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研究

2020-09-25 12:38郁修敏丁乙雪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体温

郁修敏,丁乙雪,殷 悦

(沭阳县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手术室,江苏 宿迁 223600)

现如今,麻醉技术也得到了完善优化,但是仍然具有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尤其是苏醒期躁动症,更是塑型期间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引发塑型期躁动的因素包含多个方面内容,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显示,苏醒期躁动与手术期保温效果具有密切关联性[1-2]。本文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7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与复苏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麻醉复苏护理、麻醉复苏护理联合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患者当中男20例,女17例,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为(59.28±4.29)岁,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8例,最小年龄为34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为(58.28±3.92)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综合保温措施

需要对室内温度以及湿度都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充分保障室内温度与湿度,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采用空调等设备,保障室内温度能够保持在24℃~26℃范围内,针对裸露位置需要进行遮盖保温。在手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冲洗液进行适当嘉文,避免经过大量冲洗之后,发生降低患者体温的情况。对于术中输液、补液、输血等情况,都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加温,充分保障温度。

1.2.2 保障患者核心体温

在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及时开展消毒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皮肤裸露的情况,为患者及时准备棉被,并且及时测量患者核心体温,保障患者核心体温符合标准。但是如果患者体温不符合标准,那么就需要立马使用加温毯,及时对其进行加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程度。患者挣扎明显,需要多人控制患者,那么评分为3分;如果患者无操作时没有任何躁动情况,而在拔管时出现了躁动情况,经过安慰之后有所改善,评分为2分;在拔管操作之后,没有任何躁动,吸痰环节有轻微挣扎,安抚之后有所好转,评分1分;操作的各个环节无任何明显的躁动、挣扎,评分为0分。

记录患者苏醒时间、苏醒期情况等内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 P S S 2 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x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与患者苏醒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苏醒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与苏醒情况对比表(±s)

表1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与苏醒情况对比表(±s)

?

3 讨 论

在手术的过程中,全身麻醉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现如今的麻醉技术较为安全,但是其所引发的并发症较多,而且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之后,麻醉复苏较为关键,此阶段患者麻醉、药物作用逐渐减退,患者各方面机体活动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发症发生几率相对较高,而苏醒躁动期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且治疗具有较大困难[3-4]。

苏醒期躁动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针对此,护理人员就需要提前进行预防,保障患者安全苏醒。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苏醒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权威文献显示一致[5]。由此说明,全身麻醉苏醒期需要采用综合保温措施,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躁动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进而帮助换则会更快的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