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运动康复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2020-09-28 14:13白引珠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8期
关键词:耐力分级心率

王 颖,白引珠

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 710003

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逐渐升高,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1-2]。目前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但结果并不理想,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患者常因病情复发而反复住院,导致生活质量差,心理负担重。故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和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案,对于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言颇为关键。但是国内有关分级运动康复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影响的相关文献报道甚少[3-4]。因此本文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分级运动康复干预治疗,探讨对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观察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30~75岁,平均(58.23±7.43)岁;病程2~14年,平均(5.13±1.25)年;心功能Ⅰ级8例,Ⅱ级13例,Ⅲ级15例,Ⅳ级2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35~69岁,平均(58.93±7.11)岁;病程2~13年,平均(5.14±1.24)年;心功能Ⅰ级5例,Ⅱ级12例,Ⅲ级18例,Ⅳ级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18年制定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临床诊断标准[5];(2)均经心脏超声、心力衰竭标志物脑钠肽(BNP)等检测确诊为心力衰竭;(3)年龄30~80岁,性别不限;(4)在本院进行干预,且临床资料完整。本研究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异常,不能坚持长期配合随访;(2)患有严重瓣膜性心脏病、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内或静脉血栓、严重肺部疾病及其他原因运动禁忌;(3)孕妇及哺乳期女性;(4)研究过程中自愿退出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的干预 给予常规治疗与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饮食及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等基础方法,同时出院后定期进行门诊随访,随访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1.2.2观察组的干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分级运动康复干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心力衰竭干预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责任护士等组成,定期进行心内科疾病相关知识院内外培训,掌握心力衰竭专科治疗措施和循证护理方法。责任护士负责患者住院期间运动康复干预(包括定期为患者举办健康讲座、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向患者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及社区随访服务(包括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社区健康讲座)。(2)根据患者情况制订运动康复介入计划,特别是就运动康复介入相对禁忌证及各项功能性训练的内容及指标做出个体化规划。心功能Ⅰ级:不限制一般体力活动,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心功能Ⅱ级:适当限制体力劳动;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体力劳动;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评估活动耐力制订活动目标及计划:体育锻炼前,经医生全面体检以合理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患者可遵循卧床休息-床边活动-病室内活动-病室外活动-上下楼梯的活动步骤。运动方式包括①有氧运动:运动前适当热身(至少做10 min)以扩张血管,勿使脉率超过最大心率的50%;②力量运动:增强呼吸肌(膈肌和腹肌)的运动可减轻呼吸困难、增强运动耐量,低重量阻力运动(如哑铃操)可增强四肢和躯干肌群的力量,一般运动1~2组、每组重复12~15次即可;③运动时间:每周5次;运动频率:初始1次/日,每次10~20 min,1周后每天增加1次,每次30 min。每次运动的开展分热身期、锻炼期、休整期,严格分级,按级定标。(3)注意事项:首先心力衰竭患者一定要避免参加剧烈运动项目,其次锻炼要选择缓慢不过分用力的运动,如步行、慢跑、气功、太极拳等。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经常做深呼吸运动,护理人员应帮助和鼓励其做肢体被动和主动活动,特别是下肢活动,以预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4)监测活动中的反应:当患者出现明显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极度疲乏时,应停止运动,就地休息,休息仍不缓解时应报告医生,协助处理。患者出院前教育患者应进行居家运动训练。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心功能变化,采用超声检查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2)通过运动心肺功能测试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包括干预前后的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运动功率(Wmax)与力竭时间。(3)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 min步行距离(6MWD),按照美国胸科学会指南进行6MWD试验,测量6 min行走的距离,再次对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评估。(4)使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绪、社会及体力限制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心率和心功能的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率、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率、LVESD、LVEDD均低于干预前,而LVEF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率、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及各项心功能指标对比

2.2两组患者运动耐力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耐力各指标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耐力各指标对比

2.36MWD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6MWD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6MWD明显升高,且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MWD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6]。我国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为0.9%,其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7]。且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早期无明显表现,易被忽视,从而延误疾病诊治,影响预后。常规干预模式以坚持药物治疗为主,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剧烈体力活动和分级运动康复。尽管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其预后仍然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基础研究的深入,心力衰竭患者需休息、不运动的观念已逐渐改变。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心脏康复作为心力衰竭重要的二级预防内容日益受到重视,而且一些循证医学表明适度的运动康复可以减少神经激素系统的激活和延缓心室重构的进程,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延缓心力衰竭病程有利,是一种能改善患者临床状态的辅助治疗手段,现已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心力衰竭康复治疗中[8-11]。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级运动康复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经过分级运动康复干预后,观察组心率、LVESD、LVEDD均降低,而LVEF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运动耐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MWD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应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提供系统的运动康复干预,包括提供早期健康宣教工作,及时协助患者完成被动肢体运动,按照循序渐进顺序逐步过渡至主动活动。同时,护理工作中应以确保患者运动安全为首要原则,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达到促进心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采用分级运动康复干预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明显临床意义,是一种科学的运动康复干预管理方案。

猜你喜欢
耐力分级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