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27 23:01王萍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中小学

王萍

摘要: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明显存在教学衔接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中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不同;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不同;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的差异;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化的差异;中小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 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应把握教材特点和学情,做好兴趣培养的衔接,增强中小学老师间的沟通,落实学习习惯的衔接。

关键词:中小学  英语教学衔接  中小学生

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明显存在教学衔接难的问题。 这令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大伤脑筋,倍感初中英语入门教学难。升入初中后的英语入门学习和随之而来的单元检测和月考成绩,令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跌入谷底,感到学好初中英语的难度大,继而产生消极的英语学习情绪,若不及时进行英语学习心理疏导,指导学生学会英语习,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英语学习性障碍。那么,怎样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呢?笔者所在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小学。笔者结合自己任教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困难的原因

(1)中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不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划分为九个级别,将小学毕业阶段定位在二级标准,小学阶段课程目标重点强调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到了初中以后,除了对小学英语课程目标要求更高以外,技能方面除了听说还要加上读写等四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材容量突然增大,节奏快、要求高。 部分学生很难适应英语学科这跳跃很大的教学要求,造成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脱节。

(2)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不同。小学英语教学更多地注重机械模仿, 技能培训仅侧重于听、说,学生通过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这种做法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因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较高,乐于模仿,敢于开口,主动参与和合作精神也能得到培养。 初中教学要求掌握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阅读理解、书面表达更是难中之难。这种变化使许多学生感到较难适应,也羞于开口,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积极性有所减弱。

(3)升入初中的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化的差异。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图文并茂,讲究直观性;而中学英语课文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很难理解,以至于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对于农村孩子的影响更大,由于缺少知识型家庭教育,遇到不懂的问题家长不能帮忙解决,进而积累更多的难题,导致兴趣的下降,部分学生在初一第一个学期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第二个学期就会放弃英语学习;到了初三能跟上教学的更是屈指可数。

(4)中小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刚进入初一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像小學生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初中英语的起点。此外,环境、家庭和个人等因素造成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多,如果在初一英语教师不能够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那么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

二、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设计思路”时特别强调:要做好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根据这一思路,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解决英语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探寻。

(1)把握教材特点和学情。每一次接任初一新生英语课程教学前,教师应抽时间看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教材,充分了解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大体了解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以便在对初一新生进行英语教学时能找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点;针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教师可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改变教学侧重点,给予不同英语学习基础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帮助。

(2)做好兴趣培养的衔接。小学英语教材侧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初中教师更注重应试教学,如果上课讲解语法多,游戏做得少,课堂气氛枯燥沉闷,这就使刚从小学升上来的七年级新生对初中英语学习无法适应,部分学生渐渐失去了原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并产生了厌恶情绪。 初中教师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笔者认为,设计好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导入要尽量巧妙,新颖独特。

(3)增强中小学老师间的沟通。增进中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中小学教师之间要多沟通,他们应当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听课,揣摩其授课方法,以便于中小学教师互相掌握其上课特点,教学方法。 要有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能力。 要多召开中小学教师座谈会,要在熟悉教材、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多召开相关研讨会,以做到二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做到自然过渡,避免脱节。

(4)落实学习习惯的衔接。许多初一新生身上存在许多行为习惯问题: 书写不规范,作业丢三落四,语法概念模糊,中文式翻译英语句子等。初一是学英语的基础阶段,这些问题会阻碍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因此,初中教师必须尽最大的努力,从一开始就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教学的衔接,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完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需要加强中小学教研活动、了解教育现状,弄清楚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发现大家在各个阶段中所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索出,解决英语教学衔接的办法。只要我们的教师稳扎稳打,积极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肯定能迎来英语教学的全新局面。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中小学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