鱼苗下池后的成活率
金鱼如何辨雌雄
亲鱼优选抓好七关键
野生与养殖褐牙鲆亲鱼营养学分析与繁殖力的研究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冬季巧留亲鱼七要点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