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创建诗意语文课堂,师生共享美好意境

2020-09-27 23:01庞晓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诗意意境语文课堂

庞晓梅

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更应当充满浓浓的诗意——演绎诗的美好意境。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散文。对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冶情操;对老师而言,读着语文,仿佛在和历史对话,和大师倾谈,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享受。师生的心灵应沉浮于语文的字里行间,浸染着墨韵书香,给予师生一种诗意的生命享受。

一、美创情境,装饰诗意的心田

语文课文中的许多情境,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实际情况模拟情境、再现情境,让学生在诗意的画面中愉悦地入情入境。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动态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咏鹅》这首诗意蕴丰厚,有鹅的色彩、声音、动作等等。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根据诗意我精心制作了相关的动画。画面上:岸上杨柳依依,水中碧波荡漾,一位天真可爱的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撒谷粒,白鹅栩栩如生。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的白鹅形象,学生出口成句:“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着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地挥掌前行,欢快地引颈高歌。”此时水波微蕩,荷叶轻摇,荷花飘香……这意境是多美啊,同学们在画面、语言和文字的结合中,同时感受画面美、语言美,愉快地徜徉在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二、巧设活动,点亮诗意的心灯

诗意地生存着,需要一双伶俐的眼睛,灵性的耳朵和一颗诗意盎然的心灵。所以,我总是引领孩子们活动,留连在大自然中。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一俯首一回眸,一睥睨一蹙眉都是我和学生诗意的原动力。

记得那天,大雪下个不停,讲课间,学生总不由自主的望窗外,到了下午,白雪皑皑,看着校园中那深深浅浅的脚窝,真美呀!于是我提议,走出教室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课外赏雪。同学们有的侧耳倾听雪的声音;有的随手抓起一把白雪细细品尝……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天公作美巧“机遇”, 我们用动人的语言留住了这美好的瞬间一生赞雪:鹅毛大雪纷纷下,人们心里很融洽。学校操场乱如麻,你追我赶真潇洒。一生吟雪:大雪悠悠笼小城,雪花似棉静无声。凝望景色生奇虑,雪日浪子何处归?……多么富有灵感和创意的语句,我感到课堂教学的生命是那样的充盈而美丽!

三、不辍练笔,拨动诗意的心弦

诗意语文大 师王崧舟先生曾言:“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这是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的应有之义。”小练笔,给语文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彩纷呈,欣赏他们,如沐春风,令人陶醉。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的迷人景色和槐乡孩子的美好品质。于是,我把文中的词句改变成一首首小诗,让学生细细品味。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之后我设计小练笔:你们能试着学说一首小诗吗?

生1:“哈哈哈”,/小姑娘飘来了,/采走雪白的槐花,/编出美丽的项链。

生2:啦啦啦,/好客的小主人欢歌相迎,/端出香香的饭,/捧出浓浓的情,/记住你的美,/留住你的香,/深情的道一句“槐香五月,我爱你!”

……

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学生一次次感受着槐乡的景美、花香,沉浸于行云流水的意境中。此刻,天真的孩子们俨然成了一位位激情澎湃的小诗人。

前苏联教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绪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会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生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任自己深爱着诗歌的心灵在盛唐歌吟、宋词流转的时空里栖息,恣意吮吸她们留给我的芳香余韵,并乐意以一颗纯洁的诗心、一片天真的诗情,染我的语文教学,以点滴诗意,让师生共享美好意境。

猜你喜欢
诗意意境语文课堂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虫子的诗意奇旅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永恒
冬日浪漫
春色满园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一朵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