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纳,葬礼比婚礼更隆重

2020-09-27 23:04慧明
当代工人 2020年13期
关键词:本杰明逝者棺材

慧明

不如跳舞

刚到加纳时,我问一个驻加纳的朋友这样一个问题:“在非洲待5年了,哪件事情令你印象最深刻?”

她说是参加了一个陌生人的葬礼。

那时的我并不理解,葬礼不应该是亲人为逝者祷告吗,为什么要陌生人参加?最近社交网络上盛传的“加纳黑人棺葬舞蹈”视频,给了我答案。

这段抬着棺材跳舞的视频来自BBC(英国广播公司)的一段报道,介绍的是“世界葬礼之都”——加纳的一种抬棺舞。葬礼上,逝者家属雇佣专业的抬棺队,以欢快的形式送别亲人。黑人小哥服装整齐、表情到位。虽然扛着沉重的棺材,小哥们的步伐却能随着鼓点的节奏丝毫不乱,业务技能令人叹服。

我虽身在加纳,但还是在国内的朋友传给我这段视频后,才去深入了解加纳的葬礼文化。

几经波折,我才打听到,这支抬棺队的创始人兼队长是本杰明·爱多,他是抬棺舞的发明者。据本杰明·爱多说,2010年他就开始做抬棺人。

一次,有一位加纳的酋长过世了,这位酋长生前特别喜爱舞蹈,他的子女希望在父亲入土前,能让送葬队抬着棺材最后再跳一支舞。由于没有先例,许多送葬队都不敢接这个活儿。酋长的家人最后找到了本杰明·爱多,问他们干不干。由于当时生意不好,他们也没有多加思考,就答应下来。本杰明团队在当地舞蹈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花样,重新编排了一段新舞蹈在葬礼上跳。葬礼按照家属的意愿,顺利地完成了。

表演过后,本杰明团队的抬棺舞火了,这种送葬形式无疑成了葬礼上的新高潮。

凭借独一无二的商业头脑,本杰明·爱多站在了殡葬服务这个风口上,成为当地殡葬服务行业的扛把子,他甚至成立了一家殡葬服务公司,打算在传统流程上有所创新。他抛弃了传统的全黑色衣着,让抬棺队穿上花哨的衣服,颜色也可以由客户挑选。按照客户的需求,他们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送葬服务。有的人喜欢庄严肃穆,有的人则希望能够轻松一些,这时他们就会在抬棺仪式中加入舞蹈。

一次抬棺舞收费约2200塞地(约美金380元)。即便收费不便宜,仍有许多家庭希望亲人能够在音乐与舞蹈中下葬。跳抬棺舞也为当地创造了许多工作机会——目前这种表演形式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已经达到了2000个左右。

如今,在葬礼上跳抬棺舞,已不仅仅是在加纳一国流行,西非的很多国家,都将这种仪式渐渐演变为一种习俗。因为,他们与发明抬棺舞的本杰明·爱多的初衷一样,想给这个世界带来多一点儿的欢乐。

欢庆新生

在加纳,人们一生中最昂贵的仪式不是婚禮,而是葬礼。加纳的葬礼不是为了表达悲伤,而是为了祝愿死者死后的生活更加美好——死亡即新生,自然是要欢庆的了。

因此,在一个人死去之后,他的家人会耗费很大的精力与财力为他举行一个体面的葬礼。

在加纳,葬礼不仅不是忌讳的场合,反而极为隆重,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场合。葬礼上,你可以结交新的朋友,甚至有人利用葬礼的机会发展一段恋情。原则上谁都可以来参加葬礼,除了在校学生。

一般而言,部落头头脑脑的人物和家庭成员会组成治丧委员会。第一件大事就是审查逝者的信用事务,诸如他生前是否给社区缴税?是否遗留债务?若有,这些问题必须在葬礼之前解决,为的是所有同逝者有关联的人都能来参加葬礼。

组织葬礼是个不小的工程,要保存遗体、通知家族成员、安排场地、邀请乐队、请DJ、舞者、主持人,准备饭菜,等等。很多大人物或有钱人还要在媒体上刊登广告,或在显眼的地方张贴海报。在加纳,甚至还出现了葬礼经纪人这一职业。

由于参加葬礼的人一般都很多,工作日不好安排,所以葬礼一般都选择在周末举行。于是,每逢周末,加纳大大小小的教堂和操场等公共场所人头攒动、车辆拥堵,人们身着红色、黑色的服饰前来参加葬礼。一场葬礼有时会持续多天,一个人一天赶两三场葬礼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场加纳人的葬礼往往要支出普通人一年的收入,加纳的一位葬礼筹划者说,办一场葬礼的平均费用差不多在1.5万~2万美元之间,要知道加纳的人均GDP才1500美元左右。所以,有的人家要四处借钱,才能凑成一次体面的葬礼。因此,殡葬服务在加纳可是一个大风口。

奢侈纪念

非洲有一句谚语:死了就知道有多少人爱你了。在加纳,这句关于死亡的谶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那些色彩斑斓、造型奇幻的异形棺材就是最好的证明。

加纳的棺材一直以精美奇特著称,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实现死者生前的愿望,为他们个性化定制的。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是佳能相机、可口可乐、万宝路这样的消费商品,任何死者喜欢或想要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棺材的造型,心灵手巧的加纳棺材匠人也都能造出来。

在加纳,一口棺材的定价在40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近年来,这种独特的需求让加纳的棺材产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棺材市场发展相当迅速,一整条街都是琳琅满目的棺材的场面并不罕见,以制作棺材闻名的小镇泰西甚至被冠以“棺材之乡”的“美名”,每年都吸引全世界的游客前来参观。

据说,加纳独特造型棺材的起源来自于其经济支柱之一——可可豆。

可可树最早生长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后来被引进到赤道几内亚。19世纪初期,加纳一位名叫特特·夸谢的铁匠从赤道几内亚带回6粒可可种子,种在了阿克瓦皮姆山区。加纳南部地区气候温热,适合可可树生长,所以收成很好,可可种植很快得到普及。1947年,当这位为加纳经济立下汗马功劳的铁匠去世后,人们用上等木材为他制作了一个可可豆形状的棺木,这可能就是个性化棺木的最早起源。

在中国,“死者为大”的传统思想一直根植于我们心中,这种葬礼上抬着棺材跳舞的行为,多数人应该觉得难以理解,但“黑人抬棺”视频确是如此真切地打动了众多网友:有人看到死亡与舞蹈之间的冲突,有人看到悲伤和欢乐的融合,有人看到纯粹沙雕的欢乐。

这种存在已久的现象能够翻红,或许也是源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之时,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死亡。疫情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死亡开始变成一个个数据,“黑人抬棺”无疑是对自我的一种疏解。

死亡给了人们更宽容的世界观:每个地方的丧葬文化虽然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希望逝者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好。我们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就像尊重每一种性格的人。我们接受文化的多元,思想的多元,社会的多元,多元共存在彼此借鉴优势、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产生了互相依存的共生性,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人类文化景观。

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猜你喜欢
本杰明逝者棺材
纪念
是棺材,也是艺术品
“官财”的故事
小熊本杰明和跳绳
墙壁
笑着说再见
仁爱比聪明更重要
货比货
Reading with Rhea The Woodcutter and the Axe
最大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