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有效性研究

2020-10-09 10:52付世林李强强吴德斌石超
青年时代 2020年2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高校

付世林 李强强 吴德斌 石超

摘 要: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助推,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心理育人存在内在关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具有铸就真知、培育真情、锤炼真意、引导正行的价值,但其价值的发挥受到多重困境的拖阻,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认识滞后、情感育人整体环境“简陋”、意识培养思维僵化、驱动实践的力量不足。因此,本文围绕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心理过程精准扶“困”、“对症”增效,以期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

一、引言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助推。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内涵解读

“在心理育人这一概念中,‘心理与‘育人之间包含了多方面的含义、多层关系,‘心理既可以指‘育人的手段、途径、方法,也可以指‘育人的内容、理念、态度、氛围等。”[1]由此可知,心理育人不仅是育人的价值指向之一,而且是一种育人的路径指向。一方面,心理育人的价值指向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即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提升心理健康素质,为时代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心理育人的路径指向为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手段,即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实现育人的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一环,更是要紧扣新时代脉搏,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内蕴心理价值指向,“立德树人规定心理育人的方向和内容,是心理育人最主要的价值生成,是心理育人重要的价值旨归”[2],因而心理育人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心理的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极具指导意义,起着增优提质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心理育人之间内在关联,形成协同效应,促成“育德”与“育心”共育作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内在价值,为高校“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3]提供助力。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价值承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过程始终伴随着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心理矛盾运动,知、情、意、行不是相互割裂的环节,而是螺旋上升的心理进阶过程,四种心理要素统一于社会实践中才能得见育人价值之真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内在价值的发挥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心理过程密切相联。

(一)铸就真知:树三观,立正德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3]。由此可知,真知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属性的传授,也包含价值属性的培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用“心”育人,关注学生心理认知实际,使课堂教学更具温度,让真知走进学生“心”里,是一种师生之间“心心相印”双向互动获取真知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传递“德识”与“心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道德教育,使德性蕴成心中的尺度,促成道德人格的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为三观教育补充精神之钙,突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用“心”疏导学生三观养成中的现实之伤、心理之惑,关注学生三观的现实之需、价值选择之难,对症下药地为学生解疑释惑。

(二)培育真情:育“红心”,厚植爱国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具有能够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赤忱“红心”,弘扬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价值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现近现代中国历史,在理论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独立与解放以及共和国建设与改革中的优越性,沁润个体精神,让新时代大学生深信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并始终坚持拥护党的领导既是个体心灵的必需追求,也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必然要求,培养一颗矢志不渝的“红心”。而且,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与爱党相结合,以情化人,可以促进学生认识当下、反思自我、共之以情,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进而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并以此为强大的情感基础,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锤炼真意:强意志,心明是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意”的价值表现为塑造学生意识品质、坚定是非观念和激发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榜样教育等,以真诚实意塑其心志,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展现出坚毅、顽强、自制的品格,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展现出处变不惊的定力,坚定正确的是非判断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具有提高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价值意义,可以促使学生把知识予以内化、意志予以坚定、困境予以解决,不断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正行:扬实行,彰显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行”的价值在于使理论知识脱离“空想”,照亮学生的现实,引导大学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践行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不仅使学生从理论和思想层面建立起“伟大梦想”意识,而且发挥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以情动人,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动力,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的多重困境

新时代以来,高校一直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心理育人质量。但一些“沉疴”“弊病”以及“新症”拖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内在价值的发挥。“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本课题组对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以问卷、访谈的形式就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实施现状开展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90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教学主体认识滞后

一方面,部分学生认知层次处于低位。调查显示,22%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聊,且有近28%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处于认同度一般的区间。“不少学生认为专业课程更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身成长和就业提供不了实质性帮助”[5],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学内容期末背知识点就能过,平时上课可以“得过且过”。这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只是敷衍了事,缺乏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导致其认知水平处于低层次的状态,难以深入头脑,阻碍了真知的获得,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掌握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能力有待深化。新时代,高校育人环境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全方位挑战,学生易受这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心理特征呈现出复杂、多样、多变的特点,这无疑增加了教师把握学生心理认知基础的难度,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增添了挑战。

(二)情感育人整体环境“简陋”

一方面,情感舆论导向缺失。在新时代网络信息环境下,多元化是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思想特征,具体表现有政治观念不成熟、自我意识较强等,而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对学生群体的内部舆论产生有力的良性导向,学生的思想疑问往往求助于鱼龙混杂的网络平台,出现思想意识问题“投之无门”或“投错门”的现象,这容易导致学生片面地认识历史、片面认识当今的中国社会,进而产生偏执、极端、自私自利等消极情感。另一方面,载体与环境的呆滞。教学载体固化、育人环境浅层化导致情感教育效果差的问題也需要注意。调查显示,近43%的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主体参与度比较一般,近41%的学生表示教学手段的吸引力也比较一般。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充当教师对学生认知教育、情感传输与意识培养媒介的仍然还是灌输式语言、简易的道具等,同时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缺乏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寓教于乐”的心理育人教学手段,以致所发挥的心理育人作用微小,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一颗赤忱“红心”。

(三)意识培养思维僵化

一方面,学校重视程度不足,教学资源利用不到位。“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划拨的经费不多,理论课教学的师资严重不足、外出调研的力度较小、可使用的设备相对陈旧”[6]。同时,学校历史文化、地区历史名人、学校领导人员等一些有利于学生意识培养的因素未能充分进入学生课堂,在学生坚毅品格、顽强精神和行动能力的培养方面可利用性资源的汇聚力不足。另一方面,受学生固化思维影响,学生意识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面向大一、大二阶段的学生开展,这一阶段的一些学生对高校课堂的认识仍停留于高中时期“一切学习为了考试”的思维中,思维僵化和固化严重,易造成其进入过多关注考试成绩、心理素质强化不足和行动效率低下的窘境。

(四)驱动实践的力量不足

一方面,认知转化为实践存在困境。调查显示,近43%的学生表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身实践行为的影响一般。不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仅停留在掌握知识层面,未有意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且部分教师在课堂实施中淡化实践教学,排除看似无意义的、对学业考核没帮助的实践教学,亦或是降低开展实践教学的频率,这易导致学生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仅是意识形态教育而同社会生活实际无关联的误区。另一方面,忽视思想政治课亲和力对“行”的促进作用。“所谓思想政治课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所具有的亲近、吸引的潜在功能,以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7]。但一些教师就教材讲教材,无法把思想政治课讲的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有棱有角和有声有色,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导致学生自觉主动践行的内驱力大打折扣,学生的行动效能降低。

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有效性的精准提升

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有效性要精准扶“困”、“对症”增效,坚持“八个相统一”,围绕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心理过程精准施策。

(一)“知”的提升:奠定坚实的认识基础

增强学生对“真知”的自觉接受意识,提升其认知内化质量,是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有效性的基础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其一,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认知接受度,对于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入木三分”式地研机析理,善于融入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要关注学生心理世界的需要与矛盾,倾听学生的心声,深入研究并掌握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动态,传授学生所需心理之智慧、处世之哲学。例如,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关于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心态。其二,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心理育人资源,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显性与隐性教育作用。教师要增强心理育人意识,深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中的显性与隐性心理育人元素,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注重问题驱动式、体验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营造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其三,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求知心理,综合统筹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适应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同时又不丧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心”。

(二)“情”的提升:培育赤忱的“红色种子”

一方面,教师发挥“灯塔”作用,疏情导性引领前行。思想观念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南针,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教学观念的转变,把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加快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适当开展“参与式”教学,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方式的选择,通过互动实践的方式,促进教师更广泛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价值,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沁入学生精神,从情感教育层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意识,推动高校内部多层级多单位联动,建立思想政治教师与高校辅导员的长期合作机制,加强对学生多方面思想动态的了解。在获知学生存在思想情感问题后,教师以及高校辅导员通力合作,可以更有效地实施心理育人情感教育,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深化落实心理育人。另一方面,学生“驭舟远航”,切实切行心志昂扬。以尊重学生为本,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逐步建立分别以学校、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班级为主导的三级学生问题反馈网络机制,通过问卷、问答等多种形式,为思想政治课的课后阶段教育提供一条具体的途经,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学分、试卷分数,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存在于学生的生活,有效率地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情感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落实思想政治课程心理育人教学目的。

(三)“意”的提升:构建实践的思维指南

针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心理育人的“意”的困境,学生的意识提升需要不同主体共同发力,需要各种资源不断充实“真意”提升主阵地。一是要汇集“意识”培育的优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师生接触,多次去高校作报告,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8]。同时,学校各部门要推动校园优秀文化、地区名人、优秀退休教师、优秀退役士兵和党员骨干等系列有利于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的资源进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通过讲座、座谈会、学术交流和故事分享会等形式丰富“真意”的培养提升,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信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洗礼,逐步培养学生的坚毅品格、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二是学生要增强学习主体意识,坚定意志自觉。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要不断钻研,自觉参与课堂教学,自觉与老师互动,增强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要联系自身的实际经历和知识储备,把理论真正学懂弄通,打牢基础。同时,学生要在思想意识深处意识到思想政治课堂内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学生要在实际行动中用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向实际行动转化的能力,淬炼真本领。

(四)“行”的提升:催发长久的行动之力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践行的内驱力,提升学生行动效能,是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育人有效性的归宿。首先是要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第一课堂重在“真知”的传授,而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心理团辅、志愿活动、实习实训、支教活动和创业创新活动等,可以引导学生把“真知”“真情”“真意”贯穿于实践,在实践中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其次是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8]。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制订课程实施方案,恰当运用翻转课堂、小组课题展示等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归属感和亲近感,增强思想政治课堂的亲和力;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教师应以实践引领,“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3],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实践活动,融入学生之中,展现思政教师的行为示范,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潜移默化地以自身的亲和力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政教师的双重亲和力,激发学生自觉践行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行動效能。

参考文献:

[1]马建青,杨肖.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18(9):87-90.

[2]陈虹,潘玉腾.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5):86-89.

[3]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旗帜,2019(4):5-7.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5]王高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81-85.

[6]邬国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74-76.

[7]吴潜涛,王维国.增强亲和力、针对性,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7-9.

[8]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0-07-01].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