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识“千米” 实践反思“数学味”

2020-09-27 23:14夏俊利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学味教学设计

夏俊利

[摘要]“认识千米”这一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基础上,通过“走、说、算、数”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认识千米,在学生不断质疑、实践、反思中呈现数学味。

[关键词]千米;数学味;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9-0006-03

“千米”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无法像学习之前的长度单位那样,借助身边熟悉的工具或物体在“比、量、画”等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具体长度的认知。对此,可从充满数学味的“课前调查”“课中实践”“课后反思”三个维度,使学生通过走、说、算、数、写、查多种方式积累经验,从而认识千米。

一、“以问促识”,“数学味”的生活实践

“千米”是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学生对于千米有哪些了解或疑惑,是教师开展教学之前应该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从以下三个问题开始学习千米。

问题1:对千米有哪些了解?

学生反馈:

(1)根据字面意思,千米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进率,1千米就是1000米;

(2)在高速公路的指示牌上有千米,大多用字母km表示;

(3)在导航软件和汽车行程表上也有“千米”,但单位是“公里”,得出千米又叫公里。

问题2:对于千米,还想学习什么?

学生反馈:

(1)为什么千米这样的单位用在高速公路上?

(2)有没有比千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3)1千米到底是多长?

问题3:从家到学校,需要几分钟?

学生通过手机导航软件完整记录了在步行、自行车或汽车不同出行方式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以及所用的时间。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親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课前三问,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千米,积累经验,同时也让教师掌握学生对于千米的了解程度,有助于课堂探究中合理规划时间并确定学习研究的重点。

二、“以小见大”,“数学昧”的课堂探究

在课前调查反馈中,学生的疑问之一就是“1千米到底有多长”,那么教学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小分享,以“时间”见“千米”

课前关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和时间的记录,成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推想的素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选取了三个都是步行的例子以地图形式展示:学生1的数据是4分钟步行270米;学生2的数据是7分钟步行504米;学生3的数据是14分钟步行980米。

对于地图,学生的直观感受是,步行的路程越来越长,所需的时间也随之增加。开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所用的时间都很长,就说明两地距离很远,那就要用千米来表示两地的距离。这样就巧妙地在比较中解释了学生的课前疑问。

根据数据推算,学生1要从家走到学校1个来回,再加1个单程就接近1千米,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学生2只要走1个来回就接近1千米,所用时间是14分钟。通过对比,学生得出“走l千米大约需要14分钟”。

课堂探究不能止步于结论,还要实践运用。在巧用“百度地图”之后,还可以将结论与“微信运动”结合(微信运动记录的是步数)。课后学生带着手机步行14分钟,通过微信运动显示的数据,得出步行14分钟约1900步,即步行1900步的距离约1千米。

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千米、感受千米、记录千米、推算千米,不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在各种信息技术支持下对探究千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小实践,以“人数”量“千米”

“1厘米长度”借助大拇指指甲的宽;“1分米长度”借助大拇指和食指分开的距离;“1米长度”借助两臂张开,左手到右手的距离。“1千米长度”可以借助人的什么呢?

为了建立联系,继续助力学生“1千米长度”的构建,教师可带领全班学生在50米的跑道上手拉手并拉直,看看一共需要多少位学生。实践得出,50米的跑道,大约需要40位学生手拉手拉直。学生经历了亲身实践,探究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快推算出:500米距离需要400位学生手拉手拉直,1000米距离就需要800位学生;100米距离需要80位学生,1000米则需要800位学生。也就是说,如果是40人的班级,需要20个班级学生一起合作,手拉手后拉直约是1000米。教学到这里,学生都发出了“哇”的声音,感叹1千米的长度。

第一个是小分享,侧重于应用信息技术,通过记录实际数据并进行推算,帮助学生形成“1千米长度”概念,理解“千米”在公路、河流情境下的应用。第二个是小实践,联系了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借用“身体尺”形成对应长度的表象,1千米也可以通过累加人数,让学生积累经验,在想象中感受“1千米长度”。

无论是走路还是推算,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了探究“1千米长度”的经验,从想象到实际,体现数学的探索性。

三、“以文记感”,“数学味”的反思日记

经历了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收获和感受多种多样。为了让探究留下痕迹,使感悟更加深刻,学程单最后是要求学生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中的千米》。

学生反馈如下: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学生开始对于1千米的认知是模糊的:有的学生一开始觉得1千米很短,可是经历了探究、实践、推算之后,重新建立了清晰的1千米长度概念;有的学生一开始觉得1千米很长,究竟有多长,没有概念,通过记录步数,发现原来从家走到情侣园就是1千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长;有的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质量单位千克用字母表示是kg,得出千米用字母表示是km,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新的疑问——为什么都是以字母k开头呢?

这个新的问题犹如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为什么千克、千米用字母表示时,都是以“k”开头呢?学生纷纷猜测。教师鼓励学生先猜想,再自行查资料验证,最终全班交流并解决问题。“千”在英文中是“ki-lo”,字母k来自缩写。学生又有了新的疑问:数学与英语还有联系?……

美国教育学者卡尔金说:“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计算器和电脑的时代里,孩子们需要具备比以往更强的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造力和灵活性。”教师除了要会熟练运用先进技术助力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以外,更要能根据所得的结论去分析并应用。及时记录探究后的感受,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这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也能增强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整个认识千米的过程,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实践验证、内化感悟、思考新疑、再解决问题,这不正是“千方百计”认识千米,处处都是数学么?

(责编金铃)

猜你喜欢
数学味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