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互动教学设计模式探究

2020-09-26 12:10赵兴祥王涛
求知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必要性

赵兴祥 王涛

摘 要:分层互动教学在分组教学的基础上增添了教学策略、内容、方法、目标任务等元素,使其更具思想内涵。文章介绍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情况以及分层互动教学的方法,以期令初中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增强其信息知识,为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互动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7-0087-02

引言

信息技术是一门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的基础学科。面对大部分初中生对信息技术有着强烈好奇心,但随着教学难度的加大,好奇心逐渐减退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分层互动教学方式,令学生获得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情况

通过对一些初级中学进行调查发现,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方法来源来看,有80%的初中生通过学校课堂学习,通过自学的学生约有15.6%,而通过网络特长班学习的学生仅有4.4%。以上数据说明现阶段大部分的初中提高了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学校通过改善校园内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方式,为初中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对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及家庭背景不同,因此学生所拥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及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也并不相同。如有些学生只是在小学接触过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对计算机也只会一些基本的操作。而有些学生却已经具备了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学生所具有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需求的不同。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考虑所教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如教师在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给他们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通过教学,教师让有基础的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让基础弱一些的学生了解更多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和巩固教学内容,可以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采取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且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互动教学的方法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分层互动教学方法,可以使初中生更好地参与到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学习活动当中,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为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关注度,可以在考虑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为其制订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弹性教学的方式展现课程内容,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1.按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上课前要先对学生进行调查,看看他们所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及学习能力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的信息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A层次的学生为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且具有较强学习兴趣,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B层次的学生为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比较被动的学生。C层次的学生为基础较差,不太愿意学习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比例进行穿插分组,使每个组的学生都拥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让高层次的学生帮助低层次的学生,而且尽可能做到一帮一,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按教学目标分层备课

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如资料的收集、课件的制作以及课堂练习的选择,等等。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做好不同层次的备课。如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给学生准备一些能够拓展他们思维的练习,要求他们将知识内化迁移。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参考教材设计一些问题并适当增加难度。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这样的分层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各模块难易程度不同,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针对学生水平的不同给他们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学有所获,享受成功的快乐。如在学习表格制作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每天都会用到的课程表。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制作一张简单的课程表,学会表格插入、单元格合并及输入内容的操作。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外,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课程表中添加斜线表头,并对表格边框和底纹进行修饰。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除了要求他们完成上述两项任务,还要求他们添加表头和人生格言,并用艺术字、去页面边框及图片等形式对课程表进一步美化。除了要求个人按要求制作一张课程表,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共同制作出一张满意的作品。在他们完成作品后,教师和学生对小组上交的作品进行评选,选出获胜的小组,以让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再如在学习完Word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综合性练习,如给C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现成的样板及所需素材,让他们按照模板模仿操作;给B层次的学生提供比较丰富的素材,让他们自由选择素材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对A层次学生则给他们提出一些格式上的要求,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让自己收集素材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让他们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4.营造适合分层互动教学的班级氛围

生动有趣的互动学习氛围在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教学效率。但在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开展程式化的教学,降低了學生的参与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信息技术课堂呈现出较为压抑沉闷的氛围。对此,为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提升初中生的参与度,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将自己的身份从领导者转为引导者,令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注重视,提升其学习信心,使其更快地融入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当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应当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师生之间的关系,鼓励初中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表明自身对知识点的意见和看法,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以温和的态度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改正,从而保障课堂氛围更加和谐融洽,便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信息技术学习当中。最后,为使课堂氛围更为活跃,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围绕信息技术知识开展讨论,使其明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有趣之处,便于今后以更為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当中,提升其知识积累量。

5.为初中生提供合适的分层互动指导

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其学习兴趣密切相关,为降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抵触情绪,提升其学习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应用分层互动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方说,在讲授有关电子邮件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参照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符合其日常需求的任务,例如,以“给朋友发送一封以电子相册为主要内容的电子邮件”为题,使学生在熟悉电子邮件的发送方式的同时,复习电子相册的制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再令其进行实际操作。当发现有不熟悉的地方时,学生可以先向同学进行询问,若仍不能够解决,则可以向教师寻求指导帮助,从而使学生在分层互动教学方式的引导下,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进行3D创新设计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掌握“水杯”的制作方法,教师可以先利用“E键+右键+S键”的方法,向学生展示物体细分环切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行发挥,令其沉浸在设计的快乐当中,从而提升其技术水平。

6.通过分组学习的模式促进交流互动

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考虑学生初始信息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其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为小组制订不同的学习任务,并为其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制订过程中应考虑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确保目标难度能够满足小组学生的学习要求,尽量避免难度过高或过低,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情况的出现。比方说,Python程序设计的学习难度比较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函数turtle,让小组学生共同设计贪吃蛇游戏,在使学生编程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其学习热情,最终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结语

分层互动教学将学生的个体差异看作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在不打破班级内部教学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信息技术的素质水平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更好地掌握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1]莫云根.分层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2011(1).

[2]山文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层导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6(Z3).

[3]杨富龙.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6):84-85.

[4]谢武松.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EB/J].科教导刊(下旬刊),2018(12):136.

[5]冯慧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分层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9):183.

[6]苑甫林.分层教学法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9(84):122-123.

作者简介:赵兴祥(1979— ),男,安徽阜阳人,一级教师,本科;

王 涛(1987— ),男,安徽阜阳人,二级教师,本科。

猜你喜欢
必要性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