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肤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2020-09-26 01:03赵海红高社光王艳君谷占卿郭庆丰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6期
关键词:压痛月经乳房

赵海红,高社光,王艳君,谷占卿,郭庆丰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 石家庄050031;2.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河北 邯郸056000;3.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050011)

尺肤针属“微针”范畴。按骨度分寸法,人体上肢腕关节至肘关节为12寸,古称作“一尺之肤”。上肢前臂肌表对应全身各部,包括内脏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都有对应性反应。尺肤针指在上肢前臂肌肤上划区、划线定位取穴,并运用针、艾、罐、膏贴及按、拿、刮、擦、电磁等方法,刺激尺肤部的微经络穴位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1]。乳腺增生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或肿块,且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减轻[2]。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发病时间长,易复发,难根治,存在癌变风险[3]。本研究采用尺肤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25~51岁,平均(35.51±8.32)岁;病程0.4~11.5年,平均(4.13±1.67)年。治疗组年龄26~52岁,平均(35.49±8.45)岁;病程0.5~12.0年,平均(4.28±1.5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外科学》中乳癖的诊断标准[4]。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与月经、情绪变化相关,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一侧或双侧乳房有肿块,并伴有疼痛,与皮肤或深层组织无粘连,推之可动并有触痛;B超、钼靶照片等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排除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疾病。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包括避孕药;月经周期不规律者;妊娠期、哺乳期及绝经期者;不接受针刺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乳癖消胶囊口服治疗。乳癖消胶囊[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43645,0.32 g/粒]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餐后30 min服用。自下次月经来潮前14 d开始治疗,至下次月经来潮止,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治疗组 给予尺肤针针刺治疗。取穴:尺肤乳腺、尺肤肝、尺肤膈、尺肤肾、尺肤脾、尺肤胃。①尺肤乳腺:左尺肤乳腺取距离腕横纹4寸(近尺侧膻中),右尺肤乳腺取距离腕横纹4寸(近尺侧胸中)。②尺肤肝:位于左侧太渊6寸左右压痛点,施术时要找到针感最强点。③尺肤膈:位于左侧神门上6寸左右压痛点。④尺肤肾:位于左侧太渊上9寸左右压痛点。⑤尺肤脾:位于右侧神门上6寸左右压痛点。⑥尺肤胃:位于右侧太渊上6寸左右压痛点。具体操作:首先用棉签或点穴棒在相应的穴位处点按,找到穴位的敏感点或压痛处,行常规消毒,用0.3 mm×25 mm华佗牌针灸针快速刺入,针感以出现酸麻胀痛为宜;医者在乳腺增生部位或乳房疼痛部位轻轻揉按做导引(手法要轻柔),以患者感觉舒服为宜。留针同时导引20 min,然后出针。双侧乳腺增生每日单侧乳房行导引,第2日再导引另一侧,左右交替治疗。自下次月经来潮前14 d开始治疗,至下次月经来潮止,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乳痛评分。按乳房疼痛分级标准对两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无触痛压痛,无自发痛,计0分;触痛,无自发痛,计1分;自发痛,以月经前为主,呈阵发性,计2分;自发痛,呈持续性,不影响生活,计3分;自发痛,呈持续性,伴有放射性痛,影响生活,计4分。②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临床疗效。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中乳腺增生的疗效评定标准[5]。痊愈:乳房肿块及乳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乳房肿块缩小1/2,乳痛基本消失;有效:乳房肿块缩小不足1/2,乳痛缓解;无效:肿块未见缩小,乳房疼痛没有缓解。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乳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乳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乳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乳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3.1±0.4△ 1.0±0.2△▲对照组 40 3.0±0.7 1.6±0.5△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而退出观察者;两组血、尿常规均未出现异常;治疗组出现月经量增多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出现腹部隐痛1例,月经量减少伴潮热盗汗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西医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垂体-卵巢-乳腺轴的平衡失调,特别是雌、孕激素分泌失调,以及饮食结构、生活节奏和压力、哺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医常用药物及手术治疗[6],药物治疗以调节激素水平为主,但疗效欠佳、远期疗效差,并伴有不良反应;手术治疗虽能切除局部组织的病灶,但复发率高、费用较大,影响女性外形,故多数患者选择中医治疗。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乳核”等范畴,病机为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蕴或气滞血瘀夹痰积聚乳络,日久而成包块。乳癖消胶囊是临床常用中成药,具有疏肝散结、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作用。

从微针系统看,尺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人体在此处有一个完整的投影。基于尺肤理论与全息理论,在尺肤部寻找疼痛最敏感点直接针刺,符合中医辨证施治对症治疗的原则。肝主疏泄,通调人体气血,膈主活血祛瘀,使疼痛部位的气血得以疏通,通则不痛,依据脏腑学说理论取尺肤肝、尺肤膈,可以缓解疼痛。从微观理论分析,尺肤针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针刺尺肤穴位影响神经系统的递质释放,从而起缓解疼痛作用,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治疗时尺肤针配合导引方法疗效更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尺肤针是治疗乳腺增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取穴方便,远离乳腺疼痛敏感部位,易于被患者接受,疗效优于乳癖消胶囊治疗。尺肤针的临床应用基于《黄帝内经》的尺肤诊,在诊断及治疗标准方面还不十分完善,但对于疼痛性疾病研究相对较多,疗效肯定,后续将加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等研究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压痛月经乳房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