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技巧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9-25 12:38彭英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性心理护患妇产科

彭英超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山东 淄博 255300)

妇产科是临床基础科室之一,面对的患者均为单一性别的女性,日常工作中,多涉及一些隐私问题,如两性关系、生殖检查等,部分患者因卫生保健知识匮乏,治疗过程中易产生焦虑、害羞、抵触检查等负性心理,影响诊疗活动,对于这类患者需加强心理干预[1]。本研究以我院妇产科近期收治的患者为例,分析了护患沟通技巧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排序后分为两等份,分别纳入观察组(n=60)与对照组中(n=60)。观察组中,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35.69±3.57)岁。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0~57岁,平均(33.58±3.89)岁。二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巡视、治疗指引、遵医嘱执行护理操作等,此处不进行赘述。观察组在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①礼貌称呼,根据患者年龄选择合适的称呼方式,确保称呼得体、自然,充分尊重患者,切忌将患者置于从属地位。②语言沟通,语言是建立护患感情的桥梁,护理人员的语言直接对患者产生心理效应,故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当善用语言技巧,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可结合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确保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得体、语言明了,重点清晰,让患者能迅速掌握健康宣教内容。此外,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应当以平和、轻柔的语气,如明显感受到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询问患者原因,鼓励患者倾述,在交谈过程中注意患者反应,以点头、眼神关注等方式进行认同,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同理心,产生温暖亲切感进而拉近护患关系[2]。③非语言沟通,充分利用手势、面部表情、工作中体态、位置、形象管理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无声的微笑能够向患者表达同情友好态度,通过触摸胳膊、手背、肩部等部位,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娴熟的护理操作技巧能够像患者传达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使其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当患者说话声音较小,应走到床边,微微欠身,倾听患者主诉,能使患者感到尊重,治疗过程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使患者感到舒适。

1.3 观察标准

采用Zung式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SAS以50分划界,50分以上为存在焦虑,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严重。SDS以53分划界,53分以上为存在抑郁,分数越高,抑郁倾向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2.0软件分析和处理资料,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以t、x2检验,若P<0.05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负性心理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负性心理评分对比(±s,分)

?

3 讨 论

沟通有利于确立互信的人际关系,临床护理工作中,沟通是建立互信互赖的护患关系的关键因素。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普遍心思细腻,治疗过程中易产生各种负性心理,适当的护患交流形式能够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心态,使患者迅速适应角色转变,满足其心理需求,进而拉近护患关系,使其积极配合护理[3]。

实践证实,患者情绪与医疗关系非常密切,在护理过程中,需得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充分利用查房、输液、检查、护理等一切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同其进行沟通。本研究在妇产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了护患沟通技巧的运用,通过语言交流、礼貌称呼、形象管理、适当肢体接触等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技巧,给予患者正向的心理支持,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治疗舒适感,研究结果表明,经临床护理,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性心理护患妇产科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