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教学活动中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的有效性分析

2020-10-09 10:50高原
天津教育·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

高原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和教育部门加大对培智教育教学工作的投入力度,并且對培智学校教学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在开展培智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合理地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内容、目标进行创新,坚持以智残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提升培智教学活动工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得到增强,推动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更好地感悟生活、参与生活,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培智教学;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4-0008-02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e state and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have increased their investment in the training of Peizhi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work of Peizhi school, emphasizing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Peizhi teaching activ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rain and train students' ability to adapt to life, innovate the organization, content, and goal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reasonably, adhere to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based on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maximize the promotion Students' ability to adapt to life has been enhanced, which promotes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life, participate in life in classroom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 Special teaching ; Life adaptability; Training; Strategy

一、培智教学活动中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加强学生生活适应能力训练与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生活的适应能力,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以及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乐趣,而且训练学生生活的适应能力,也有助于更好地将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落实到位,充分突出培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基层培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让其更好地满足对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同时,训练学生生活的适应能力,也有利于打破以往培智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局限和弊端,让学生生活的康复训练工作和活动更加具有目标,给予智力障碍学生更好的教育和培养,提升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生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另外,在培智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虽然很多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要求,自编校本教材,并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方式,训练学生生活的适应能力。但是相关教学活动在推进和实施期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缺乏系统的康复训练目标、教育教学活动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此一来,影响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导致教学目标和教学效率,难以达到理想和预期的状态,而且生活康复教育的涉及面太广,如果以单一和落后的教学方式及内容进行,那么不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与生活有关的学习内容,也不能更好地激发智力障碍学生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培智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生活能力训练至关重要,可以不同程度地促使个别学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提升与康复,突出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二、培智教学活动中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的合理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训练智力障碍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在培智教学活动开展期间,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现状,构建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而且通过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有助于实现对学生良好生活意识的熏陶,营造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例如,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可以通过在教室、走廊、活动场所张贴标语的方式,提示学生卫生间的马桶使用规则、提示洗手等,进而间接地促使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和锻炼。与此同时,在构筑良好生活化教学情境期间,也可以通过开展课上正确刷牙的活动,引导学生带牙刷到课堂,教师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示范,然后让学生根据相关情境进行有效的练习和训练,通过这种现场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到牙刷的使用方法,间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并且在训练期间还可以向学生提示相关注意事项,不断增强学生生活适应能力。

(二)采用生活化能力训练方式

在培智教育活动开展期间,需要采用生活化能力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培智教育教学工作效率的提升,不断解决以往培智学校教学方式单一、忽略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现状,让其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需求。首先,在应用生活化能力训练方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生活教学素材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生活化对话训练,并且能够在有效的对话训练中,促使学生实际生活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进行《我们的校园》相关教学活动时,为训练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校园中的建筑物或花草树木等,并且引导学生如果在校园里散步,还可以看到更多与校园景色有关的建筑、花草树木、篮球场等。此时,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调动,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下,学校里还有些什么东西,并且采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对话的方式,表达自己回想和思考到的校园建筑或花草树木等。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进而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与他人有效交流的意识和习惯,间接提升学生日常生活适应能力。其次,为培养学生生活的适应能力,还需要在生活化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积极结合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良好生活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进行《衣、鞋、伞》的教学活动中,为促使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得到增强。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先让学生对这三个字进行认识和了解,并且告知学生衣服和鞋子都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伞是下雨期间必须用到的。然后,组织学生将生活中的相关事务与这三个字进行有效联系,实现对学生良好能力的培养。如衣服、皮鞋、雨伞、衬衣等,进而促使学生了解更多与生活有关的教育知识和内容。另外,在教学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脱下自己的外套,然后再穿上,这样反复如此,可以对学生生活技能进行训练,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强对“衣服”的有效理解和认识,进而有效达到培智教育活动中学生生活技能和生活适应能力得到提高的目标。

(三)开展趣味性能力训练活动

在培智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开展趣味性能力训练活动,有助于促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丰富,并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品味生活。在开展趣味性能力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骆驼和羊》的知识内容时,就可以通过相关知识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先为学生播放有关骆驼和羊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分别扮演骆驼和羊的方式,结合课文中的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骆驼和羊的对话,并且在对话的过程中,对羊和骆驼为什么会发生争吵的问题进行探究,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对语文中的相关寓意有一定了解,明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补充,这样才能有效促使自身生活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和自身能力不断进步,提高培智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给学生更多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总而言之,在培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全面培养。而且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促使知识难度的降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将生活情境与知识相结合,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能力。在此期间,还需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开展多样的训练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纪平.培智教学活动中生活适应能力训练的有效性探究[J].华夏教师,2016(06).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