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孝道观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2020-10-09 10:47杨春慧
现代交际 2020年16期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孝道大学生

杨春慧

摘要:采用大学生孝道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164名大学生做了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孝道观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孝道总分在年级、性别和生源地上存在差异;大学生孝道总分与父亲教养方式总分和母亲教养方式总分相关显著。研究表明,年龄、性别和生源地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孝道观的形成;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预测孝道观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大学生 孝道 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6-0156-02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孝道是子女对父母等主要对象的孝道态度与孝道行为的组合,是由孝知、孝感、孝意及孝行所组成。[1]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体现出的观念、态度、情感及其他一切言行举止的集合体。[2]

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孝道观发展有着独特的特点。然而,这些研究结果间也不尽相同,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要进一步系统的研究探讨。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体孝道和社会道德形成受到了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的影响[3]128。很多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孝道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父母教养方式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孝道观发展的?什么样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孝道观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目前的研究还不够翔实和充分。

因此,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大学生的孝道观和家庭教养方式,旨在了解大学生孝道观的发展状况,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孝道观形成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研究采用便利取样的方式,从南京某大学选取大一至大四的学生,200名大学生完成了孝道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均为164份。

2.研究材料

研究采用《大学生孝道问卷》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分别测量了大学生的孝道观和父母教养方式。

《大学生孝道观问卷》由李曼自编,能够测量大学生孝道发展状况,问卷共由17个封闭式的题目组成,主要包括孝道认知(7个问题)、孝道情感(5个问题)、孝道行为(5个问题)三个维度。计分方式为比较常见的Likert自评式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1分到5分,问卷总分越高表明孝道水平越高。问卷信度系数为0.780,各维度信度系数分别为0.693、0.605和0.756,总体看来,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4]。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是由蒋奖等人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S-EMBU-C)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中文版问卷,总共由42个题目组成,其中父亲版和母亲版问卷是内容相同的21个题目,主要包括拒绝(6题)、情感温暖(7题)和过度保护(8题)三个维度。问卷的计分方式为4点计分法,即“从不”(1分)、“偶尔”(2分)、“经常”(3分)和“总是”(4分)四种情况,14题反向计分。经统计,问卷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4—0.84之间。问卷在结构效度、效标效度上都比较高[5]。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孝道观现状

大学生孝道观总分平均分为70.27,在孝道各维度得分中,孝道认知(31.90±3.750)、孝道情感(21.22±3.138)和孝道行为(17.15±3.872)的得分依次递减。

多元方差分析表明,年级在孝道认知(F=3.46,p<0.01)、孝道情感(F=3.11,p<0.05)、孝道行为(F=5.93,p<0.001)和孝道总分(F=5.78,p<0.001)上主效应显著。比较分析表明,从大一至大四,首先,大学生孝道分数逐渐增高。

性别在孝道情感(F=7.30,p<0.01)和孝道总分(F=4.98,p<0.05)上的主效應显著,女生孝道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

生源地在孝道行为(F=6.21,p<0.05)和孝道总分(F=5.81,p<0.05)上的主效应显著,城市大学生孝道分数高于农村大学生。

2.大学生孝道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孝道总分与父亲教养总分(r=0.23,p<0.01)及母亲教养总分(r=0.26,p<0.01)之间呈正相关。此外,大学生孝道各维度得分与父母教育方式各维度得分大多呈正相关,但与父母亲拒绝和父母亲过度保护呈负相关。

此外,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孝道观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自变量“父亲和母亲教养总分”可以解释因变量“孝道总分”的6%的变异性,建立回归方程为:y=46.49+0.12x1+0.20x2,其中y代表大学生孝道总分的平均分,x1为父亲教养方式总分平均分,x2为母亲教养方式总分平均分。

三、分析与讨论

1.大学生孝道观发展状况

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孝道观总体水平比较高,但孝道认知、孝道情感和孝道行为三个维度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似。首先,大学生孝道认知和孝道情感上高于孝道行为。一方面,大学生的孝道观形成受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在成长中逐渐认同且内化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并在长期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培养了较深的亲子感情。另一方面,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对父母在情感和物质方面有着较强的依恋性,但他们也缺乏孝敬父母的有效方法和便利条件。然而,由于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向成年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很多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对父母的孝道更多的停留在认知和情感的层面,缺乏真正有效的孝道行为。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缺乏孝敬父母的有效方法和便利条件。

此外,大学生孝道观发展在年级、性别和生源地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首先,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趋于成熟,对孝道的认知更加趋于理性和全面,对父母的孝顺能够由认知情感成分向行为转化。其次,由于男女人格特质、社会期望和家庭教养等因素影响,女生孝道发展水平高于男生。一般而言,男生比女生更加独立、坚强和理性,而女生则情感更细腻、更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从而使得女生较早、较深地体验到孝道情感,并体现为孝道行为。此外,城市大学生孝道观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大学生孝道观发展水平。通常,城市里父母的在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能够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和较好的家庭教育。而农村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生活压力较大,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子女的教育和身心发展需要。

2.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孝道观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不仅与大学生孝道观发展相关显著,还可以预测大学生的孝道观发展状况,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以后的孝道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似。戴文达等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认知与了解中来自家庭的教育与熏陶占40.7%,学校教育占26.4%,学生自主习得占17.6%,社会环境的影响占15.3%。[6]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孝道知识的主要途径。叶光辉和杨国枢认为,孝道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子女在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个体孝道的形成与父母所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7]李启明和陈志霞认为,父母从子女诞生开始,就用不同的方式与子女进行亲子互动,建立不同的亲子关系,并对子女有不同的孝道期待,子女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不同孝道认知和信念。[3]131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大学生孝道观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孝道观发展。父母对子女投入的关爱、尊重、信任和理解越多,子女越能体验到安全感和依恋感,从而会表现出更多的孝道行为。相反,如果父母在教养中表现出情感拒绝和过度保护,就会使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反抗、疏远父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影响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态度和行为。因此,父母选择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注重民主教育和情感陪伴,让子女在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从而促进子女孝道、亲子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注重采取科学适宜的教育方式。首先,父母应当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尤其是和谐的夫妻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子女在和谐、有愛的家庭中成长,逐渐会形成友善、共情的人格特质,这也有助于子女和父母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父母在家庭教育应当给予子女充分的尊重,让子女在家庭中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和机会,给与子女独立的生活空间和独处的时间,鼓励和支持子女开展创新性学习、生活和工作。最后,有效的亲子交流是促进亲子关系和子女孝道发展的重要方式。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以同辈的身份,尊重和欣赏的眼光,定期和子女谈心,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表达意愿。

3.研究展望

首先,当前的孝道研究大多采用调查法探究大学生孝道观发展状况。一方面,很多孝道调查问卷大多由国内研究者自编而成,在孝道内涵和维度界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缺乏关于大学生孝道观发展的权威的标准化调查问卷。另一方面,调查法运用于研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后续的研究可结合其他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孝道观发展的特征。其次,本研究主要探究了大学生孝道观发展的特征,后续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孝道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教育策略,分析大学生孝道观发展的影响因素。再次,是否存在中介变量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孝道观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马蓉仙.大学生孝道态度现状调查与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7(2):114-117.

[2]李永占.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5):576-585.

[3]李启明,陈志霞.父母教养方式与双元孝道、普遍尊老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3,36(1).

[4]李曼.大学生孝道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5]蒋奖,鲁峥嵘,蒋苾菁,等.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94-99.

[6]戴文达, 张冰, 张坤. 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认知现状调查: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为例 [J] . 才智(创新教育), 2019(2): 172.

[7]叶光辉,杨国枢.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39.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父母教养方式孝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问题行为: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幼儿气质活动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实证研究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儿童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