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系统评价

2020-09-26 10:44齐啸杨子熠张越段尚伟焦洋马建新张政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评价

齐啸 杨子熠 张越 段尚伟 焦洋 马建新 张政

摘要 目的 對北京市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系统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方法 采取数据核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北京市朝阳区部分肠道门诊为调查对象对该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系统数据录入完整率为95.53%(556/582),一致率为44.67%(260/582),逻辑错误率为18.21%(106/582);录入及时性为97.77%(569/582);61.29%(38/62)的调查对象愿意使用该系统,但35.48%(22/62)的调查对象认为系统录入严重增加了工作量;单病例录入平均用时2.2分钟,77.42%(48/62)的调查对象认为该系统简单易学;50.00%(31/62)的调查对象认为该系统兼容性好;85.48%(53/62)的调查对象认为该系统有助于重点病例发现及管理。结论 北京市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系统时效性很好,可接受性和简单性较好,不足之处在于数据质量需继续提升,需进一步加强兼容性和预警功能的建设。

关键词 肠道门诊;监测预警系统;评价

中图分类号  R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14-08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the system in 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 surveill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user perception and data quality,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pertinent suggestions.Methods Data verific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ystem in some Intestinal Clinics i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Results The system data integrity rate was 95.53% (556/582), the consistency rate was 44.67% (260/582), and the logic error rate was 18.21% (106/582).The rate of timely entry was 97.77% (569/582).61.29% (38/62) respondents were willing to use the system,but 35.48% (22/62) believed that the input of the system seriously increased the workload.The average time of data entry for a single case was 2.2min,and 77.42% (48/62) of the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system was simple and easy to learn.50.00% (31/62) of the respondents thought that the system compatibility was good.85.48% (53/62) of the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system was helpful in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 cases.Conclusion The early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for intestinal clinics in Beijing shows good timeliness, acceptability and simplicity, but the data quality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and the compatibility and early warning functions need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Key words  Intestinal clinic; Surveillance and warning system; Evaluation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140万人因腹泻病死亡,腹泻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约有525000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腹泻病疾病负担不容忽视[1-3]。为此,国内外均高度重视腹泻病监测工作。美国先后建立了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FoodNet)、国家细菌分子分型电子网络(PulsNet)等多个监测系统[4]。我国依托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食源性暴发及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及5岁以下儿童住院腹泻病例监测等监测系统开展腹泻病监测工作 [5]。

北京市以肠道门诊依托长期、连续、系统地开展腹泻病监测工作。2008年以奥运会保障工作为契机,建设了北京市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于2006年开始试运行,2007年全市试运行,2008年4月份正式启用[6]。系统运行以来,极大的促进了北京市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然而该系统正式运行10年来,尚无人对其进行过评价研究。本研究拟对该系统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朝阳区2019年16家医疗机构肠道门诊中的8家为调查对象,其中一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1家,三级医院4家。参考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评估调查选择数据核查对象 [7],样本量计算公式采取WHO推荐公式[8-9]和样本量经验判断表[10],按肠道门诊所属医疗机构级别分层抽样,确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应核查病例数后,计算各机构内调查病例数,再采取系统抽样抽取具体核查对象。最终选取589例就诊病例进行数据核查,其中3家一级医院189例,1家二级医院200例,4家三级医院200例。以各肠道门诊中参与信息系统数据录入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采用数据核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参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和WHO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指南(2001版)[12],以及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研究成果[13-16],确定评价指标。查看“北京市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系统”及医疗机构原始资料,评估数据质量和报告及时性。2019年4月,使用《北京市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系统评价问卷》,对门诊负责信息录入工作人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系统可接受性、简单性、兼容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以及对系统改进的意见。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录入调查数据,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使用Excel和SPSS 20.0软件。

2  结果

589例核查记录中,7例现场核查过程中未找到匹配的原始资料,未能完成核查,实际核查582例。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70份,排除项目应答率95%以下的问卷8份,有效问卷62份。

2.1 数据质量

2.1.1 完整率

582例核查对象信息完整率为95.53%(556/582),完整相对较低的项目为悬滴试验动力检测结果,完整率为95.96%(451/470),其它项目完整率均在99.00%以上。

2.1.2 一致率

582例核查病例中,260例系统中数据与医疗机构原始记录完全一致,一致率为44.67%(260/582)。不一致较多的项目是发病时间和就诊时间,不一致率分别为23.54%(137/582)和23.37%(136/582),其次为便检结果的白细胞值,不一致率为9.11%(53/582),详见表1。

2.1.3 逻辑错误率

582条核查病例中,18.21%(106/582)存在逻辑错误,具体为:血常规检测结果不符合逻辑10.31%(60/582),职业与实际工作单位不符7.04%(41/582),出生、发病、就诊以及录入时间顺序存在逻辑错误2.23%(13/582),留便情况与便检结果不符合逻辑0.34%(2/582)。

2.2 及时性

582例核查病例中,97.77%(569/582)就診后24小时内录入信息系统,未按规定时限录入的13例中,46.15%(6/13)超时不足24小时,38.46%(5/13)超时24~48小时,15.39%(2/13) 超时48小时以上。

2.3 可接受性

调查对象中,20.97%(13/62)非常愿意使用该系统,40.32%(25/62)比较愿意使用该系统,24.19%(15/62)使用意愿一般,14.52%(9/62)不愿意使用。另一方面,35.48%(22/62)的调查对象认为系统录入严重增加了工作量,59.68%(37/62)认为工作量有所增加,3.23%(2/62)认为几乎没有增加,1.61%(1/62)认为完全没有增加。

2.4 简单性

录入1例腹泻病例信息平均用时2.2分钟,单病例录入用时无10分钟及以上者,见表2。77.42 %(48/62)的调查对象认为该系统简单易学,54.84%(34/62)认为系统登录、加载速度较快,66.13%(41/62)认为系统操作界面美观友好,62.91%(39/62)认为系统操作便捷,见表3。

2.5 兼容性

12.90%(8/62)的调查对象认为该系统与办公软硬件或其它信息系统的兼容性非常好,37.10%(23/62)认为兼容性比较好,37.10%(23/62)认为兼容性一般,12.90%(8/62)认为兼容性不好。

2.6 有效性

85.49%(53/62)的调查对象认为该系统完全或基本能够实现霍乱病例的发现及管理;80.65%(50/62)认为该系统完全或基本能够实现早期发现疫情;79.03%(49/62)认为该系统完全或基本能够发现腹泻病的危险因素;85.48%(53/62)认为该系统的数据完全或基本能够反映辖区腹泻病的疾病负担,见表4。

2.7 调查对象对系统的改进意见

62.90%(39/62)的调查对象回答针对系统改进意见的开放性问题。其中25.64%(10/39)认为系统兼容性有待提高;15.38%(6/39)认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填写项目;12.82%(5/39)反映因系统定时自动退出导致需要频繁登录。其它意见还包括加强与医院现有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如HIS系统和LIS系统;诊断分类不明确,不规范;建议开发逻辑纠错和必填项的定位功能;加强系统的维护和预警功能的开发。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数据录入完整率、一致率及逻辑错误率来评价北京市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系统数据质量。总体来看,该系统的数据质量不够理想,需要改进提升。一致性及逻辑错误核查中就诊时间和发病时间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种时间变量存在突出的情况在其它监测系统评价研究中也有报道[17]。国外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负责信息系统数据输入的人员在将数据输入系统时通常都会完善或更正重要日期,因为一线的数据收集医务人员省略纸质表格上的日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18]。因此,针对信息系统中多个时间变量设置必要的逻辑检错非常有必要。本研究评价的系统中就诊时间的缺失或与原始记录不一致,另一个可能原因是系统录入人员在录入数据时顾及录入的及时性要求,有意识的修改时间变量,从而满足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

对比国内其它学者开展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调查分析[19],本信息系统数据与医疗机构原始记录的一致性明显较差。可能与本系统收集的信息过多有关,这些资料很多又与临床医生录入电子病历的信息重复,医生需要重复录入,本研究中35.48%的调查对象认为系统录入严重增加了工作量,一定程度反映了该系统工作负担较为明显。当工作负担增加到一定程度,数据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考虑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调整监测思路,针对一般腹泻病例简化项目,针对重点关注的病例详细收集信息,减轻工作人员负担;二是从系统的技术层面进行改进,比如建立安全稳定的系统外部交通框架,在保证信息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肠道门诊早期监测预警系统与医院内的HIS和LIS等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该系统设计人员期望通过系统的建立实现信息的电子化,生成基本的统计报表,实现单病例、单位地区和单位时间预警[6]。录入及时性为97.77%,说明该系统的运行基本实现了腹泻病例信息的实时传输,数据分析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医疗机构接诊的腹泻病例相关信息,为病例调查、数据分析形成决策建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问卷调查约八成的调查对象认为该系统有助于霍乱病例的发现管理,有助于了解腹泻病的危险因素,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系统监测功能的顺利实现。但本系统中最核心的早期预警模块一直未启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系统数据的浪费。如果该系统实现设计之初的探测功能并发出实时预警信号,特别是针对聚集性疫情发出预警信号,对于早期发现疑似疫情,及时采取调查和控制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8: monitoring health for the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R].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8.6.

[2]    Annette Prüss-Ustün,Jennyfer Wolf,Jamie Bartram,et al.Burden of disease from inadequate water,sanitation and hygiene for selected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An updated analysis with a focus o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2019(5):4.

[3]    WHO.Diarrhoeal disease: Factsheet[EB/OL].[2015-09-11].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30/en/.

[4]     CDC. PulsNet[EB/OL]. [2008-09-17] http://www.cdc.gov.pulsnet/

[5]     冉陸,张静.全球食源性疾病监测及监测网络[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4):3-5.

[6]    窦相峰,吴晓娜,贾蕾,等.北京市肠道传染病早期预警监测信息系统构建[J].首都公共卫生, 2010,4(3):136-139.

[7]    Zhang YW,Guo Q,Zhang CX,et al.Sampling method for national notifiable 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assessment [J].Disease Surveillance,2015,30 (7) :546–550.

[8]    Lwanga SK,Lemeshow S.Sample size determination in health studies:A practical manual[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1.

[9]    Naing L,Winn T,Rusli B.Practical issues in calculating the sample size for prevalence studies [J].Archives of Orofacial Sciences,2006,1(1):9-14.

[10]   袁建文,李科研.关于样本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22-25.

[11]   CDC.Updated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s[J].MMWR,2001,50(5):S1-35.

[12]   WHO.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s guide to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R]. Geneva: WHO, 2006.

[13]   赵金华,苏雪梅,郭青,等.传染病监测评价研究综述[J].疾病监测, 2017,32(1):13-19.

[14]   熊玮仪,倪大新,王子军,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策略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7):781-785.

[15]   屠宇平.WHO传染病监测和应对系统的监视及评估框架的要点[J].疾病监测, 2005,20(1):51-52.

[16]   冷姝芳,王键,杨晓青,等.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12):1888-1891.

[17]  Shaojin Ma, Saranath Lawpoolsri.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nic Malaria Information System as the National Malaria Surveillance System in Thailand[J].JMIR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2016,2(1):1-18.

[18]  Smith K,Kalra D.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J].Int J Med Inform,2008,77(9):576-588.

[19]  王晓风,郭青,张业武,等.2013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16,31(6):522-526.

[2020-08-15收稿]

猜你喜欢
评价
唐DM 智联创享型
难与易
2006—2017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4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4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