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结合情景模拟在急诊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25 12:38郑珊珍张晓春李建英王海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病例案例教学法

郑珊珍,张晓春,王 新,李建英,王海燕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教研室,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370)

以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是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临床病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自我指导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针对病例设置问题,查找文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学会正确的思维和推理方法,提高自学能力[1]。病例讨论结合情景模拟可以改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的弊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2-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8月年全国各大院校护理生在广东省中医院芳村急诊科轮训的本科及大专实习生,共49人,本科5人,大专44人,其中,男6例,女43例。

1.2 方法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科内老师培训。由科室选定具备广东省中医院资质和能力的带教老师专门负责带教工作。条件包括有丰富临床经验、有临床带教经验、既往护生评价较好、责任心强的、热爱带教工作的等项目。针对性进行系统于临床护理应用带教方面的培训,特别加强情景模拟的指导,统一操作,统一理论。编写“实习要求调查问卷”;制定“护生管床质量评价标准”、“护生三级查房评价标准”、“带教老师/患者对护生满意度的评价”。

(2)分组方法:急诊留观为对照组,急诊院前为实验组。

(3)教学实施:两组在急诊实习周期为4周。均进行岗前培训。入科时都提供护理基础急救操作观看。护理查房均采用专门设计的“护生查房评价标准”、“护生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各实习生均由带教老师一对一讲授,随机跟随老师,按老师班表跟班,结合临床实际问题讲解急诊的常规急救方法。

实验组执行病例讨论结合情景模拟在急诊实习护生教学方案,分成四个时期:第1周:基础护理阶段:以熟悉环境为主,入科第一天,引导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状态,协助实现角色的转换。结合带教计划,与学生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按计划、按规范指导。培训要点: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感染控制、应急预案;另外填写《芳村急诊科实习要求调查问卷评估》。

第2、3周:专科护理阶段:为入科前2周基本熟悉期,以固定抢救室管床、规范护理查房为主。护生跟带教老师分管一张床位直至出科,做到只要上班就由此学生跟老师负责护理此病人的所有工作,除临床护理急救常规知识、操作外,并向护生演示与病人的沟通方法和技巧。第2周由带教老师示范护理查房,让护生对护理查房的形式和目的要求初步的掌握。第3周要求护生对自己所管病人模拟二级护理查房管理,带教老师等同于二级护士,参照制定的“护生查房评价标准”。模拟演练,随时或者至少每周一次填写,带教老师负责当面引导或者小课解答。第2周周末带教组长组织集合,开展专题教学双人CPR、除颤,由指定学生案例汇报,进行护生案例讨论分析讲解;最后实际演练一次。

第4周:责任阶段:以病例讨论座谈为主,专业技术急诊常规紧急处理,——生命体征监测及病情观察、各类呼吸机的应用、各类泵的应用、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动静脉采血、血流动力学检测、心电图机的使用及心电图的识别与解读;

带教老师运用急救护理病人,每日工作结束前,带教老师对管床护生按照专门制定的“护生管床质量评价标准”点评,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协助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同时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和对科室带教工作满意度评价等多方面综合测评办法,实施积分制及数字化统计。满分100分,包括理论30%、操作考核30%、综合40%。综合包括:工作(管床)质量、病历讨论、护患满意度。

出科时评价带教工作,评价内容包括该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资料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满意度、成就感等,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分别计1、2、3分。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统计问卷调查中的各因子百分比。

2 结 果(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

3 总 结

护理教学运用适当方法能够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使其建立创作性思维,获取更多专业知识与技能,病例讨论法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5]。病例讨论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等引入,凸显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对评判性思维有着积极影响,评判思维提高了。案例教学法以老师选定大案例为引导,学生围绕案例,通过老师引导去探索、发现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89%的学生和84%的教师更倾向于案例教学法[6]。典型病例选择是实习教学成功的保障,典型病例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意义[7]。病例讨论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形成“台上与台下联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8]。

通过病例讨论法将系统知识与临床实际问题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得有效方法,也是改变以往老师为主体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学生理论和临床技能的理解和回忆[9]。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临床带教能力等业务能力。

猜你喜欢
病例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病例”和“病历”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