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在居家卧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0-09-25 12:38桑红琼邓新霞罗灵燕蔡月英谢雪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卧床家庭医生居家

桑红琼,邓新霞,罗灵燕,蔡月英,谢雪云

(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2018年4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解读《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目前,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家庭医生服务平台,要实现以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落地为突破口的医疗服务模式创新[1-3]。现对我社区居家卧床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在居家卧床病人可行性护理的理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禅城辖区内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出院居家卧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00例调查对象中,男性92例,女性108例,年龄55~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

1.2 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在我院住过院的病人,随机分组。两组均按照居家卧床病人进行健康护理管理,观察组增加“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干预措施。收集调查问卷+卧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研究。

两组均录入“个人基本信息表”,观察组增加以下干预措施:(1)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2)通过微信群解答共性问题、团队微信号解答个体及隐私问题;(3)工作日日间可通过禅医好医生APP进行图文咨询或视频问诊、夜间6~10时可拨打服务手机咨询健康问题(4)病情稳定患者可在网络诊室指导护理及康复。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问卷二、三统计居家卧床病人的心理状态,见表1。

表1 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比较(±s)

表1 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比较(±s)

?

统计压疮的发生率,分析两者管理效果的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3.1 我国居家卧床病人护理健康管理及“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由13.3%增加到16%,这将使我国社会养老和养老服务面临极大挑战,居家护理是连续性综合健康照护的部分,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患者,其目的在于增进和维持患者健康,预防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防止疾病复发和住院治疗,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6]。

3.2 居家护理现状

居家护理是对有后续照护需求的患者,能在自己家里,获得定期的,长久的健康照顾,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家庭健康服务,我国因社会老龄化日渐增加,慢性病人数量也逐步增长,我国老年患者延续性居家护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服务内容不全面,居家护理服务人员素质参次不齐,无法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一般以家访及电话随访等形式来进行饮食,康复运动,服药及其他专科护理指导[7-8],完成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

3.3 “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分级诊疗已被确立为医改第一要务和重中之重,其突破口便是实施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借助家庭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够帮助缺乏专业知识的患者提升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医的行为能力,获得长期、协同的健康照顾,将医生、居民、医疗机构共同融入到家庭医生服务网络中,实现患者、医护满意,这样既可以提升以家庭医生为主导的医护团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可以真正地使患者实时、实地的获益。

4 小 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应用于居家卧床病人,能促进患者健康,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很多并发症,促进了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协同共享,降低老百姓的就诊成本,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卧床家庭医生居家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