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020-09-26 10:57王瑾
考试周刊 2020年79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小学音乐培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小学教学的体系不断完善,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是表达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抽象艺术,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被人们所热议。文章对音乐素养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又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作出了简单的介绍,指出了当先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培养;音乐素养

一、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注意对学生教育的全面性。音乐,作为培养人们艺术的一门课程,对学生们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从而提小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对现代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重要。基于此,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探究势在必行。

二、 音乐素养概述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音乐素养的提高可以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三、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历来都是被人们所重点注视的一个教育阶段,是学生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学生必备品格形成和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要更好地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进行教育,为其塑造一个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环境,以满足小学生关于音乐素养提升方面的教育要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小学音乐教学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是践行素质教育的表现,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音乐素养方面的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增加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目前,对于小学的音乐教学,很多学校都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音乐教学体系,大多都是沿用以往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学体系陈旧且方法单一。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并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储备,只是单一的按照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授课,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到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把握不准,教学内容的设计毫无新意,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缺乏实质性进展,使小学音乐素养的培养出现了偏离,造成大量教学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制约了对小学学生音乐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感的一门学科,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很多的学校和教师对小学的音乐教学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致使小学音乐教学的定位模糊,对学生音乐的教学停留在表面,教育的层面较浅,缺乏针对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实际音乐教学的深度有待加深。另外,由于老师和学校对音乐教学的认识的影响,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考核并不严格,致使学生放松了对音乐的学习,对学習音乐缺乏必要的配合,更没有学习音乐知识的主动性。

五、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一)清晰小学音乐教学的定位,加强对音乐素养的重要性认识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清晰小学音乐教学的定位,加强对音乐素养的重要性认识,知道音乐教学中音乐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的作用,广泛普及小学音乐教学和音乐素养提高的价值,转变原本的教育观念,建立起符合新时代小学音乐教学的思维方式,加深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建立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根据学生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加深实际音乐教学的深度,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另外,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小学音乐学习成果的考核力度,严格规范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的紧迫性,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学习小学音乐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二)正确认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正确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运用,构建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将理论和实际放在整体知识结构的框架中来认识,将小学音乐课堂的理论知识贯穿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方法和手段,要经常设计及举行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活动,设计音乐方面的小游戏,摒弃单向授课,激发学生参与探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任何没有感情的教育,都只是“说教”,没有兴趣作为支撑的学习,只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学生音乐水平,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利用问题创设情境,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交流问题等形式来自主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参与和投入的程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音乐。

(四)通过声势律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音乐技能是学生进行音乐表达的重要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技能的提高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至关重要。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声势律动等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在教学之前,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声势伴奏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音乐技能的指导和点拨作用,让学生有重点的进行音乐技能学习和练习,提高音乐技能,提升音乐的乐感和创造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通过视唱练耳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想象力

视唱练耳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训练科目,包括音程、节奏、节拍、旋律、视唱等,同时还包括了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达等综合性练习。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让学生在接受视唱练耳训练时,广泛地接触音乐作品,可以通过视唱大量的音乐旋律片段和大量的对声乐和器乐的听觉训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音乐资料、积累音乐素材,从而丰富和提高学生视唱能力和内在听觉,增加学生的音乐词汇,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感受不同风格、形式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学生声乐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可以让学生具备大量的音乐经验和音乐实践,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六)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是表达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带给人听觉的享受,让人赏心悦目,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挖掘更多的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音乐作品,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音乐作品,教师应该插入一些集听、唱、动于一体的环节,将肢体运动与音乐欣赏相结合,让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要求日益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要求。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教育不能盲目,要有步骤、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音乐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想象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颖.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274.

[2]陈雯雯,陈燕.七音语言——浅谈视唱练耳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艺术研究,2009(4):90-91.

[3]何金楠.放飞想象 提升素养——注重实践理论结合,实现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J].北方音乐,2017,37(15):151.

[4]乙青.给音乐欣赏插上翅膀——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7,37(13):220.

[5]黄雅萍.拓展教学时空 提升音乐素养——例析农村小学拓展音乐教学时空的有效措施[J].小学教学参考,2018(18):63-64.

[6]朱雪莲.立足儿童本位 提升音乐素养——生本理念下小学音乐有效课堂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8(9):51-52.

[7]王萌.刍议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提升小学生音乐素養[J].北方音乐,2017,37(2):152.

作者简介:

王瑾,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育才学校。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小学音乐培养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