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画于情 以情动人

2020-09-26 10:57李丽英
考试周刊 2020年79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初中美术情感教育

摘 要:情感教育是美术教学的基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美术可以让学生欣赏美以及创造美,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为了学生能有更大进步,教师可以使用情感教育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正确表达。文章就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用方式进行深研。

关键词:初中美术;情感教育;审美情趣

情感理念、情感思想两者相结合才是情感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将情感教育在课堂中深入可以帮助学生将内在的情感基调发掘出来,帮助达到学生丰富情感、启发思想的目的。从初中美术教学来看,将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发挥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 情感教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情感教育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积极的生活态度,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其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术学习中一步步深化情感教育,使之融入课堂中,可以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对自己的情感进行领悟,也可以使学生表现出热爱美好事物的积极态度。

(二)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

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因素,是着重点。绘画、欣赏优秀艺术家作品以及手工制作是初中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寓画于情、以情动人”这个理念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灌输的内容。从色彩构图以及画面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对色彩的包容度以及内容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可以使学生以一種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效将美术课堂的效率大大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多交流,情感沟通很重要,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加深了解程度,成为朋友。在教师优良品质的引导下,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当下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就有必要将情感教育融入美术课堂中。要一直明白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发掘出来,提升课堂的发展效率。

二、 情感教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情境

从学生的生长天性来看对任何新事物都很好奇,有着强烈的探求心。多媒体教学设备被广泛应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美术兴趣大幅度提升。例如,在教师讲授《捣练图》时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播放《大明宫词》片段导入课程,使学生了解唐代妇女的生活特征,进而导入《捣练图》以及唐代仕女画。要让学生了解唐代的背景,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讲述出来。教师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与讨论,从美术的角度分析内容、构图样式、绘画技巧、色彩以及艺术风格,在历史上通过画中妇女的经济分析文化、政治、民族关系以及地理角度。提问学生东方与西方古代人物画的各自特点,课后给学生布置任务,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画资料;在知识上了解古代人物画法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先观察后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情感上进一步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艺术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对以后遇到的艺术作品可以体味到自己独特的感受。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中介绍了齐白石先生的系列画作,其中齐白石先生的虾栩栩如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虾的样子,对比齐白石先生画的虾,引导学生发现齐白石先生画作中的写实、细节和取舍。必要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对高清图像细节的放大功能和视频的抓取功能,帮助学生对比不同动态下虾的真实形态,让学生找一找齐白石先生画了哪些种形态。这样直观对比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优秀画家、优秀作品的喜爱和崇拜之情,促使学生产生共鸣。除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引入一小段齐白石在特务头子宣铁吾寿宴上以水墨螃蟹讽刺的小故事,“看你横行到几时”是一种借物讽人的方式,凸显齐白石先生的爱国情怀。

(二)在师生交流的环节渗透情感教育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与教师以一种平等的关系进行交流。首先,教师要想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建立起平等的交流局面,在和谐交流中将情感教育深入到教学中,那么就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从中学美术课程的特点来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轻松欢快的氛围可以构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此环境中渗透情感教学。例如,在《敦煌莫高窟》的学习中首先教师要跟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可以提问学生:“有哪些同学去过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在哪个地方?大家对敦煌莫高窟有什么了解?”这时候学生就会思考这些问题,对于了解的学生就会踊跃回答教师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参与感,与教师互动起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这样就更轻松的带领学生走进这堂课,教授起来也就更省力。其次教师理应引导学生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以及壁画的特点风格分别是什么,以及在中国古代时期,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教师将文化背景以及朝代都要给学生做一个全面的讲解,在了解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加速学生理解敦煌莫高窟内在的深层次的含义,使学生了解艺术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古人伟大的艺术作品。

(三)动手活动渗透情感教育

动手活动必须与美术课堂融合起来,在学习中缺一不可。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将学生的脑与手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将优秀作品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定参考作用。在动手活动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想象的东西构造出来,还可以在常规基础上叠加自己喜欢的东西,使作品更加丰富,表达学生自己内心对审美的感受。例如,在《墨与彩的韵味》的讲授中,首先教师应该讲授国画的历史。中国的绘画特点是在国人的审美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中国水墨画的历史很长远,也在一步步的变化,在美术领域有极大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形式;其次,教师展示优秀的画家作品,让学生进行观摩、讨论,看画家作品都有什么特点,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水墨画,欣赏水墨画的画法特点,大幅度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从画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给自己带来的感悟,认识美术的文化特征与历史继承特征。指导学生掌握墨与水之间的调合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作品。在学生进行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来回走动,对学生领略错误的地方及时进行指正,防止错误发展。

(四)借助课外美术资源丰富美术课堂

教材篇幅毕竟有限,对很多美术资源都只是略微提及,并未能深入介绍,教师可以挖掘、打磨一些本地或周边地区现存的、已经消失的美术技艺和作品,为学生进行深入的剖析,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比如印染,我国的刺绣、绸缎生产中往往离不开印染工艺,无论是直接在布匹、缎料、绸料上印染花纹,还是给绣线着色,都属于印染工艺的一部分。其中印染花纹是非常能够体现各民族特色的部分,不同少数民族印染的方式、花纹各有不同。蜡染、扎染、镂空印花、夹染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尤擅此技艺。教师可以借助介绍印染技艺来培养学生对于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建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若说印染技艺有一定的民族和地域限制,剪纸艺术在古代的普及范围则要更广一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单色剪纸、双色剪纸、彩色剪纸、立体剪纸,并教学生一些相对简单的剪纸操作方式,让学生尝试动手剪出汉字、动物形象、花草等,让学生体会民间美术艺术的博大精深。

(五)引入美术工艺发展历史正确传递情感教育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建立国人民族自信,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在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交流过程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些我国已经消失的美术工艺,比如日本的漆器。有很多网友捶胸顿足认为我们把老祖宗的东西都丢了,被日本捡了去,认为应该复兴这种工艺。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呢?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在讲到漆器、陶器、瓷器时引入美术工艺发展历史,让学生真正了解漆器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漆器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工人反复刷漆、晾干,生漆容易使接触的人皮肤瘙痒,与陶器、瓷器相比制作耗时长、人工成本高。工艺的更替原因非常简单,一种是成品质量越来越高,一种是技术流程越来越简单,漆器在陶器和瓷器面前二者皆不具有,被历史淘汰是必然。教师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情感,漆器这一类的美术工艺是珍贵的历史文物、美术工艺,但不代表不复兴它们就是民族文化的流失。

三、 结束語

情感教育与美术教学只有将这两者进行融合才能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再以“寓画于情,以情动人”的方式进行情感渗透,可以让学生在美术领域有一个新的认识,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美术鉴赏的能力。此外,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强化了。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也理应进一步探索,毕竟丰富创新的教学理念才是有利提升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任晓东.传情达意 润物无声——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201-202.

[2]杨淑馨.情感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9(3):118-119.

[3]张雪.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3):124-125.

[4]王培.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7(7):178-179.

[5]王春艳.关于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

作者简介:

李丽英,云南省曲靖市,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初中美术情感教育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