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分析

2020-09-26 10:42达刚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初中教学

达刚

【摘要】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叛逆的思想表现,这个时候的学生往往较为难管理,而中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对于学生的管理要落实到不同的学生上,中学班主任的管理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决定着学生未来的成长方向。

【关键词】初中教学  班主任管理  班级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5-0003-02

引言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研究和关注也逐渐提升,班主任一方面承担着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承担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时期的学生往往由于青春期的叛逆思想影响,在遇见事情时容易激动和情绪化,所以班主任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引导学生成长,下文从中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中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一、目前在初中班主任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缺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能通过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

一些初中班主任在年龄上较大,甚至比学生父母的年级更大,这种教师在对学生展开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应对学生,也就一直扮演着严厉的教师角色,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严格的管理下进步,但是目前的时代已经产生了变化,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依旧使用传统的思维通过严厉的手段管理班级已经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对自身的管理理念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从学生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够将班级内发生的事情得到有效解决。

例如在学生上课过程中,学生拿出课外书偷偷看起来,而班主任看到后现场将书收走,并且在全班学生的关注下对学生做出批评,提出了不会再将这本书还给学生。在这种情境发展中,如果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学生展开换位思考,学生可能会认为班主任在全班人面前对自己提出批评和警告,自己以后在班级同学面前再也抬不起头了。所以对这种情景分析来看,班主任并没有从学生的思维出发,主观的认为自己为学生好,但是忽略了学生在心理上的表现特征,这种管理使学生往往对班主任产生反感,所以初中班主任可以使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来。

(二)管理方式传统单一,学生内心产生叛逆心理

目前的中学班主任为了向学生树立起严肃威严的一面,在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只会使用严格的训斥等管理,当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和错误时,往往使用严厉的批评对学生训斥,忘记使用爱的方式对学生感化。学生在教学和成长中,需要循循善诱的引导,而不是令行禁止的责骂,学生也不会因为对教师的训斥害怕而顺从。所以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做出分析,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管理学生,对于一些青春期叛逆心理较强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一味地使用过于严厉的批评教育,会使学生越走越远,甚至和教师对着干的情况发生,这种管理方式对于师生关系只会产生不断激化的效果。

二、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时的教育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于本班级的认同,并且使学生充分的适应班集体的管理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由于来自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不同的学校,所以会有不同的角度和眼光去看待新学校与新班级。

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当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能只是根据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命令式管理。在当前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对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掌握课堂知识。对班主任而言,要想学生能够逐步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行为习惯,就要逐渐引导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就自主管理学习模式与学生展开探讨,在这一过程中与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班主任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这也是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学习模式的重要基础。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身份地位,进一步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学习过程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方面变化。班主任要及时地关心以及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以及面对生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班主任应当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以学生自身为出发点,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班主任可以根据有效的沟通,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以便使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效,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强化对班集体产生认同感,并且引导学生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夠进入自身的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和各种机会,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上强调作为一个集体的荣誉感,宣传班集体中的价值观念,以及教师自身的理念,让学生可以有效并且快速地加入到集体学习和生活中,从学生的思想上使其愿意维护班级荣誉。当然学生对于班级荣誉感的认同并非只能采用这几种形式,教师还可以使学生能够加强互相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在班级活动中深化对同学的认识,利用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融入到班级集体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友情与融洽,这也是最快和最好实现班级认同感的方式。

(二)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多对学生施加正面评价,降低对学生负面评价以及批评等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往往使用管理与批评的模式较多,学生在这种管理活动中会产生厌烦与叛逆心理,对于教师的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为了降低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增加表扬给学生产生的正面引导。例如需要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想法做出活动时,避免直接命令学生能够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否则就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面对教师的需求产生逆反,往往就会去做这件事情。而教师可以使用引导的潜移默化方式,使学生自觉地跟随教师发展,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要思想开小差,可以在相应的课堂教学中表扬优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利用循序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并不意味着将批评与惩罚摒弃,而是需要将批评使用在一些较为严肃的问题上,利用这种方式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对于经常犯错的问题学生,教师也避免经常的批判,而是需要主动的发现问题学生的优点以及进步,对学生积极地表扬,鼓励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班级管理中和学生的家长建立联系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执行管理班级的任务中要注意和学生的家庭展开充分的配合,了解到学生之间的性格特点以及生活方式。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学生在成长中的环境,和家长积极的沟通,使学生的家长能够意识到学生是否出现一些问题,利用这种方式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进度的提升,为了保障这一点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家長建立联系,如使用微信和手机的形式保持和家长的联系,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家庭成长中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引导。

(四)正确的认识和注意到学生之间的早恋

在中学阶段,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逐渐成熟,所以在男生和女生之间产生爱慕是一种正常情况,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地意识到,早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早恋会使学生把精力和时间放到感情上,降低学生对于学习的效率与学习状态。当然目前多数教师往往采取错误的管理手段,一味地对学生批评和遏制,甚至要求家长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方式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能够产生一些效果,但是从学生的成长来看,并不能将学生的精力拉拢回来。所以教师还是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明白爱情并不适合正在学习中的他们,让学生自己明白目前的任务就是学习。

三、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以及心理品质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首先应当建立起自身的思想品德,才能够为学生起到模范的作用。教师可以在日常工作结束后,反省自身教育方式,有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是不是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品德,逐渐完善自身,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进一步加强自身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的领导能力以及与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班主任应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引导学生整体发展的同时,按照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例如,班级当中有一位学生的情绪时常发生变动,在教学过程当中对课堂的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班主任应当针对这一情况,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四、通过培养优秀班干部的方式,加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培养优秀班级干部协助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每一个班级都可以比作一个小型的社会集体,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完整地参与到这个集体当中,教师要要求每位学生能够遵守班级中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能够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其它方面的要求。班主任应当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有效地对学生加以了解,结合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以及性格特点进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感。在对学生了解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班级选举的模式进行班级干部选拔,然后根据每一位班级干部的能力特点,进行相应的职务分配,进一步协助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展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班级干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了解,进一步加强班级干部对教师的协调作用,结合班级干部对学生的了解,开展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加强与每位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真实想法,并按照这些想法能够适当地应用到班级管理机制当中开展高校的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班级干部可以有效地减轻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压力,进一步促进班级干部对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培养。

在班级干部的选举过程当中,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自我展示的平台。比如,某位学生从小就受到图画以及音乐教育的培养,因此这位学生的文艺能力比较出众,教师可以根据他这一能力让这位学生选举文艺委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让这位学生能够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活动。 不仅如此,班主任在进行选举班级干部的过程当中,还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一基础上结合竞争模式,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形成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班主任在选举班级干部的过程当中,结合竞争模式,让学生能够产生成为班级委员的责任意识,在整体上让学生能够形成自我管理的价值观念,让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班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做好自身定位,在此基础上摆正态度,对班级管理的方法不断完善和优化,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班主任身份在管理中需要严厉与温和并存,使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手段使班级保持向上发展的和谐环境。班主任在建立起班级中的威严后,要利用自己的温柔引导学生明白自身良苦用心,使班级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

参考文献:

[1]陈锦丹.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学周刊,2019(30):172.

[2]钟杰均.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名师在线,2019(11):92-93.

[3]翟丽.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96.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初中教学
浅谈藏族地区班主任管理工作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