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2020-09-26 10:57宋晓政
考试周刊 2020年79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微课

摘 要:随着信息革命的推动,社会产业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影响迅速波及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各阶层,不管是生产生活还是教育教学的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建设事业的高素质人才,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核心素养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内容,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兼具了碎片化与结构化的新型数字资源,其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中获得广泛认可。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教学;应用;反思

高中数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肃性,在高考制度的压力下,此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多围绕培养考试技能展开,因此常常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反馈,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建成。为了有效改善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境,也是为了迎合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数学教学形式正逐渐走入高中数学课堂,为其教学活动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依托于日渐强大的信息技术,更符合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性,能够帮助其在打下扎实数学基础的同时,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充分锻炼其数学思维能力。但由于教师观念转变不及时,教师手段单一等问题,微课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值得每位数学教师工作者的深思,并针对此现象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调整,以期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 微课的概述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为了满足当前学生群体的教育需求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初始只作为辅助手段出现在教学课堂上,而现在因其巨大的优势而获取了更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的改革,打破传统教学的掣肘有着积极的意义。微课,即Microlecture,顾名思义以短小精悍为主要特点,是将教学资源进行打碎重组后以视频为媒体展现的新型数字化教学方式,兼具了碎片化与结构化的特点,承载了较大的教育意义。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视频教学,其制作包含了教学设计、挖掘教学资源、教学反思与接收学生反馈等多样工作,呈现出半结构化的教学情境,极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师生关系在微课教学中被重塑,极大地弱化了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的权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在微课形式的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扩展其视野,有效锻炼个人思维能力,并促成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微课的特点

其一,微课的教学时长短,教学内容少。在微课形式中,为了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达成较好的知识传授效果,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情况下其视频设置的时长都较短,最长不超过十分钟。而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清晰地表达知识概念并使学生形成较好的理解,微课内容多为课堂上正在或已经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在完成的课程中未能理解的部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内容设置较少。其二,主题明确,内容具体。微课的教学较之传统的课堂更具目标性,因此其教学主题更清晰,仅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地解读,列举详细的例题,使学生能够在微课的指导下深化其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其三,贴近学生实际学习生活,趣味性较足。由于微课的制作并不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当前的微课多为任课教师本人根据自身教学情况设定内容,更贴近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水平。并且,由于微课采用的视频形式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更能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内容设置上也比传统的课本要更有趣味性,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有着积极的作用。其四,互动性与针对性较强。微课的形式本身较为短小,形式比較灵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疑惑随时向教师求助,因此互动性较强。而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因此更具针对性。

二、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考制度的压力下,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以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为出发点,课程内容涵盖了大量艰涩的数学概念与理念教学,对于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反馈重视度不足,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易产生厌学心理。针对此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合理地应用微课形式在数学课堂上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性,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微课的教学形式中能够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心理,有助于学习效果的优化,对于应试教育下的高考技能锻炼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微课教学形式通过图片、音效、视频等将数学概念变得更为立体灵活,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促使其在微课的指导下展开深入性的数学思考。另一方面,微课视频易于保存,学生可以在课下针对自己知识点掌握薄弱的部分,通过反复观看,强化其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并在扎实的理论指导下展开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被调动,其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有助于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其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

(二)突破高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数学科目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而高中数学的内容设置是在义务教育的数学系统框架中的深化,因此其难度更高。此阶段的学生,由于个人学习能力不同,数学基础不同,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微课形式的应用,能够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视频教学,突破高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缩小学生个体之间的数学水平差异,促进高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由于微课的形式短小,其在内容设置上具有主题明确的特点,教师在设置微课的数学学习内容时,要先对班级内学生的数学水平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基于此选择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有针对性的穿插微课在课堂中,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进步,既保证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又能保证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在微课的指导下进行深入性的思考,完成难度较高的扩展训练。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的立体几何时,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概念,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在几何转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选择微课的教学内容,使其通过三维画像更为直观的观察几何体,在此过程中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图形转化为数字的能力。

三、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一)注重微课内容的设置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微课时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合理设置微课的内容,平衡好其难易度。微课作为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其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时要避免应试教育的严肃性,要使学生能够在微课的指导下有效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帮助其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丰富其数学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对微课的重要性形成较为客观的认知,从而充分发挥其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优势,使学生在积极心态的驱使下熟练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明确教学任务,平衡微课内容的难易度,要保证微课能够有效解答学生的困惑,使其对数学理论的认知较为深刻。如在人教版数学必修教材中《平面向量的运算》一课,涉及一定的空间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微课内容中明确平面向量加法运算里的位移、力以及它们的合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辅以简单的平面位移动画,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其充分掌握向量的运算方法。

(二)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大优势,就是其具备优越的信息技术,教师若加以合理运用,就能够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数学教学情境,提高其课堂活跃度。在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应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自主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深化教学成果。教师应当利用微课的优势,通过为学生创造丰富又灵活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过程中来,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加强其学习体验。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统计》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情境创设,如当前较为热议的垃圾分类话题。教师可以提出纸类、玻璃类等垃圾每天產生的途径,不同人群的需用量等角度,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若要统计一个学校里每天产生的纸类垃圾有多少,应该采用怎样的统计方法。这种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调动其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深化其对数学学习概念的理解并加强其数学实践能力。

(三)创建自由的学习环境

在新型的教学环境中,高中数学的教学不应局限在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教师应当着眼于数学活动的丰富设立,为学生创建自由的学习环境。微课形式具有简单明了、短小精悍的特点,因此其在各类数学学习环境中的应用都较为灵活,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分散数学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取得均衡的进步。一方面,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播放微课内容时,根据其不同的反馈随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教师不应当过于拘束学生在微课教学中的学习行为,尊重其学习的自由。此外,教师要注意把握放权的度,要针对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错误偏差进行有效的疏导,以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三角函数》一课时,由于函数学习的难度较高,学生在此过程中易受打击,教师在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学习环境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产生困惑的部分进行引导,让其明晰角的正弦、余弦与正切的不同定义及不同运算方法。

四、 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是适应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表现之一,有利于当代高中生数学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共同进步。教师应用微课到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时,应当抓住微课的特点,注重微课内容的设置,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学生在微课形式的指导下,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加深其对数学重难点内容的学习,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益平.浅析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9.

[2]赵万新.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G].信息化建设,2015(5).

[3]吕映洁.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5(7):172-173.

[4]徐翠锋,郭庆.论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J].职业时空,2014(1).

[5]关春凤.高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G].信息化建设,2016(12).

作者简介:

宋晓政,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