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人物的评价

2020-09-27 23:01朱露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立场时期历史

朱露

在历史人物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学科知识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是非观。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1)严格的历史性。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时代特色、历史条件也会不断变化,评价历史人物就要充分参考这些变化条件,避免犯以下一些错误。

(2)科学的阶级性。一般来讲,历史人物是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的,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可以说经历了三种阶级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人物必然相应的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因此,对历史人物还应进行科学的阶级分析。这就要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注意历史人物属于哪个阶级,为哪个阶级服务,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不能一刀切。例如,认为地主阶级在任何时期都是反动的,都阻碍社会的进步,这种绝对化的观点就不对了。要避免犯这种错误,必须认清两点1)地主阶级是不变的,但个人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朱元璋刚开始起义反元时,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利益,但是后来他登基做了皇帝,就发生了转变,开始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对他的评价也应分时期进行。2)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相反的政治道路。同为地主阶级代表的岳飞和秦会,对金国的态度上,一个主战,一个主和,道路就截然相反。

(3)充分的全面性。“评价人物和历史,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的看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要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也要全面的分析其是非功过等。同时还应注意:①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其个性特点,如品质、修养、性格等。因为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地位相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表现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如同是封建帝王,隋煬帝气度狭隘,对一些才能突出的人要杀之而后快;唐太宗则胸怀宽广,善于纳谏。当然,个性特点并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主要标准是看历史人物所起的作用。如武则天虽然大肆杀戮李唐宗室,招收男宠,但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后人才会给她高度评价。②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如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为的是使他的统治“传之万世”,但客观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

二、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掌握好评价的尺度、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信度

(1)立场正确。要站在人民的立场、爱国的立场、社会进步的立场、国际主义立场和改革探索的立场上看问 题。

(2)标准明确。要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它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3)观点鲜明。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时势造英雄”和“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两个基本观点 。任何伟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而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只有代表 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才能有所作为。违背了人民的愿望就要被时代所抛弃。如秦始皇,之所以给他重要的历史 地位,主要是因为他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 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

(4)方法得当,客观公正。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和评价,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要联系地看,发展地看,重点地看。防止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掌握评价的信度,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功过、是非、高低、褒贬 ,要恰如其分,公正准确。既不要苛求,也不要溢美。要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局部和全局、现象和本质 的关系。

在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正确地、具体地、实事求是的给予叙述和评 价,对历史上某些反面人物要进行分析和批判”,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分时期评价。人具有可变性,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要实事求是的加以变化。北洋军阀时期有一个人叫杨度,他辛亥革命前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依附袁世凯,鼓吹君主制。晚年时他的政治思想又发生了变化,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曾经设法营救被捕的李大钊,1929年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对这样一个思想立场不断发生变化的人物,就不能完全否定或肯定,而应该实事求是分期评价。再如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大的方面可分为中共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争时期(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

(2)分方面评价。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如汉武 帝的事迹可概括成: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 统一和政治统一。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一个人不一定在每个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对他们进行评价时也就有必要分方面进行。北宋时期有个皇帝宋徽宗对国家管理这一正业做的一塌糊涂,但他却对书画收藏十分热衷,当皇帝不能算为民造福的好皇帝,但却可以堪称有造诣的艺术家。类似于宋徽宗,明朝又出了一位明熹宗,同样不理政事,却嗜好做一个木匠,乐此不疲。类似这样的人物是应当被基本否定的,因为他们的主要职责没有担负好,但他们一些小的成就也不容忽视。

总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用历史的观点、阶级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能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

猜你喜欢
立场时期历史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扬善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草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