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者的技能联合起来

2020-10-09 10:37仁合
当代工人 2020年18期
关键词:劳模沈阳市总工会

仁合

3个人和一个组织

6月初的一天,辽宁省总工会在沈阳机床股份公司发起“送技能进企业”活动。以提升职工科技素质、增强职工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着力点,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技术协作创新活动,将“职工技协”这4个大字,再次铺展在阳光下。

第一个授课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劳动模范杨广明。相比他的大名鼎鼎,吴家柱、林海丰、吴大有这3个名字就太陌生了。许多人不知道,没有这三位“巨擘”率先劈风斩浪,就没有“职工技协”半个多世纪来的荣光,一项非凡的事业,是从他们仨开始的。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撤走专家,又逢3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陷入困难。工人阶级再次挺身而出,其中3位一线工人身“卑”未敢忘忧国,率先组织起来进行技术攻关。他们是沈阳市气体压缩机厂的工人吴家柱,沈阳市劳动模范、拖拉机制造厂工人林海丰,沈阳市先进生产者、高压开关厂工人吴大有。

工业技术具有共通性。3人定期碰头,钻研技术,交流经验,同心协力突破各自工厂的生产技术瓶颈。这就是职工技术协作组织的雏形。3人合作虽然屡出成绩,但还是感到势单力薄。他们找到王凤恩、尉凤英、张成哲等沈阳市的知名劳模,很快,职工技协活动就增加到十几人。队伍如滚雪球般发展,不久突破100人,也在沈阳气体压缩机厂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

1961年10月24日,沈阳市正式成立“沈阳市劳模、先进生产者厂际经验交流和技术协作活动委员会”,职工技协终于有了正规机构,技术协作活动有组织地蓬勃开展起来。

这一活动的兴起,立即得到沈阳市委的高度重视,称它是“一个十分可贵的创举”。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彭真更是不吝赞美,“职工技协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并号召全国向沈阳学习。

从此,职工技术协作活动在辽沈大地“燃”起来。从渤海之滨到鸭绿江畔,从三燕古都到千山钢城,全省各市和企业相继建立职工技术协作组织。1962年12月,辽宁省总工会群众技术协作委员会成立,省、市两级职工技术协作组织网络基本形成。一年后,全省已建立各级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和技术协作小组1.5万余个,共计8.4万名技术骨干。他们团结在职工技协的旗帜下,自觉呼应时代召唤,将职工技协精神推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县(区)工会,以及全国绝大多数企业工会,都纷纷成立了职工技协组织。

千山脚下

“一五”期间,鞍钢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两革一化”(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深入,年平均合理化建议达19246件,创造价值939.5万元。因为鞍钢坐落在千山脚下的鞍山市,那里的職工技协活动非常活跃,鞍钢的“两革一化”活动与鞍山的职工技协活动互为表里,相互映衬,声势浩大,热火朝天,让钢铁之城的广大职工深受鼓舞、无比自豪。辽宁省委及时总结经验、上报中央。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鞍钢在技术革新和企业管理的探索,并把这一经验称为“鞍钢宪法”。

“鞍钢宪法”不仅是中国企业管理的经典之作,也被国外企业研究借鉴,在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留有重彩一笔。它根植于千山职工这片热土,成长于职工技协活动的鼎盛时期。它的横空出世,促使辽宁省总工会对职工技协进行组织完善、建章立制,并强化队伍建设,以“革新、攻关、取经、推广、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协作,逐步取代简单的职工间技术联手,开始通过组织手段,用技术培训、技术攻关、技能竞赛这样的载体,进行厂内厂际、跨区域甚至国际化的技术交流合作。

随着职工技协活动向全国全面推开,职工技协开始成为工会组织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历史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大潮呼啸而至,在强化知识产权的法制经济下,“职工技协在推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在削弱甚至剥夺着技术工人本应获得的市场回报。”职工技协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

显然,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劳模依旧坚守“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奋战在生产一线,但他们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丰厚物质财富,是应该获得尊重和相应的市场回报的。“鞍钢宪法”和职工技协,技术是共同的硬核,协作是共同的精神。当协作精神与知识产权意识迎头相撞时,职工技术协作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呢?

头号合作伙伴

往往越深刻的变革,越是在不经意间露出端倪。

2018年初,在一次由抚顺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王树成带领的企业调研中,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工会向市总工会寻求帮助:企业项目研发遇到难题,请求市总工会帮忙协调,请劳模工匠前来技术支援。

中油八建公司是一家拥有一个国家级大师工作站以及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单位,技术优势在焊工、铆工,项目中涉及运用的车工技术稍显薄弱。公司工会希望从其他企业的车工劳模那里获得项目推进的突破点。

这已不是市总工会第一次接到这样的求助。

其实,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这类难题,“送技能进企业”已成为市总工会的常规工作项目,抚顺市劳模协会也在积极组织活动,目的就是为加强劳模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激发新的创意火花、促进优秀创新成果转化,同时进一步提升工人技术水平。

但显然,这些还不够。

过去,以企业为单位建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使本企业内的劳模由单打独斗变为团队作战,实现了劳模一人作贡献到1+1群作贡献的提升。如今,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的例子说明,局限于企业内的劳模交流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高速发展需要,是到了打破劳模的企业、行业、区域壁垒,实现各行业劳模的协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了。

“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扶持力度,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作了明确指示。关于联盟一词,百度词条释义为:国家、阶级、政党、团体或个人之间,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的而结成的联合。

恰如其分,恰逢其时。

抚顺市总工会迅速行动,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纷纷进企业、进车间、进学校,与劳模座谈,掌握企业与工作室发展的难点和困难,再结合《辽宁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所提出的双服务理念,最终明确,建立一个集政府、企业和民办高校于一体,科研专家与劳动模范于一体,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简称劳模联盟。

劳模联盟将创新成果和技术资源,通过研发转化、教学实训、咨询服务这三种服务方式,辐射到抚顺发展的方方面面,助推抚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劳模联盟在传承职工技协优良基因的基础上,着力“研发转化”职能。研发转化工作由大国工匠、国家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获得者刁克剑领衔,致力于联盟成员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专利、新工艺,通过联盟平台对外推介招商,实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向资本转化,全力打造更加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新型职工技协。

猜你喜欢
劳模沈阳市总工会
劳模没来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
用适合的教育成就幸福的人
区总工会给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当事企业为何没担起相关责任
为劳模“SPA”
获奖名单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排排坐,数劳模
腾冲县总工会: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