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稀世坭兴陶

2020-09-26 13:27孟宪华
名家名作 2020年7期
关键词:清芬窑变林先生

孟宪华

当我遇见坭兴陶,鸟鸣遇见云朵,这个下午,是一壶珍藏的明前新茶。舒展的叶片是草木盛开的魂魄,一缕惊喜,一缕茶香,几乎忘了,此时人在天涯。

陋室清芳,袅袅升起的茶香韵味十足,氤氲缭绕。好茶配好壶,才能喝出感觉,喝出境界来,你说是不是呢?我端详着手中的坭兴陶,被她的美和神奇所震撼。《雅室清芬》,多么雅致的称呼,多么美妙的比喻,多么相得益彰的字与壶……

坭兴陶之美,美在器,美在艺,美在文化内涵。初识这物,爱不释手,颇有如获至宝之感。这纯手工制作的坭兴陶,像清水芙蓉,大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观其色,质地光润柔和的朱红均匀地贯穿壶身,镌刻的金黄字娟秀飘逸,更加突显了高贵。抚摸之,柔顺细腻,温凉适宜,大有丝绸之感。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窑变”吧!我们都知道“窑变”是坭兴陶的一大艺术特色,在中国陶瓷业中绝无仅有,艺术品位极高,故有“中国一绝”之称。窑变是当炉盘上升到1200度的临界点时,会发现有极少部分胎体发生窜变现象,并自然形成了各种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纹理,须在打磨表層氧化物后才能看到不寻常的诸多色泽。要达到最高境界的艺术效果,还必须要通过工艺设计造型与画面雕刻装饰,尽显色彩变化之奥妙。同一产品,同一造型,同炉烧制,色彩却不同,一切都随缘随性,完全是天然之作。

曾经,我只能听闻、遥想坭兴陶的“海拔”,坭兴陶沏茶喝茶的仙境,沿着一个又一个的传说冥想,窥探那些拥有坭兴陶的人的生活。如今,我可以坐在家里,学着茶艺人的端庄和文雅,去享受一下爱茶人的生活,缔结一段坭兴陶佳话,让茶的香、绿、爽、醇在坭兴陶里发芽开花,洗尽人生铅华,在唇齿留香中醉出品行、品质、品格。

嗯,《雅室清芬》是唯一的,仅有的,不可复制的。因此弥足珍贵,他山之石难以与之媲美。我愿意,因为这把坭兴陶而让品位提高一个档次,不分旧爱新欢,不薄生态保健。

是的,这把坭兴陶产于广西钦州,但制作者却是地地道道的江西鄱阳人,他的名字叫江国林。制作坭兴陶不仅需要很高的技艺,比如制陶的温度火候、雕刻的诗文和绘画等,同时也需要悟性。线条流畅,形态端正,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须则须,当毛则毛,丝毫不含糊,恰到好处地把最惟妙惟肖的部分呈现出来。这就是人们称赞的名师匠心独运、神工鬼斧啦!江国林先生的《鸿运当头》就是最好的说明。

坭兴陶《鸿运当头》,光亮如铜,硬朗如铁,颜色深沉润泽,形体古朴大方,别具一格。圆柱形的陶器上,“福”“寿”二字苍劲有力的书法镌刻丰厚雍容,那书、刻、纹、印形成的视觉及艺术效果端庄中有灵动,平稳肃穆,平正中寓含奇姿,福寿呼应连贯自如,实乃出神入化的雕刻、陶艺天赋和高超技艺,更是神形兼备、线条优美,“神”“气”“态”的完美结合,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每一件坭兴陶艺术精品都来之不易,都是需要大师们长期坚守的匠心精神和工艺技术打造的,都是“火中求宝,难得一件,一件在手,绝无类同”的独一无二的精品大作。

江国林先生的坭兴陶作品,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书法和镌刻功底以及极高的艺术造诣,极具欣赏、收藏价值,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更有收藏爱好者不惜千里迢迢去找他,只为得到他的一件精品。

猜你喜欢
清芬窑变林先生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咏荷
周仲埕
呼我
忙碌的莫林先生
邓爱红
浅谈建水紫陶工艺之窑变 紫陶“变形记”
旧瓶装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