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国芯” 中国化妆品制造如何破局

2020-10-09 08:57策划执行龚述辉张泽华
中国化妆品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国芯原料化妆品

策划、执行/ 刘 丽 文/ 龚述辉 张泽华 郭 丽

目前,全球化妆品行业已经迈入4.0时代,即比拼研发和技术的时代。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更愿意为高性价比的产品买单。如何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推进,进而进入中国创新,中国化妆品行业中国制造将起到强大的推进力量,“中国芯”是不可少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无论是品牌实力还是市场国际化,都是走在本土品牌的前列的。但当其发展被芯片拖后腿时,“中国芯”问题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因为“中国芯”问题,同样存在于我国化妆品产业中。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本土的化妆品品牌如何拿出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走出我们的特色之路?请随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化妆品行业的“中国芯”。

【上 篇】中国化妆品制造企业的研发市场现状

文/龚述辉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尤其自2016年开始,在新国货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民族化妆品市场份额增长迅速。2019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达2444亿元,彩妆市场规模达551.9亿元,合计为2995.9亿元。据腾讯2019年5月发布的《国货美妆洞察报告》显示,从市场份额来看,国妆品牌已占到56%的市场份额。

但是,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2019年中国中高端化妆品销售(产品单价200元以上的化妆品均归属中高端化妆品)规模达1518亿元,占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的51%。在这51%的份额中,中外合资化妆品品牌和进口化妆品品牌占据了九成的份额,以佰草集、丸美、美素为首的国产品牌阵营仅仅占据了一成的份额。在利润最为丰厚的高端化妆品市场(产品单价500元以上属于高端化妆品),国产品牌的份额接近于0。国产化妆品主要占据三四五线等中低端市场,中高端市场则被国际品牌垄断。这是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民族品牌面临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我国民族化妆品发展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国内化妆品行业起步晚,大部分民族化妆品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偏弱,而且国内化妆品企业更多偏向于重营销轻研发,产品研发能力整体偏弱,品牌力也不强,国内化妆品行业整体竞争力与欧、美、日、韩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难以在中高端化妆品市场跟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开展竞争的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笔者认为,国内化妆品行业跟欧、美、日韩化妆品行业对比,最大的差距还是在化妆品的研发实力上。化妆品研发是化妆品的“芯”。笔者在中国化妆品行业服务了23年,见过太多的国内化妆品品牌崛起于营销死于品质。研发是不断提升化妆品品质的关键。化妆品企业的研发部门涵盖基础研发、配方开发、安全性测试、包装设计等部门,国际上通行的化妆品企业年度的研发费用率在2.0%~3.5%(即年度化妆品研发费用占当年度企业营收的比率)。2017年以前,国内的化妆品企业研发费用率很少有突破2%的。上海家化、珀莱雅2018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上海家化研发费用率为1.83%;珀莱雅2018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为1.99%。国产化妆品企业营收基数本来就小,而且研发费用率还不到2%,投入研发的费用实在有限,因此就难以出来理想的研发结果。我们再来看看全球性的化妆品集团的研发费用率。2018年国际大型化妆品集团的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欧莱雅集团研发费用率为3.4%,达到71.87亿元;资生堂研发费用率为2.7%,达到17.96元;宝洁研发费用率为2.4%,达到130亿元。上海家化、珀莱雅还是国内化妆品行业的领导企业,跟外资品牌在研发费用投入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目前,中国大约有5200多家民族化妆品企业和工厂,大部分企业和工厂都号称自己有较强的研发实力。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所谓的研发,只是做出个能卖的常规配方而已,并没有什么较高的技术含量。根据笔者的判断,国内真正能开展独立研发和具有一定研发实力的化妆品企业和工厂数量占比最多不会超过10%。当然,近几年以来很多国内化妆品企业都意识到研发上的不足必将影响未来竞争力。由此,国内化妆品行业正在悄然改变。

伴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优秀研发人员和国外优秀的研发人员进入中国本土企业,在带来先进研发技术的同时,还引入了研发的思维方法。再加上近年来行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技术交流,研发势必要被推向行业前进的浪潮上。因此,虽然国内化妆品行业整体的研发实力相对偏弱,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民族化妆品企业在资金和人才等方面投入越来越多,国产化妆品公司在面膜、中草药、珍珠护肤等方面相继取得了突破,部分技术位居世界化妆品行业领先地位。且听笔者一一到来。

化妆品 “中国芯”:领先世界的中国化妆品品类

面膜:全球领先的优势品类

2019年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中国面膜市场的体量已经接近中国护肤品体量的10%,即可达到240亿元左右。目前国际化妆品行业都公认面膜品类是中国化妆品行业中最早能够与外资品牌抗衡的品类,也是全球化妆品行业中领先全球的优势品类。

事实上,面膜这个品类从兴起、发展到技术革新上做出杰出贡献的都是中国企业。在膜布技术上,全球最大面膜ODM厂家中山诺斯贝尔已经形成了从膜布原材料的种植、加工到生产的一条龙闭环,而且诺斯贝尔以日产500万片面膜的强悍生产能力,让欧莱雅、资生堂、安利等国际化妆品巨头纷纷跟其合作。无论是膜布还是精华液技术,以诺斯贝尔和贝豪为首的中国本土企业都远超还在使用传统无纺布与传统精华液配方技术的外资品牌。可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业绩,中国本土企业都碾压了外资品牌。

中草药:中国国粹,大放异彩

中草药护肤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国粹,也是中国民族化妆品品牌崛起的强大助力,更是未来中国民族化妆品发展强大的宝藏。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草药化妆品在国内的销售额已达400亿元左右,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因为欧美品牌的定位本身就和中草药概念有所冲突,因此不管欧美化妆品品牌产品做得好不好,都会给消费者一种穿着白大褂的洋大夫要给中国人扎针灸的感觉,难免让消费者疑虑重重。古方的佰草集太极丹曾在法国丝芙兰最佳销售单品中获得第5名的位置,超过了日韩产品。在大众线,诞生于1931年的民族品牌百雀羚在2008年定位为草本护肤后,迅速实现了复兴。公开数据显示,百雀羚在2018年零售额达到了230亿元,已经赶超了许多外资大牌。

反观国内品牌,中草药护肤早就成为他们与外资品牌抗衡的杀手锏。随着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中草药成分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中坚力量。在2016年开始兴起的新国货运动中,中国消费者对中草药化妆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主打中草药护肤的佰草集和百雀羚都是本土化妆品品牌中的佼佼者。在高端线领域,佰草集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根据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的线下零售渠道数据和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2018年中国百货渠道数据统计,在TOP20百货渠道品牌销售排名中,佰草集品牌在2018年护肤百货渠道主要品牌市场份额排名第12位,市场份额为2.5%,位列国产品牌第一名。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七白”

在中草药护肤这个品类上,中国民族化妆品企业是具备领先优势的。外资品牌添加中草药的做法在消费者眼里充其量就是个植物护肤或草本护肤。

珍珠:本土化妆品品牌的主战场

珍珠也是一款有相当多功能的原料,不仅能够外敷,还能内服,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化妆品领域,珍珠可以起到美白、淡斑、祛痘、控油等诸多很实际的美容效果,是国际上常用的一款护肤品原料。像资生堂、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大公司都曾经开发过珍珠护肤的相关化妆品,例如资生堂旗下的高端护肤品牌CPB就曾经用珍珠和蚕丝做过一款面霜。然而,在中国市场,在珍珠护肤这个细分的护肤品类中民族企业完胜外资品牌。珍珠在中国已拥有2000余年的药用历史和美容历史,直到现代,珍珠依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是绝对的珍珠大国,本土化妆品企业中做珍珠护肤最出名的要数欧诗漫和京润珍珠两家,而这两家分别在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两大主流领域占据主导位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超过90%的淡水珍珠都来自中国市场,而欧诗漫的核心正是淡水珍珠。通过几十年的科研攻关,欧诗漫拥有了三项领先世界的珍珠核心专利技术:亚微米粉体制备技术、珍珠多肽提纯技术、珍珠与护肤品复配技术。

众所周知,海水珍珠的培养技术要求极高,而专攻海水珍珠的京润珍珠集团更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尤其京润珍珠独有的“仿生萃取技术”,能够让珍珠营养活性物得以100%完好存活,使其产品效果远超同类产品。更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底,京润珍珠还在正式宣布将“珍珠美容养颜汉方”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润珍珠也成为国内第一个申遗的化妆品牌。

彩妆:中国色彩的核心竞争力

相对于护肤行业,中国彩妆行业虽然起步晚,但是中国彩妆行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在吸收、创新、提升后,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且开始在全球彩妆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全球诸多大牌彩妆和大众彩妆,都出自中国的彩妆加工厂。中国彩妆OEM/ODM产业发达,也成就了卡姿兰、玛丽黛佳、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各领风骚的民族彩妆代表性品牌。我们将国内彩妆行业的一些代表性企业分享如下。

1. 上海臻臣。

虽然臻臣在2015年才正式成立,但现已拥有62人的研发团队,研究所库存5000多个配方,实力非常不俗。据相关报道称,2017年,臻臣公司的营收位居中国本土彩妆行业代工企业第1位。臻臣聚焦于高端彩妆产品制造,诸多国际彩妆大牌均是臻臣的合作客户,它甚至是某些国际彩妆大牌在中国唯一的本土制造商。出于商业保密协议,这些品牌的名字无法公开。可以确定的是,其中某些品牌位居全球彩妆品牌Top10之列。有意思的是,臻臣会把客户数量控制在30个以内,以此保证每一个客户都得到最好的服务。

2. 上海创元&创馨。

上海创元化妆品公司2005年创立,目前拥有创元、创馨等三家工厂。据媒体报道,上海创元&创馨是亚洲最大的睫毛膏生产基地。除了国内客户以外,众多国际大牌的睫毛膏产品都出自该厂,欧莱雅、雅芳、玉兰油、妮维雅等国际品牌都是其长期合作客户。

3. 台湾太和生技(上海丽鑫&露凡西)。

在法国、日本开研发中心,在中国开打样中心,工厂,公司有100多个博士做研发。香奈儿、兰蔻、迪奥等国际一线品牌都是他们的客户。它就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化妆品代工企业太和生技。其在中国拥有两家子工厂(丽鑫生技和露凡西),在日本也拥有工厂和研发中心。据相关外媒报道,全球60%的一线知名品牌都与太和生技有合作关系,且外界一直传闻,太和生技是全球排名第二的彩妆生产企业,规模仅次于意大利的彩妆代工企业莹特丽。据财报显示,2017年,太和生技的年营收达到了13.27亿元,这规模着实不算小。在中国本土市场,美宝莲的眼影盘、眼线液笔,羽西的腮红,丝芙兰的遮瑕膏等一批外资大牌的彩妆产品都是出自该厂。

4. 上海巴黎蒂。

巴黎蒂也是一家以彩妆见长的工厂。巴黎蒂在中国台湾的母工厂,从事彩妆制造已经有40年之久了,其自身在中国大陆也拥有20多年的历史。相对而言,巴黎蒂的业务一直比较偏向于海外市场和客户,除了国内的工厂之外,巴黎蒂还把业务分支拓展到了欧洲等海外市场,其在海外市场的宣传远比本土市场做得彻底,这在化妆品代工领域是不多见的。当然,巴黎蒂在大陆市场也积累了非常优质的客户资源。在中国本土,美宝莲、巴黎欧莱雅是上海巴黎蒂长期合作客户。

上海绿应生物科技

5. 苏州安特。

创立于2012年的苏州安特是一家知名的中国本土彩妆代工厂。仅用了短短4年时间,苏州安特就走向了资本市场。据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安特的年营收已突破了1亿元大关。仅仅依靠彩妆的OEM代工就做到营收破亿,这在本土代工企业里并不多见。一方面是因为安特在唇妆领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是屈臣氏体系内的重要代工企业之一。据财报显示,2015年、2016年,屈臣氏在安特加工的三大产品系列(均为彩妆产品)占据公司营收业务的比重均超过50%。除了屈臣氏之外,安特还与包括娇兰佳人、欧莱雅、雅丽洁、H&M、珀莱雅、Forever 21、火烈鸟、TONYMOLY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产品研发方面,安特也表现不俗,目前已获批2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15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6. 广州三好科技。

广东三好也是业内最知名的彩妆代工厂之一。广东三好在彩妆研发方面投入甚多,在韩国、雅加达、法国、德国四地建立5个联合研发实验室,并与美国道康宁、德国巴斯夫等许多知名的原料研发企业建立来了深度的合作关系,联手在腮红、粉底、唇膏、眼影、气垫等彩妆品类上打造了许多独家合作技术。正因如此,三好成为国内外许多知名彩妆品牌的合作企业,甚至把工厂开到了马来西亚。

7. 珠海神采。

如果你买过丝芙兰自有品牌的腮红、眼影、唇彩类产品,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产品都是由一家中国的彩妆工厂代工生产的,尤其是丝芙兰的眼影类产品,几乎被这一家工厂所一手包办。这家代工的名字叫做珠海神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神采”)。珠海神采成立于2003年,凭借着自己在彩妆研发和生产方面的优势早就征服了海外市场,其产品出口意大利、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荷兰等多个国家,屈臣氏、MAXYgirl、欧瑞莲等品牌都是珠海神采的合作客户。

目前

国内化妆品行业的产品研发主要分为三个主体

一个主体是颇具实力的各个国内化妆品领导企业

从研发

生产

营销一条龙由企业自己投入和掌控

一个主体是国内领先的ODM企业

另外一个主体是专注于化妆品原料研发的企业

8. 上海永力笔业。

上海永力笔业,被业界称为眉笔大王。上海永力笔业拥有20多年的眉笔研发和制作经验,是眉笔代工领域的领头羊企业,屈臣氏骨胶原系列的眉笔,以及谜尚、梦妆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的眉笔产品均由上海永力笔业代工,其自有品牌绮莱伊的眉笔也是当前热门网红产品之一。

上述国内顶尖乃至已经在全球彩妆生产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的中国本土彩妆生产企业,为全球化妆品市场闪耀中国红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近年来不断孕育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国内新锐彩妆品牌的坚强后盾。

化妆品领导企业的研发力

在了解完国内化妆品研发在部分品类上占据世界领先优势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国内化妆品领导企业、领导ODM企业以及领导原料商的整体情况。目前,国内化妆品行业的产品研发主要分为三个主体,一个主体是颇具实力的各个国内化妆品领导企业,从研发、生产、营销一条龙由企业自己投入和掌控,例如上海家化、百雀羚、伽蓝(自然堂母公司)、珀莱雅、欧诗漫、丸美、上美等;一个主体是国内领先的ODM企业,例如主打面膜的中山诺斯贝尔、主攻彩妆的上海臻臣、全面发展的广州雅兰国际雅纯制造、广州芭薇等;另外一个主体是专注于化妆品原料研发的企业,例如主攻透明质酸(玻尿酸)的华熙生物。

我们先来看看实行一条龙策略的国内化妆品领导企业研发实力概况。

1. 上海家化(旗下主要化妆品品牌有佰草集、玉泽、高夫等)

上海家化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承中华源远流长的中草药文化,通过挖掘美颜古方,再运用高科技赋能,在葛文耀时代成功地打造了中高端的佰草集、双妹两个品牌,而且佰草集成为第一个真正走出国门获得国外消费者认可的中国化妆品品牌。2016年年底张东方就任上海家化董事长后,明确提出了研发先行,尤其上海家化的多品牌矩阵,需要高强度研发作为支撑。因此,近几年来,上海家化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逐渐增加,2019财报显示,上海家化研发总投入达到1.83亿元,研发费用率为2.41%,这一数据在国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此数据也已接近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大牌的水平。而且,多年来,上海家化的研发团队人员一直稳定在200人左右。这个团队源源不断地研发出新产品和新技术,驱动家化核心品牌业绩不断增长。

2. 伽蓝(旗下主要化妆品品牌有自然堂、美素)

笔者曾经在伽蓝集团自然堂品牌事业部工作过,深刻地感受到了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颖对科研和品质的重视。郑春颖直接将伽蓝集团定位为科技美妆研发公司。伽蓝集团从创建伊始,便坚持自主研发与全球合作相结合的发展路线,在全球范围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成分,运用世界先进科技,确保其生产配方及工艺既适合东方人肤质,又时刻同步于国际一流水平。伽蓝集团的每款产品从原料选择开始,都经过至少60种科学验证,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功能、环境的要求。除了在中国大陆设有一家研发中心之外,伽蓝集团还在东京、台北等地建立合作实验室,且现在正在积极筹建巴黎实验室。目前,伽蓝集团研发团队超过60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超过40个。

伽蓝集团拥有三项世界尖端科技—“3D皮肤模型”“外太空护肤科研”和“表观遗传学应用”,是全球率先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亚洲人皮肤的企业;是亚洲率先通过世界先进航天技术开展空间生物科学研究的化妆品品牌;是在表观遗传学应用领域位于国际前列的中国企业。

3. 珀莱雅(旗下主要化妆品品牌有珀莱雅、优资莱)

珀莱雅拥有比肩国际水平的研发创新中心,汇聚高层次科研人才80余人,为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国际顶级的科研环境。在2014年世界海洋日期间,珀莱雅正式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搭载国家一级科研项目蛟龙号开展深海护肤研究,为珀莱雅产品科技注入前瞻资源。根据珀莱雅财报显示,珀莱雅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082.79万元、5125.09万元、7497.6万。2019年珀莱雅研发费用率为2.4%,这一数据在国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此数据也已接近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大牌的水平。在千万级研发费用的投入下,近三年来珀莱雅研发和生产出了一系列优质的产品,推动了品牌的快速发展。

4. 欧诗漫(旗下主要化妆品品牌有欧诗漫、百花萃)

前文已经有介绍欧诗漫在淡水珍珠领域的研究颇具优势,拥有三大领先全球的珍珠核心专利技术,此处就不再赘述。笔者也曾在欧诗漫服务过,深刻地明白欧诗漫对科研不遗余力的重视。欧诗漫每年在研发层面的投入已超过了年销售额的3%,已经落成投产的新厂区更是囊括了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化妆品行业唯一的院士工作站、CNAS认证实验室等。另外,欧诗漫也将充分引入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资源,计划每年合作研发新产品不少于20个。近年来欧诗漫累计申请、授权国内、国际专利100多项,而且专利实施率达到了80%以上,各项研发数据均位居行业首位。欧诗漫在科研上的投入和产出,将是欧诗漫成为百年化妆品企业的强大保障。

5. 丸美(旗下主要化妆品品牌有丸美、春纪)

眼部护理专家丸美,十数年如一日专注眼部护理,打造眼部肌肤研究中心,配置先进的研发设备,开展研发活动。2014年,丸美斥资2500万美元在中国广州建成全球最大眼部肌肤研究中心—丸美5C中心。2015年,更是在日本东京成立肌肤研究中心,将日本高精尖的护肤技术和理念,与广州研发中心进行无缝对接。丸美东京·广州研发双擎,将日本精湛的护肤技术和中国爱美女性护肤需求对接。但是一直以来,丸美在研发投入上一直不足。根据2019年财报,丸美股份在试图摘下“重营销、轻研发”的标签。2019年,丸美股份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2.66%至4487万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3382万元。2019年丸美研发费用率为2.5%, 虽然已经达到了行业及格线,但是跟丸美中高端地位相比此投入略为不足,不利于丸美品牌持续开拓中高端市场。对丸美来说,研发投入比重的增加是培养高端产品形象的一个必备因素。

6. 上海上美(旗下主要化妆品品牌有韩束、一叶子)

上美每年以3%的销售占比作为科研投入,持续沉淀。上美奉贤科技园的研发中心共占地7000多平方米,配备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开创了美妆品牌在城市腹地设立科研中心的最大规模。至2016年,除了上海的研究中心,上美已经在日本神户成立“红道株式会社”,每年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科研费用,重金吸纳日本当地优秀科研人才,运用日本先进化妆品科研技术,为中国和亚洲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产品体验。未来,上美将不断吸纳来自全世界的高级科研人才,在上海、东京、纽约、欧洲形成上美全球四大科研中心。上美计划在2020年,技术端实现全球领先,并将多年获得的科研成果与技术,对中国所有的化妆品企业全面开放。

化妆品大规模ODM企业的研发力

化妆品的生产主要包括自产和代工两种模式,代工模式分为OEM、ODM和OBM三种模式。在ODM模式中,代工厂掌握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品牌方则主要扮演贴牌的角色,与品牌商相比,代工厂的话语权处于劣势。受益于化妆品品牌端快速发展的带动,国内代加工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国内ODM市场较为分散,梯队分布明显。其中,第一梯队以诺斯贝尔为代表,规模在20亿元以上;第二梯队以太和生技、全丽为代表,规模在10亿元左右;第三梯队则以雅兰国际研发制造中心(主体工厂为雅纯)、伊斯佳、芭薇等为代表,营收规模在5亿元左右。

摄影/刘俊飞

1. 诺斯贝尔

2019年,诺斯贝尔实现营收21.78亿元,位列国内化妆品OEM/ODM第一。在诺斯贝尔身上有太多耀眼的标签:全球最大面膜制造商、面膜产能650万片/天、核心膜布技术“生物质石墨烯面膜+天丝面膜”、ODM规模全球排名第四。诺斯贝尔的主营业务覆盖面膜、护肤品、湿巾和无纺布制品等,并形成以ODM为主、OEM为辅的业务结构。全球Top100的化妆品品牌中,有40多家和诺斯贝尔保持合作关系。其全球合作客户有资生堂、高丝、安利、雅芳、屈臣氏,国内品牌有自然堂、佰草集、珀莱雅、欧诗漫、美肤宝、丸美、高姿、韩后、御泥坊等。

2. 台湾太和生技(上海丽鑫&露凡西)

前面在介绍中国彩妆企业优秀代表的时候已经介绍过太和生技。但是太和生技在护肤上的研发实力也不俗。太和生技护肤研发的重心是中华本草。如今,太和生技集团运用岐黄文化的中华本草,结合微生物精准发酵技术以及西方的医疗级科技,在同质化严重的化妆品市场开辟了另一片天地,7年多来研发出众多中医药非遗配方产品。太和生技集团坚持每年投入在产品研究及创新设计占集团营收约7.5%。以保持集团成为全球主要美妆产品研发新创引擎的形象和地位。太和生技集团荣获多项科研结果的专利,多项产品专利获得国际性大品牌选择使用,并推出多项市场畅销以及成功销售的产品。

3. 上海全丽

全丽也是一家来自中国台湾的全线代工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其在发酵技术的研发和技术储备上颇具实力,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都有自己的公司。2003年在上海建厂,目前在大陆已拥有9家工厂。主要合作品牌有佰草集、森田药妆、云南白药等。

4. 雅兰国际研发制造中心(主体雅纯制造)

雅纯制造成立于1992年,目前在国内拥有上海、广州两个研发中心,4座工厂(雅纯、雅蝶、筑美、格雅诗),拥有2000多个成熟配方,合作客户多达500多家。近年来通过引进韩国高级研发人才,与瑞士、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实验室合作,研发水平提升迅速,推出了多项黑科技。其在蒸汽乳化技术、冻干技术、抗污染镜盾技术、抗老化镜盾技术、抗过敏镜盾技术、天然发酵镜盾技术等方面拥有领先国内其他企业的优势。雅纯原本以护肤为主,通过引进韩国高级研发人才后,彩妆研发和生产能力大幅上涨。其每年举行的化妆品与科学论坛,是国内化妆品研发和制造行业最高级别的专家论坛之一,颇具行业影响力。雅纯的品控标准和生产标准远超同行,被视为中国化妆品研发制造业的行业典范。合作品牌有韩国悦诗风吟、里美、魔法医生、韩后、百雀羚、同仁堂、仁和药业、姿色彩妆等。

5. 芭薇

芭薇在行业内以服务过的化妆品品牌多著称。据芭薇官网显示,芭薇服务加工过的化妆品品牌多达上千家。其次就是芭薇远超同行的实验室科研团队,使其有能力代加工任何市面上的化妆品产品。无论护肤品还是彩妆,他们都可以研发和生产,而且产品质量和功效都是非常不错。

6.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是一家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透明质酸全产业链平台公司,其微生物发酵生产透明质酸技术处于全球优势地位。公司凭借微生物发酵和交联两大技术平台,建立了生物活性材料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服务于全球的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制造企业、医疗机构及终端用户。2018年12月,华熙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润百颜故宫口红”,成为风靡一时的网红产品。2019年11月6日,华熙生物成功登陆科创版。2019年华熙生物营收18.86亿元,位列国内透明质酸(玻尿酸)行业第一,是国内知名的化妆品原料供应商之一。

未来中国本土品牌必须要加强研发人才争夺

加大科研投入

快速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借助高端的质量

中端的价格

有中国文化味或民族特色的产品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来与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来进行PK

强“芯”建议

幸运的是,国内化妆品企业尤其是位居前列的化妆品企业都深深地明白了,下一波国产化妆品快速发展的红利属于研发,纷纷加大了在研发上的投入。为提升国内化妆品行业的研发和技术水平,笔者建议如下:

一、对企业的建议

企业领导者要真正明白研发和技术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研产销一体的企业,每年研发费用率一定要占比在2%以上。化妆品研发最为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目前阶段,国内化妆品行业研发人员依旧稀缺。作为一名优秀的研发人员,不仅要懂得消费热点和市场风向,还需要有科学技术功底,以及美学与文化素养。企业在积极培育自身研发人员的同时,也需要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的研发人才。例如,优秀的彩妆研发人员从韩国选择,优秀的护肤研发人员可以从日本、法国等国引进。国内化妆品企业不仅仅要重视跟国内诸多科研院校以及专业原料研发企业建立稳定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也要重视开展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洋为中用,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本企业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尤其要谋求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先进性、独占性。

二、对主管部门的建议

1. 中国化妆品行业一直以来缺少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潜力无限大,因此希望政府不仅仅在政策上给与倾斜,还要从制度上给与支持。除科研实力以及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薄弱,中国化妆品还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化妆品原料的许可机制。中国可用的化妆品原料,比国际上要少很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已成为行业痛点。每个国家都有各自关于化妆品原料的法规要求,规定了禁用物质、限用物质、准用防腐剂、准用防晒剂等。在这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差异,但无本质区别。但我国化妆品所使用的原料必须要在《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内,而国际上其他国家,允许使用的原料只要在《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INCI中能查到即可使用。2014年、2015年国家食药监局发布《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共计8783种原料。再看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目前可使用的原料是基于2016年第十六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超过22600种,比中国多了近14000种。正是这种原料受限的局面,使很多功效好、新上市的新型原料,在国内化妆品品牌中不能使用,产品技术含量自然低于国外。虽然国家药监局曾发布《新原料审批服务指南》等文件,但审批难度很大,让国内化妆品原料商裹足不前,导致从2015年至今没有多少新原料的增加,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建议国家能在可用的化妆品原料的数量上能为国内企业松绑。

2. 建议政府部门尽快在全国推行化妆品生产企业分级监管制度。将企业质量管理风险从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级别,分别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和监管频次,各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生产企业按照《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进行全项检查,既保证监管质量,又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干扰。另外,监管部门的“突击飞行检查”很有必要,能让企业时刻绷紧合规生产的弦,生产合格的产品,也有助于促进市场优胜劣汰,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目前,国际品牌牢牢占据高端市场,中国本土品牌想要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要想发力中高端市场,势必要用卓越的高性价比产品和精准、创新的营销来占领市场,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未来中国本土品牌必须要加强研发人才争夺、加大科研投入,快速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借助高端的质量、中端的价格、有中国文化味或民族特色的产品以及良好的品牌形象来与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来进行PK。同时笔者迫切的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国内化妆品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国产化妆品研发这颗“中国芯”早日强大起来,能为中国民族化妆品行业的高速健康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澎湃动力。

【中 篇】国内外化妆品原料研发机构现状

文/张泽华

化妆品行业市场产品多,消费者需求变化快。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迎合消费趋势打造热点产品,研发投入必不可少。而原料可以说是一切的前提与基础。有了优秀的原料研发,才能做出合用、可靠的原料,也才能保证功效够好、让消费者放心的终端产品。

国内外化妆品市场均十分重视原料的研发。原料研发力量上的投入,在小的层面上可以反映一个公司的市场地位;在大的层面上,则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妆品整体市场的水平。我国化妆品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势头强劲,不过就品牌影响力而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在原料方面的关注与投入,尤其需要加码。

外化妆品原料研发机构,从主体类别而言主要包括大学院所、学术专门机构以及各大公司的自有研发力量;在从事内容方向上又可大致分为原料创新、检测检验以及数据库支持等。本文试通过对国内外化妆品原料研发机构的初步梳理、盘点,以期对提升我国化妆品市场水平有所启示与助益。

以化妆品或日用化学技术为主题的大学院系与学术专门机构

大学院系与学术专门机构是化妆品研发的主要力量之一,优势在于丰富的人才源泉与灵活的创新机制。原料研发的内容,通常会被大量包含在以化妆品为主题的研发课题中。而许多化妆品公司也正是通过与这些机构的合作提升研发水平,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1. 大学院系化妆品(原料)研发平台/机构

以化妆品为主题的大学院系,研究方向往往多元化、链条化,除包含原料的研发,也涵盖配方设计、检测检验等多方面。这样的优势在于学科内部的打通,易于实现对行业的整体服务。以下举北京工商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南大学等数例进行说明。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以多年的专业经验、雄厚的人才储备,堪为化妆品界的权威研究机构之一。该中心集研究、开发、中试、检测为一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皮肤科学为基础,以化妆品感官功效安全评价为保障,以政策法规和论坛培训为拓展,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化妆品植物(中草药)功效原料和中国特色化妆品。在植物功效原料研发方面,有专门的化妆品植物功效原料研究开发实验室。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IBV)是上海市“东方美谷”产业的重要支撑之一,由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同规划与建设。美谷团队由具有近30年化妆品开发经验的博士、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生梯队组成,同时研究院拥有先进、齐全的仪器设备,这也是使其成为权威研发机构之一的重要原因。其特色原料方面的研究,以皮肤科学为指导,研究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功效性、安全性及配方特性,对相应的化妆品应用提供科学基础。

另外,该大学依托“东方美谷”,又于2019年新成立了国内首个“国际化妆品学院”,旨在抓住上海建设美丽健康产业的战略机遇、顺应上海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全国一流的化妆品学科。

江南大学也是国内较早设立化妆品专业的高校之一,为整个行业输送了大量化妆品专业人才,校友资源非常丰富。该校化妆品与个人护理研究中心在原料研发方面处于领先水平。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表面活性剂、胶体化学、精细化工等兄弟平台中心,互为支持,形成日用化学品的整体研发优势。

其他如浙江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均设有化妆品相关专业或研发中心,在原料研发方面有相当的实力与成果。

2. 化妆品(原料)学术专门研发机构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日化行业“国”字头科研机构,历史悠久,并拥有自己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多年来为业界输送大批专业人才。日化院研发与工程实力均强,近年来产学研链条成功打通,研发成果得到直接转化,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其自身在整个日用化学行业尤其原料领域中的影响力。日化院特色原料产品主要包括烷基糖苷(APG)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醇醚羧酸盐(AE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新型绿色、环保的品类。(后详,国内公司一节)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生物发酵化妆品原料研发基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云南雅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新近联合创立。双方在美业领域将全面展开合作,共同助力高原植物发酵化妆品原料研发和工业大麻在美业领域的应用。麻类研究所以南方经济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云南高原植物王国优势,以麻类作物为重点,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

其他专门学术研发机构,还如北京日用化学研究所、重庆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广东省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南方化妆品研究院等。

3. 中医药大学中国传统特色原料/本草汉方研发机构

中医药大学实可归属于前节“大学院系”,不过这一类大学所作化妆品研发,尤其原料研发方面,多结合中国传统本草概念,宣扬植物绿色概念,且已形成一定规模化,因此单独列出作介绍。事实上,前述综合性大学院系化妆品原料也往往注重本草汉方特色的发挥。

上海中医药大学与相宜本草的合作,是一个著名案例。相宜本草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旨在借助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科研实力,为相宜本草品牌系列产品的配方组成、生产工艺、技术流程、质量监控、美容效果等进行系统调研把关,以提高相宜本草品牌系列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将中医药本草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功效卓著本草护肤品。同时,也推动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在化妆品方面的科技成果向相宜本草品牌的技术转移。

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雅娜公司联合建立的“馥珮中草药化妆品研发中心”,同样致力于中草药原料与化妆品的研发。该中心以“中草药乃天然之药产,继承和发扬祖国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国粹”为己任,在古代中医“御方”原方的基础上,以现代中医中药研究的最新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根据中草药有效生物元素特性和效果配方组成中草药御方化妆品。

辽宁中医药大学在中医美容古方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开发了系列传统原料与特色成品。如用经过橄榄油浸泡的中药紫草、洛神花作为基础油,以中药蜂蜡为基质,滴入鲜花精油与中药抗菌剂而制成的口红产品。该产品色泽鲜艳,细腻滋润,香气蕴藉,古方今用,还原了独特魅力的东方美,赋予了产品更加浓厚的东方韵味。

厦门医学院2020年新近成立天然化妆品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天然中草药原料及护肤品的研发,协助产业界开发具备科学、有效、创新等特性的产品等。

各大化妆品原料公司的自有研发力量

在主体上而言,世界各大化妆品原料公司下设的研发部门自然是化妆品原料研发的主要力量。他们自有研发力量,便于更直接、更高效地为自己的生产与制造服务,这也正是其优势所在。

同时,“终端”化妆品公司日常从事化妆品的研发往往同样基于某种功效成分的发掘与创新,实际上都是原料研发的范畴。

1. 国内化妆品(原料)公司

淼森股份有限公司集化妆品和食品保健品原料创意、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与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北京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平台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多年来致力于为人类皮肤健康美丽提供解决方案,是一家专注于化妆品植物组方功效原料创意、研发和生产,为化妆品品牌企业提供思想、理论、技术、产品的技术企业。浙江赞宇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表面活性剂等日用化工原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前身为浙江轻工业研究所。公司凭借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以及技术和人才的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现已成为国内研究和生产表面活性剂的龙头企业之一。

中轻日化上海发凯公司原隶属中国日化院,该院研发实力雄厚,在原料技术与产业化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该公司专业从事原料生产,包括烷基糖苷(APG)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新型绿色、环保、有市场前景的系列产品。

广州天赐也是一家较早从事日用化学原料研发与生产的厂家,依靠自有的研发力量,同时借助与高校的合作,已发展成为一家有特色的精细化工多元化公司。

以上是国内化妆品原料公司的研发概况。国内终端化妆品龙头公司,如上海家化、百雀羚、伽兰、韩束等,在原料研发上也均有较大的投入,形成原料研发的自有力量。

2. 国外大型化妆品原料公司

国外化妆品行业发源早,产业链运作更加成熟,各大品牌公司通过多年耕耘奠定了业界的地位。其中的化妆品原料公司便是其重要成员,如巴斯夫、赢创、帝斯曼等,以下分别加以简介。

巴斯夫集团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的41个国家拥有超过160家全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它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的化学产品基地。在化妆品领域,巴斯夫产品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乳化剂、聚合物、润肤剂、活性成分、颜料和紫外线过滤剂等。同时,巴斯夫也是中国国内最主要的几家防晒剂供应商之一。每年超过2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是它得以长期雄踞世界化工科技公司龙头宝座的原因之一。研发方面真金白银的投入,是一个公司尤其科技公司,获得更长足发展的必由之径。

赢创在家居和个人护理中的表面活性剂这一块,可以说占据有绝对的优势。无论是洗涤剂还是洁面乳等,都有来自赢创的原料。最近赢创开发出的一种用酵母菌和细菌制成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表面活性剂的清洁效力,且皮肤和环境耐受性也极佳。这种表面活性剂采用微生物天然制成,性能、皮肤温和性和生物降解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赢创的成功也在于雄厚的研发力量与持之以恒的投入。

帝斯曼的原料在联合利华多芬的沐浴露等产品系列里都可看到。其维生素原料和防晒剂原料比较有代表性,是全球最大的防晒剂和活性成分生产商之一。

路博润在化妆品领域的个护、洗护、护肤等方面均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肽类、合成小分子、生物技术和植物活性成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专长。索尔维的特长是特种表面活性剂及聚合物、胺类、瓜尔胶和磷衍生物。科莱恩在绿色化妆品原料上也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

同样的,国际“终端”化妆品公司,如欧莱雅、兰蔻、宝洁、资生堂等品牌公司也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包含了原料研发方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各大品牌的在华研发机构,是国内学习的好对象。一个强大的研发机构,不仅仅在于技术研发人才的汇集,也还在于研发机构的科学管理体制。

3. 国内与国际化妆品研发实力的对比

许多国际化妆品巨头,包括原料公司在内,每年的研发经费都在数亿到数十亿美元以上,往往已经超过很多国内企业的销售额。本土化妆品品牌企业研发经费在亿元以上屈指可数。这是国内外公司研发上的最直观的对比差距。

正如江南大学杨成教授所指出,国内化妆品企业的研发资金占比已经可以比肩国外企业,但由于体量上的差距,研发资金的绝对值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依然有不小的差距,虽然国内化妆品企业已经开始重视研发,但体量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除了研发资金,另一个检验化妆品企业技术能力的标准就是企业在学术上的表现。中国化妆品企业已经可以在世界舞台上亮相了,但是在原料等基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差距。原料是化妆品的源头,化妆品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料的创新。在原料创新的能力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的确还有差距。

化妆品原料研发服务机构

原料研发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不过摆在国人面前的困难的艰巨性同样明显。其中一个问题便是如何以后起之劣势,迎头赶上别国几十年的先发优势。答案或在于经验与数据的整理。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花大精力与耐力才能做成。此节专门介绍在此方面提供支持与服务的机构— 共享化妆品原料纯度与安全数据库。

化妆品研究开发可分为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产品开发是直接设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应用基础研究是产品开发的基础,也是生产过程产品品质保证的基础。化妆品原料的纯度与安全性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它非常重要,但由于投入巨大,小型企业无心去开展;中型企业无力开展;大型企业开始重视,但无暇对其全面开展。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州金评检测研究院联合无限极、NBC、花安堂、丸美等众多大型行业企业发起共享原料的纯度与安全研究,由大中型企业共同出资,共享研究成果。金评检测研究院(JPTI)是一家专门从事化妆品研究开发、化妆品原料检测分析、安全评价,同时从事化妆品技术培训的高科技公司。这家公司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刘纲勇博士团队进行深度合作,后者是化妆品原料研发方面的资深教授。

结语

对原料研发机构的梳理与盘点,旨在提供业界参考的便利,同时引起对所存在问题的注意。文末以全国政协委员、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佳委员关于“加快立法,推进国产化妆品原料创新”的话结尾,当是恰如其分的。

陈委员认为,国产化妆品原料整体水平在全球基本处在市场中的价值链低端,且创新性不强,由此导致了我国化妆品在产品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上远远落后于国际消费成熟的化妆品。而相应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两方面:监管体制上,对于新原料的监管重事前审批,且申报要求较高、程序复杂、周期较长,压抑了企业创新开发新原料的热情;创新机制上,没有相关扶持政策和经费应用于化妆品原料的科研与应用,化妆品原料创新研发的积极性不高。

唯其如此,国内化妆品原料研发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成熟才能够变得顺畅、高效。这也是对化妆品原料研发机构进行盘点的初衷所在。

【下 篇】行业专家观点

文/刘 丽 郭 丽

加强基础研究与原材料创新是中国化妆品剑指“中国芯”的底气与绝招

李慧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健康

美容化妆品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化妆品“中国芯”,相信每个化妆品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尽管大家的认知不尽相同,但总脱离不了两个点,一是概念出现的特定的经济环境与行业环境,二是中国化妆品的核心竞争力—基础研究与原材料创新。

我们先看中国化妆品当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与行业环境。目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在发展国内外双循环的同时,推动经济内循环。作为中国诸多产业中最富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化妆品产业会进行怎样的调整,化妆品人会采取哪些举措,引发了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再来看行业环境,新《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家对化妆品的监管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业内的企业意味着什么呢?原料安全性、有效性测试,产品配方、最终产品测试,比如相容性实验、防腐剂挑战、稳定性实验等是必需要做的手段,均成为企业必须完成的功课。而这些日常项目的增加,一方面确实保证、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成本。与此同时,国货化妆品的竞争对手—国外化妆品在凭借优质的产品、良好的形象、对渠道的日渐熟悉与掌控,不断抢占国货化妆品的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监管环境日趋严格,国外化妆品“大军压境”时,国货化妆品的表现如何?瓶颈依然是瓶颈,问题依然是问题。从市场端看,很多化妆品企业为了保证低价竞争策略的有效实施,在生产中使用了一些“问题原料”,比如杂质多的低质原料。消费者兴冲冲地买到手里,使用后却达不到宣传的效果。从行业端看,同样为了降低成本,很多企业几乎不做安全性测试、有效性评价。最为致命的问题是,许多关键性原料,包括表活剂、增稠剂、防腐剂、油脂等,基本是进口的。关键性原料是化妆品的咽喉,而其却掌握在国外原料企业中。国外化妆品企业对关键性原料的研究与应用极为重视,他们针对性地做出以某些原料为核心的若干个小配方,确保原料的利用率、安全性、效果达到最高,再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工艺组合成为一个大配方,将之形成产品,而这是大多数国内化妆品企业与相关机构做不到的,是中国化妆品之殇。

说到这里,中国化妆品的“中国芯”是什么已经很清楚了,即为了提振中国民族化妆品产业,扩大国货化妆品的市场占有率,缩小国内外化妆品实际存在的差距,满足消费者对美丽容颜与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必须要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料。

正视差距才能明确方向,奋起直追。在基础研究与原材料创新等方面,国内化妆品企业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而这一空间,正是中国化妆品“中国芯”成长的土壤。而其成长与成熟,需要全体化妆品人的共同努力与浇灌!

最新一代“中国芯”——植物发酵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昌涛

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系教授中国生物发酵护肤品研发第一人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国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国人都在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逆流而上。化妆品行业也不例外,在受到短暂影响后,展现出了原有的活力和爆发力。

中国化妆品行业在疫情期间能有如此的表现,归功于中国制造及本土品牌的创新研发力。对化妆品行业而言,这个“中国芯”就是中国传统植物的应用。中国传统植物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文化力量,化妆品行业能够持续发展, “中国芯”也需要升级换代。在植物提取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提升,我认为最新一代“中国芯”— —植物发酵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利用植物发酵技术对天然植物进行发酵,原料中的植物活性成分分子量降低,含量升高,提升了植物原料在化妆品中功效性,也提高了植物的利用率。通过中国特色植物发酵技术,可以将植物发酵做成化妆品,也就是生物化妆品,改变了传统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建立新型化妆品绿色生产工艺。通过对发酵植物的选择以及对发酵工艺的优化,生物化妆品中不仅包含了天然的油脂、天然的增稠剂、天然的活性成分等化妆品体系中的必须成分,还具有普通化妆品的外观和肤感以及更高的功效性,可以实现真正纯天然化妆品。

相信植物发酵技术可以使中国制造及本土品牌带领化妆品行业乘风破浪,与时俱进。

四大创新思路助力本土品牌的创新研发力

曾万祥

广东省化妆品科学技术研究会副会长

一是化妆品原料的创新。

原料创新是化妆品中国制造及本土品牌创新的源泉、是“中国芯”的价值所在、是中国本土化妆品制造业及本土品牌成长和增长的基础。原料创新过程可能很长、投入可能很大,但收益过程也同样很长、获得的回报同样很久。“政、产、学、研”相结合,是最好的“中国制造及本土品牌的创新研发力”。销售的方式方法,改变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消费习惯,在消费市场、消费习惯、消费途径、消费空间、消费时间等进行创新研发。

二是化妆品使用方式方法的创新。

改变、完善、补充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的方式方法,让产品使用更加方便、更快速消费。优秀、创新的化妆品使用方式方法还会引领和改变消费潮流。

三是化妆品销售方式方法的创新。

通过改变、扩大、集中、细化、优化化妆品

四是化妆品外观、形态、色彩、状态、包装等创新。

创新研发是通过改变、更换、完善、补充日常化妆品的外观、形态、色彩、状态、包装,或通过当地特色原料、中药成分、概念成分、专利成分、文献成分、网红成分、故事成分等进行“物理”性创新等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引起消费的兴趣,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编后语

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化妆品的痛。在很多业内人士大谈特谈“中国化妆品与欧美日韩化妆品没有多大差距,只缺品牌的沉淀”,或者“中国化妆品起步晚,不熟悉各种玩法,难免落后”,或者“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抑或是原料,中国化妆品对国外的依赖性并不强”等论调时,一同忽视了一个问题——核心竞争力。中国化妆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中国化妆品的“中国芯”,也即关键成分与设备的研发与应用能力。纵观全球各产业近百年来的发展路径,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汽车行业、手机行业、互联网行业,还是化妆品产业,其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与发展,少则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多则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对于我国化妆品产业来说是无法跨越的必经之路。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化妆品产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粗放的野蛮生长。随着企业的发展、产业的成熟,以及市场与消费升级的倒逼,一些业内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给化妆品产业一颗“中国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近年来,包括一些专家、企业家等在内,一方面沉下心来搞研发,一方面为中国化妆品的“中国芯”不断奔走呼吁。本专题的策划与创作正是基于此。但是,中国化妆品“中国芯”的形成与发展不会止步于此,其内涵与外延也远超本专题所涵盖的内容。随着中国化妆品“中国芯”跳动的日趋强健,未来我刊会陆续进行跟踪报道,记录“中国芯”的成长,为其发展建言献策。

猜你喜欢
中国芯原料化妆品
邓中翰和“中国芯”
做拔丝菜四要点
征途漫漫 中国芯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航天“中国芯”升级
我国草种业怎样换上“中国芯”
干燥春季里的柔美化妆品广告
关键是要求出四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与解题思路
化妆品/留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