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铠甲造型看影视服装与戏剧服装的设计特点

2020-09-25 05:23
演艺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铠甲服装设计影视

李 瑶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81)

舞台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二者都是融合了导演、表演、美术、音乐、灯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并且都将故事的讲述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官。但由于两种艺术形式上的差异性,导致它们从导演最初的构思到创作过程,乃至最终呈现的形式,以及观众的回馈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戏剧的艺术性有目共睹且依然如故,但由于当今娱乐性影响,戏剧的各类创新似乎正在削弱“戏剧本身的艺术性”。事实上,娱乐性使影视的“知名度和传播度”都远高于戏剧。但是从根本上看,作为“第七艺术”,电影从戏剧艺术下分支而来,被人们称为“装在铁盒子里的戏剧”。可见,戏剧的艺术性和对人类的文化影响都不能被影视替代。

戏剧创作和影视创作的历史题材剧本多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历史真实为蓝本,讲述历史上发生的人和事;另一种是根据历史资料进行人物故事的虚构、改编和创新。

铠甲,也称盔甲、甲胄,是人类在武力冲突中的护身服装。盔与胄是指保护头部的防具; 铠与甲是保护身体的防具。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战甲铠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也有用藤或金属制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铠甲服饰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款型、材质等皆不尽相同。“铠甲形象”作为服装造型中一个重要内容,是舞台戏剧作品与影视作品中极为常见的服装样式之一。在今天戏剧与影视都极大发展的文化背景下,探究和分析各自特点的发展与变异,同时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颇有意义。

1 影视铠甲造型与历史资料的关系

1.1 从遵循历史考证到资料创新

从影视的发展历史看,服装设计、化妆及道具(以下简称:服化道)与布景在电影美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作品内容相符合起到了“拟真”的作用。这是因为影视作品不仅要符合历史真实情况,而且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认知进行建构。在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中,人物服装以独特的视角对时代文化进行演绎,将历史的真实与影视的虚拟相结合,增强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很多情况下,服化道不仅仅决定了影视剧的美学表现,还体现了剧组严谨的制作态度。

铠甲作为历史古装剧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常常出现在各类中外影视作品之中。

1.1.1 以历史真实为蓝本的电影制作

图1 影视作品《大秦帝国之天下》剧照/造型设计:陈同勋 ①

图2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②

图3 《成吉思汗》铠甲实物资料/服装设计:莫小敏(拍摄于镇江服装厂制作留存照)

在以历史真实为蓝本的电影制作中,为了使铠甲造型更加贴合历史人物,设计前通常需要进行严谨的历史考证,通过大量的古籍文本、出土文物、雕塑建筑等,去考究特定历史背景下铠甲造型的款式结构、色彩肌理和纹样图案等。例如,影视作品《大秦帝国之天下》中铠甲造型(图1),结合出土文物兵马俑的造型(图2),将领的铠甲多用皮革制成,胸前和肩膀部分有彩带装饰,甲片呈正方形,甲片之间用牛筋皮条穿插固定,铠甲的下摆形状为倒三角形,便于指挥作战;遵循秦国伦理与法制中以黑为尊的原则,对将领与士兵的铠甲从色彩设计上做了区分。同时根据历史考证,秦国军戎服饰有穿甲不戴胄的说法,大多使用冠。因此相对来讲,影视作品的铠甲还是以还原历史真实为主。

1.1.2 根据历史资料进行设计创新

这种艺术创作的理念基于对人类历史资料的发展性认知,即创作者通过历史题材,借用媒体以影视作品的方式,来表达其需要传递给观者的时代主题,并非历史考实。这类艺术形象的创作也可以不受制于原型,由于现存的历史资料可能是不完整的,在那些历史的断续之处完全可以创新,做相应的加减法,适度的平衡历史的真实性和影视的艺术性,从而丰满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当然这种创作观念应该基于对历史的尊重而非胡编乱造的篡改和戏说。在现代影视的观赏过程中,人们常会看到设计师对铠甲设计的创新。例如,影视剧《成吉思汗》中,著名服装设计师、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莫小敏对于还原特定时期历史人物时,十分注重把握服装的细节,很好地帮助了角色去塑造各阶段需要呈现的状态,完美地诠释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波澜壮阔的一生。其中,《成吉思汗》的铠甲造型设计(图3),对款式的考究、面料的选择、图案的运用等都十分严谨。在笔者对莫小敏进行的专访中,他谈到,在该作品的铠甲设计中,主要选择象征草原民族最为典型的牛皮材料,提取了蒙古民族最为重要的鹰和狼的元素,最为直观和强烈地展现了蒙古民族的铁血豪情。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成吉思汗的头盔由藏族传统师傅用银质打造,并以鎏金装饰,经过数道工艺打造而成。

1.2 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

影视作品是通过数字媒介同观者达成两个时空的对接,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剪辑、特效等手法对场景和距离切换自如,影视作品强烈的现实感需求对服化道的真实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服装在制作阶段的工艺技术都强调还原性,极力地靠近时代真实。过去制作工艺技术相对粗糙,容易被看出漏洞,虽然设计者尽量模仿真实,但由于材料、技术、观念等的不完善,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而随着新型材料的层出不穷、工艺技术的创新变革,特别是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创作者艺术观念的改变,使得现代影视服饰力求探索与创新,服装的制作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模仿,更加注重追求艺术真实。例如,莫小敏的历史古装剧《贞观长歌》的铠甲设计(图4~图5)打破了传统常规,围绕着人物本身去选择更为合适的元素符号,使服装更加贴合人物性格。初唐时期的制作工艺已比较成熟,铠甲和戎服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唐代制甲,还讲究外观华美,往往涂上金漆或绘有各种花纹。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出塞曲》有“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的名句,形象地描绘了众多兵士身着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银山一样烁烁发光的壮观景象。

2 戏剧铠甲造型与戏剧形式的关系

2.1 戏剧形式对人物铠甲造型的限制与特点

舞台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由于时长、场景、观演关系等戏剧程式性,给人物铠甲造型设计制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定性。戏剧门类下的舞剧、歌剧、戏曲和话剧等不同艺术形式,其人物铠甲的造型必然也不同。与影视创作相同的是,在对历史资料的重组和设计时,戏剧服装设计也需要对戏剧所表现的“历史真实有更加准确而独到的认识”。以舞剧为例,舞蹈艺术以演员的动作为主体,由于大量高难度的动作需求,需要将演员的肢体动作需求放在首位。不同于影视服装设计,戏剧服装设计更加追求人物形象的丰满性,既不能完全复原历史,又要达到历史和艺术的真实,戏剧服装设计面临更大的挑战。

例如,舞剧《大梦敦煌》中的铠甲造型(图6),国家一级服装设计韩春启在“模糊的历史形象”中抽离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将艺术审美与戏剧的实用性结合起来,遵循轻便易动的原则,在身体关节部位避免铠甲的遮蔽,甲片也都是采用软牛皮材质,用绳子穿插固定,铠甲轻软合体,减少对动作表现的阻碍;头盔使用轻便的发泡材料,并用颜料绘制金属质感进行肌理做旧,在完美诠释人物形象的基础之上巧妙地满足了舞剧的特性。

而歌剧艺术主要以演员的歌唱为语汇,动作幅度相对较小,相比舞剧舞台的简化空旷,歌剧的舞台设计较为庞大恢弘,因此,歌剧演员的服装设计相对更加丰满繁琐。例如,韩春启在歌剧《霸王别姬》中的铠甲设计(图7~图8),材料的选择性更为广阔、结构层次更为丰富、色彩更为浓郁饱满、质感更为厚重有力,铠甲相应放大夸张地表现角色的特性。西楚霸王的铠甲坚挺、厚重,轮廓鲜明,有金戈铁马的征战韵味,准确地展现了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勇气概;而霸王铠甲的“领围和腰带”部分却是非常宽松的,以便于演员的歌唱和表演,因为演员的演出需要是第一位的。

图4 《贞观长歌》服装设计图/服装设计:莫小敏(莫小敏服装设计手稿拍摄)

图5 《贞观长歌》铠甲实物资料,设计图与图4服装照对应(拍摄于镇江服装厂制作留存照)

图6 舞剧《大梦敦煌》剧照和效果图/服装设计:韩春启任艳艳③

图7 歌剧《霸王别姬》服装设计图 (韩春启服装设计手稿拍摄)

图8 歌剧《霸王别姬》剧照和效果图/服装设计:韩春启 陈晓君

2.2 从模仿真实到艺术真实

相对于影视艺术来讲,戏剧舞台艺术的观众,不但有一定的观演距离,而且还永远处在不同的视角。因此,在特定的舞台环境和舞台灯光等的综合作用下,服装的呈现不但更加注重“艺术真实”,由于是在一个多维度的真实空间呈现,这个“艺术真实”中的意义是“感觉的真实”。由于戏剧艺术的“假定性”特点,服装设计营造的真实是采用一定手法、用“假”的物质去完成的。明确这一点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制作工艺上用“假”的手段打造“真”的感觉,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手法,对于今天弱化艺术创作直接用钱购买的“现代创作”现象,提供了一种反面的参照。笔者认同这种“真”不同于影视铠甲现实性的“真”,而是感觉上戏剧艺术性的“真”。

图9 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斯》剧照/服装设计:Solomon Virsaladze④

艺术真实的要义是传达出物体质感或者色彩“情感反应”。因此,艺术的“真”是基于人们生活的真实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例如,俄罗斯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斯》(图9),演员鲜明的舞蹈语言就可以反映出人物的特性和识别性,观赏者潜意识中对特定罗马勇士形象也有个人内心定位。剧中斯巴达克斯的英雄造型形象极为简化,严格意义上讲,这并非人们熟知的铠甲,为了满足芭蕾舞“开、绷、直、立”四大动作原则,表演者上身镂空皮革,下身三角裤设计,配合充满对抗性和戏剧性的音乐,时而抒情优美,时而雄浑激昂,充满张力。此时“艺术真实”远超“模仿真实”,剧中英雄形象充斥着男性的力量和阳刚之美,使之成为一篇英雄史诗级的杰作。

3 小结与思考

通过对比影视服装与戏剧服装中的铠甲造型特点可以看出,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独立的创作原则。从艺术形式看铠甲造型的差异性,毫无疑问,二者的艺术性都无法被替代。艺术的发展过程历来都是一个分化与融合的循环创新过程,目前,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都已经分化为独立而完善的两个部分,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一定会出现更多二者之间的跨界与融合,例如“戏剧电影化”,将电影化的手法融合在戏剧表现中的发展趋势等,未来服装设计在二者发展中的创新与应用值得我们深思。

注释:

① 图片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5548216?from=search&seid=7862046602094203980.html

②图片来源: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121/c87423-24181068.html

③图片来源:http://www.lzgwjy.com/zxnews/2018/0312/305.html

④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de4680102w562.html

猜你喜欢
铠甲服装设计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对峙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铠甲选购指南
影视风起
鲜花铠甲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