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让学生掌握好铁和铁的化合物

2020-09-27 23:01谭志敬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离子性质溶液

谭志敬

《铁和铁的化合物》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既重视教的过程,更重视学的过程;既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对学生学科素质的开发,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下面我谈几点教学中的体会与同行磋商。

一、 抓住关键 讲清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铁是过渡元素的代表,本节以铁的性质为重点,引出铁的化合物和铁离子的检验。因此铁的性质,尤其铁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核心。

对铁的化学性质,学生往往产生下列问题:“铁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时变成亚铁离子,有时变成铁离子?为什么亚铁离子在空气中久置后会变成铁离子呢?

研究物质的一般规律是:结构—性质—应用,这也是化学学科学习的方法之一。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铁的原子序数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通过分析,画出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再着重讲解铁的原子结构特点:次外层不是2个或8个电子而是14个电子。铁的价电子不只有最外层2个还有次外层部分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铁原子能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而呈+2价;也能进一步失去次外层1个电子而显+3价,铁通常有+2价和+3价两种价态,即铁是变价元素。

从分析铁的原子结构入手引出铁的性质,遵循物质研究的一般规律,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中的结构决定性质这句话的涵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至于铁的具体性质,我引导学生根据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及铁原子结构特点自己推测,再看书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结论形成的过程,活化其思维,发挥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经学生整理,铁的化学性质逐条定格完成,但较分散,规律性不强,教师适时点拨。铁的这些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发生吗?铁的作用是什么?本节课“画龙点睛”的一笔就描绘出来了,铁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当遇到弱氧化剂时就生成亚铁化合物;遇到强氧化剂时就生成铁化合物。师生共同将常见的强氧化剂和弱氧化剂归类总结,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团,也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教师最后小结:铁的反应生成物中,铁的价态一般与反应物性质有关,也受反应物的量影响;也有不一般的,如铁在浓硝酸或浓硫酸中钝化;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及铁在氧气里灼烧,铁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这样总结完善,培养学生正向迁移能力。经过总结,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本节课通过师生分析,学生总结,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也在分析中逐步分散——铁的变价。教学中由结构到性质的分析,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教会学生学习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养成动脑思维的习惯,而形成良好的学科素质。

二、 实验证实性质,锻炼学生实验能力

铁的化合物常有不同颜色,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实验直接感受化学中颜色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顏色证实物质的存在及检验物质的性质,也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特色。首先展示纯净的铁片,铁的三种氧化物样品。经过观察推陈除新,原来纯铁不是黑色;同为氧化物,差别真不小!通过实物观察,加强形象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种元素存在形态不同,颜色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再让学生观察实验台上氯化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硫酸铁溶液的颜色,从而得出Fe2+水溶液为浅绿色,Fe3+水溶液为棕黄色。化学中实物的静态美给人以美感,而动态美则给人以灵感。

三、加强实验  启发思维

这一节教学课本上只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这对学生掌握好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显然很不够,应该增加以下实验用有趣的颜色及实验将知识串联,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良好的学科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科素质。

用氯水氧化溶液中的Fe2+(预先加入一滴硫氰化钾溶液),使溶液呈红色。过氧化氢氧化溶液中的Fe2+(预先加入一滴硫氰化钾溶液),使溶液呈红色。用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还原Fe3+(预先加入一滴硫氰化钾溶液),使红色退去用铁粉还原Fe3+(预先加入一滴硫氰化钾溶液),使红色退去用硫化氢还原Fe3+,使溶液变浑浊用KI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再加CCl4FeCl3溶液与饱和Na2CO3溶液混合,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放出。

四、加强练习  巩固知识

教师把反应讲一遍不如学生动手做一遍,练中才能掌握知识,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把上述实验中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出来,并弄清反应实质。要求学生思考并议论下列问题:①氢氧化亚铁被空气氧化过程中颜色如何变化?方程式如何配平?②为什么铁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只能生成相应的氧化物而不能生成氢氧化物?③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为什么要加热?④检验Fe2+、 Fe3+的方法各有哪些?

最后让学生写一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氧化铁、氧化亚铁分别溶于稀硫酸;②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③三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的反应;④在含有Fe2+、 Fe3+、Cu2+的溶液中加入大量铁粉

高中教育要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的提高会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快捷灵巧;方法的掌握也有利于能力的提高,能力和方法都要有知识作为基础,它们反过来会促进知识的学习。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好基础知识同时要进行能力训练,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在能力培养中学好知识,形成学科素质。把知识、能力、方法融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质量也会稳步地上升。

猜你喜欢
离子性质溶液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